提起“健身”這個話題,遠的不說,單是當下耳聞目睹的方式,就有諸如氣功、太極拳劍、足底按摩、散步、慢跑等晨練、晚練項目,不下十幾種。許多條件好的單位、家庭、社區還建起了健身房、健身區。近些年更興起了瑜伽術——或男或女,于晨光初露時分尋找一片綠油油的草坪,伴隨著空靈悠揚的佛樂,肢體伸屈俯仰,吞吐天地之氣,鼓蕩氣血運行,煞是不凡。但無論哪種鍛煉方式,其道理無非相同,即通過一定的規律性運動,達到動靜結合、舒筋活血、強身健體、祛病延年的目的。
每天下班后,結束了一天焦慮或浮躁忙碌的工作,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疲憊。靜下心來想想,每天的8小時之內,甚至是8小時之外,幾乎所有的時間都運行成了一種模式:睡覺、吃飯、工作、應酬。就是偶有閑暇,腦子里考慮得也并不是一些令人身心放松的事情。使人感悟到,人到中年,身體已經由盛而衰的信號已通過血壓、睡眠、精力和體力等反常狀況打過多次“招呼”。如果再不注意調節和“充電”,說不定哪一天就會像久不上弦的座鐘一樣“停擺”,到那時悔之何及!由此,才產生了“健身”的初步想法。
我供職的單位是政府機關。工作性質和環境決定了每天要早出晚歸地處理公務。屈指算來,參加工作9年來,幾乎沒有休息過一個完整的周末和假日。即使經常奔波在大街小巷,也沒有閑情逸致去欣賞沿街的美景,更不用說定時定點地去快跑慢跑了。數年下來,一度陷入了身心俱疲的“亞健康”狀態,幾乎每天都打不起精神。用妻子的話講,每當回到家,多數“鏡頭”就像電影上演的一樣,往沙發上一躺,拿張報紙遮著臉看,連話也懶得說一句,一會兒就打起了呼嚕。妻子既心疼又埋怨,不止一次的嘮叨“家成了旅館,人成了‘懶熊’。再這樣下去,身體就拖壞了”。言外之意,哪怕做做家務,活動活動身體也是好的。
說起做家務,我并不承認自己是個“懶人”。因為前幾年在老家居住時,工作之余也曾經將幾畝責任田打理得五谷豐登。但在家務活上,骨子里卻是多少有些封建思想的。原因是前幾年,每當參加同學或戰友的聚會,同齡的朋友偶有爽約或遲到行為,幾乎無一例外的賺個“在家做飯”,或是“害怕老婆”的名聲,實在令人面紅耳赤。為了做個“雄赳赳氣昂昂”的“大男人”,咱也就始終沒敢逾“雷池”一步。
真正迷上“家務健身”,并且修成了正果,樂此不疲,其實是緣于上了女兒的“當”。
去年冬天,因為單位人員調整,有的同事進了城,單位領導就給調了一處三間帶小院的住房,一家三口住了進去。開春以后,忽然感覺寬敞的小院好像總是缺了點什么。端詳來端詳去,就一下子到了集市上搬回十幾盆花草,又拎回一籠玉鳥,這才覺得滿院春光有了些生氣。每天上班前澆澆水,下班后整整枝,忙得馬不停蹄,再也沒心思打呼嚕了。就這么堅持了幾天,有一天傍晚,女兒贊不絕口的夸獎開了:“爸爸其實不懶也不笨,這活兒干得,都夠上園藝師的水平了!”受此鼓勵,咱心中不禁竊喜。心想,這算什么。于是又興沖沖的跑到廚房扎上圍裙,拿出在部隊幫廚時學的幾樣烹調本事,不一會兒工夫,幾盤熱氣騰騰、色香味俱佳的炒菜就上了桌,看著我得意洋洋的樣子,全家人圍著飯桌沒命地表揚起來。自那以后,“受寵若驚”的我算是上了“道兒”,不久便學會了搟面條、蒸饅頭、包餃子,每天早晚,還幾乎包攬了“鍋碗瓢盆”協奏曲,忙得大汗淋漓。這還不算,我發現,每天全家人上床后光著腳拖地板,簡直就是一舉兩得的足底按摩。拖完地板再沖上一個熱水澡,竟然一沾枕頭就能入睡。幾個月下來,就像那廣告詞里說的一樣:“不但失眠的毛病消失了,血壓也降下來了……”
今年夏季來臨之前,已經“走火入魔”的我又在院子里開出了一小片菜園,種上了辣椒、黃瓜和西紅柿。每天早晨,伴隨著中央廣播電臺《新聞與報紙摘要》節目,摘幾樣自產的蔬菜,備好一家人的早飯,再在鳥語花香的綠色小院里掃天刮地忙出一身汗來,感覺身心竟是那樣的愉悅……
家務健身,不但沒有耽誤工作,反而讓我提起了精神,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分擔了妻子的辛苦,進一步融洽了家庭關系。
家務健身,其樂無窮。這樣一舉多得的樂趣,我怎么早沒發現呢?朋友,您不想試一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