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倫敦,有一家名為“蟲吧”的餐館,外墻畫著各色鳥獸魚蟲。走進正門,一眼就看到碩大的餐牌上寫的都是各種昆蟲的名字。周圍的食客們一邊大快朵頤,一邊談笑風生,從他們的表情上,看不出這里的美食有何特別。然而,他們享用的是正宗的“昆蟲宴”。“蟲吧”的特色菜品有螞蟻、蟋蟀和蝎子等。
經過烘烤,外層裹著巧克力的螞蟻、蟋蟀和蝎子越來越受到倫敦市民的喜愛。商家稱,這些點心含有極豐富的蛋白質。設計者達探曾在路易斯安那州受過廚師訓練。當他在亞洲和中美洲旅游時,受到當地飲食習慣的影響,愛上了烹煮后的昆蟲食品。這些令人看了發毛的巧克力在倫敦的高級商店出售,價格介于3~3.5英鎊之間。它們也即將在慕尼黑和蘇黎世與消費者見面。
英國食品標準局在提到這項研究計劃時表示:“英國以及其他歐盟國家并沒有將昆蟲作為食物的傳統。據估計,全世界有大約25億人經常食用添加昆蟲的食物。雖然很多昆蟲都是害蟲,但聯合國糧農組織還是對可食用昆蟲充滿興趣,致力于將其作為一種具有高度可持續性的營養來源。”每100克牛肉中含54%~57%的蛋白質,而每100克螞蚱中蛋白質含量高達62%~75%。她還說,昆蟲作為食物,富含礦物鹽、鈣、磷、鎂和維生素B。一些蚯蚓的蛋白質含量是牛肉的3倍,4只蟋蟀的鈣含量便與一杯牛奶不相上下。倫敦群島餐館大廚丹尼爾·克里頓表示:“如果讓昆蟲進入人類的食物鏈,它們可能必須經過‘偽裝’。食品生產商似乎應該將其描述為動物基蛋白質,畢竟并不是很多人都愿意購買蝗蟲漢堡。”克里頓將螞蟻、蝗蟲和蜜蜂制成美食,招待八方來客。
2005年9月,世界吃昆蟲大賽也在倫敦開賽。來自加拿大、比利時、巴西等8名選手參賽。在比賽中他們要吃下惡心的各種蟲子以擊敗對手,最終35歲的澳大利亞人獲得冠軍。
在西方,吃昆蟲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并成為一種時尚。昆蟲富含各種人體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包括蛋白質和脂肪。其實一些調味品如食用色素胭脂紅就是用昆蟲做成的。事實證明,經常食用昆蟲可以幫助人們克服肥胖、高血壓等現代都市病,讓既想擁有曼妙的身材,又不愿忍受節食之苦的女性和減肥者不再痛苦減肥。昆蟲愛好者們現在還成立了各種俱樂部、組織向人們宣傳食用昆蟲的諸多益處。歐洲的婦女甚至將炒熟的蟋蟀帶在身邊當瓜子磕;在倫敦的特色食品店還可以買到用蟋蟀、蜜蜂、毛蟲制作的罐頭。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英國還出現了不少專門繁殖昆蟲的農場,并且生意興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