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唯一不得不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
—— 美國總統羅斯福
是雄鷹,就應該有鷹擊長空,盡情遨游于蔚藍天空的膽識;是健馬,就應該有踏開四蹄,奔騰于茫茫草原的膽識;是魚兒,就應該有舞動身子,追逐于汩汩流水的膽識;是學生,就應該有激揚文字,揮斥方遒的膽識與魅力!
魯迅曾說過:“不滿足是向上的車輪。”而現在,我想說,不怕是前進的車輪。面對著這些令人費解的奧數、英文、周樹人,我們更應該拿出自己的膽識,在“山重水復疑無路”時,拔出自己的利劍——勇敢無畏的精神,開創“柳暗花明又一村”。
說起英文,我的腦海里便浮現了李陽這個瘋狂英語的創始人。曾經的他性格內向,害怕英文,害怕演講,曾經三個學期英語考試都不及格,他在痛苦中自省,他決定為英語四級考試而奮起一搏。他第二天躲在學校最偏避的烈士亭去大讀英語,還請同學監督,如他想睡午覺,就讓同學污辱他。正是這種“瘋子”一樣的精神斬斷了像藤蔓一樣蔓延的恐懼心理。“熱愛丟臉、歡迎挫折”“打擊我吧!迫害我吧!鑄造我吧!”李陽的演講充滿了智慧,也充滿了瘋狂。對于瘋狂,我的認識是這樣的:瘋狂代表著人類克服恐懼、超越自我的精神,代表著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堅韌,代表著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激情,人一旦有了這種瘋狂,人生無往不利無事不成,何況英語!
對于視英文為“猛虎”的中學生而言,不僅要學習李陽英語,更重要的是取經李陽的“瘋狂”精神。讓自己首先表明堅定信念:我們唯一不得不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一種莫名其妙的、喪失理智的、毫無根據的恐懼,它會把人轉退為進所需的種種努力化為泡影。中學生一旦從中了悟,懂得其中的菩提心法,就如同點燃了熊熊燃燒的新精神之火。
人在高中,英語困難難于避免,學習壓力重如泰山,如果因為害怕就逡巡徘徊裹足不前,那青春就將一無所獲兩手空空,所以,揚起風帆劈波斬浪才是正道,正如康德說:“既然我已經走在了這條路上,那么任何事情都不能阻止我走下去。”
倘能如此,學習、工作、人生覓得了求取成功的最終捷徑,可謂為有源頭活水來!
【名師點評】
1.說理深刻。作者首先把寫作對象定位為“英語”,這樣既緊扣材料,又因切入點小而利于深刻說理。此外,作者引用李陽事例,有以一當十之效果,一則因為李陽以英語聞名于世,二則因為李陽之“瘋狂”精神是中學生學習英語,解決“怕”英語的重要方法與策略。2.語言精練。本文有別于一般議論文單純的說教,其語言具有議論文難得的形象性生動性。這得益于本文文章多種修辭的綜合運用,如開篇以雄鷹、健馬、魚兒等物比興入筆,同時又構成排比,可謂先聲奪人。引用上,以朱熹名句為題,新穎奪目,羅斯福、魯迅、陸游、康德等古今中外名句的引用,切合題意,又亮化了本文的語言,增強了本文的文學性。
閱卷現場評分:內容分18分+表達分18分+發展分9分=總分4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