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為何調整2014年假日安排?
為何放假天數沒有增加?
如何落實帶薪休假?
答: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法定節假日經歷了從7天到11天的發展過程。現行法定節假日安排從2008年運行以來,雖然給人們旅游、購物、探親帶來許多便利,但也存在集中出行導致交通和景區擁堵、調休造成連續長時間工作、假期安排缺乏規律社會難以把握、供求失衡導致旅游質量下降和價格上漲等問題。今年9月、10月的放假安排尤其受到社會各方詬病。
為了讓2014年假期安排更加合理,全國假日辦從11月27日到12月1日,聯合多家網站,對法定節假日調休安排時間進行了問卷調查,其中支持方案三的人數最多,此次出臺的2014年節假日放假安排基本上與這一方案內容相同。
一些網友在調查中表示,希望延長春節放假天數。但在新的放假安排中,節假日總天數并沒有變。這是因為休假水平要與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水平相適應。我國勞動密集型產業仍占優勢,勞動力成本不宜過快增加。而增加法定節假日天數必然會增加企業用工成本,一定程度上削弱企業競爭力。
據一項對世界62個國家和地區的調查,我國法定節假日有11天,排在第三十三位,屬中等水平。但我國工作10年的職工帶薪年休假為10個工作日,排在第五十九位。
通過比較看出,我國法定節假日天數并不算少,但職工帶薪年休假與其他國家有較大差距,導致我國職工總體休假水平明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1995年,帶薪休假正式寫進我國《VNrk/tIQPUZlbEG+DMl9crJ4TwWbwg4CMj6bJjxFaqA=勞動法》。2007年,國務院頒布《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定按照職工工齡,將帶薪休假分為5天、10天和15天3個等級。但受文化背景和我國勞動力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帶薪休假只在部分人群中得到落實。
關于如何落實帶薪休假,有專家建議,各級黨政機關的領導應該帶頭,形成示范效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把職工帶薪休假作為勞動監察的專項內容;工會組織要采取集體協商等有效措施維護職工的合法休假權益;教育部門要督促各地在確保學習時間總量不變的情況下安排中小學放春假,為職工利用帶薪休假安排家庭旅游創造條件。(朱劍紅)
鏈接:全國假日辦是個什么機構?
2000年,為了應對黃金周期間的協調組織工作,國務院成立了由14個部門組成的全國假日旅游部際協調會議。2003年,組成部門增至17個。全國假日辦是這個部際會議的聯絡處,附設在國家旅游局。它不是一個真正的“機構”,不能獨立發布行政命令,一般只會在幾個固定時間段,以開會、報告或檢查工作等形式,協調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