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凈整潔的天津圖書館自習室鴉雀無聲,學生們安靜地看著書。一個老太太格外引人注目,別以為她是在陪孫輩讀書,因為她手上拿著的是一本考研英語書,嘴里還不時蹦出個單詞來——她就是仝正國。為了實現兒時的大學夢,她55歲上高中,三度高考,雖身患高血壓,仍在為第三次考研奮戰。
1948年,仝正國出生在天津一個知識分子家庭,自小聰慧的她在同齡人中很是顯眼。但因為家庭出身,她初中畢業后在一家電子儀器廠當了工人。工作、結婚、生子……日子如流水,但仝正國一直不甘心。1977年恢復高考時,她正巧在報考年齡的上限。不過,當時兒子只有3歲,丈夫慈兆存是名海員,一年半載才回一次家,她不得不放棄了大學夢。自那以后,年齡就像根紅線,把她與高等教育截然隔開。
2001年,國家放寬了高考對年齡的限制,仝正國“重新燃起了讀大學的渴望”。不過,這個想法并沒有得到家人的贊同,“這么大年紀了還考大學?”兒子甚至覺得老媽在發神經。仝正國沒多言語,依舊我行我素。家人一看說不動,也就不管了。
2003年,仝正國回到母校塘沽一中,開始跟班復讀。闊別課堂多年的她什么都得從頭學起:英語課完全聽不懂,第一次只考了14分;語文課不認識通假字;最糟糕的是,考試時連答題卡都不會用……為此,她每天都堅持半夜起來讀書做題,只睡4小時。
2006年,仝正國第一次參加高考,考了388分,被昆明理工大學錄取。但強烈的高原反應讓她的血壓急劇升高,11天后只好退學。此后,她連續參加了兩次高考,終于在2008年被河北聯合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錄取,成為我國年齡最大的大學生。
“除了年齡大一些,我和其他同學沒什么區別。”仝正國說。可同學們似乎并不這么想,一個自稱是仝正國“粉絲”的男生甚至在食堂圍追堵截她好幾天。時間長了,仝正國漸漸與同學們打成了一片,一起看偶像劇,一起逛超市搶特價品,一起聚餐,還AA制……不過,小同學們還是有很多地方讓這位奶奶看不慣:“偶爾看電視劇一宿還行,但學生應該以學為主啊,起碼得對得起父母交的學費呀。”2012年,仝正國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了。
上學時,仝正國曾利用寒暑假給小區的孩子補課。在輔導時她發現,孩子們的學習方法存在很大問題,如果自己能掌握系統和專業的教育方法,就可以更好地教他們。為此,她萌生了跨專業考研的想法。此次考研,她選擇的是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教育學專業。
現在,仝正國除周日為3名初三學生補習數學、物理、化學外,其他時間大都用在考研復習上。“早上吃點東西就開始看書,上午主攻英語。晚上大腦比較清晰,用來備戰專業知識。一般凌晨兩三點才休息,每天都這樣。”仝正國告訴記者:“去年考了一次,差了37分,我今年再加把勁,看能不能考上。”
仝正國求學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不過她認為,自己多年的高考和大學路,只是為了找回原本的人生軌跡。“從小時候起,居里夫人就是我的榜樣,我一直想做一個科學家,如果不是時代的原因,我想我能實現我的理想。現在,我學習不是為了拿個文憑,而是享受學習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