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年前,當捷克總理彼得·內恰斯打著反腐旗號上臺的時候,一定沒有想到有朝一日他會被連串貪腐丑聞弄得焦頭爛額。他綽號“雙手清潔先生”,但包括他的辦公室主任納格約娃在內的多名高官卻因涉貪被捕。
6月17日,這位“清廉總理”在政治壓力下被迫辭職。而就在辭職前夕,他與結婚25年的妻子離婚,承受著丟官加婚變的雙重打擊。而這一切,又都與他身邊有“政壇美女”之稱的納格約娃有著說不清的牽連。
反腐行動瞞過總理
在媒體人的筆下,6月12日晚和13日發生的一幕,猶如好萊塢大片一般精彩。在捷克警方打擊有組織犯罪部門負責人斯雷塔的指揮下,該國近20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反腐行動突然啟動。400名警員趁著夜色,兵分31路直奔位于首都布拉格的總理辦公室、國防部、市政府等重要機構和一些私人住所進行搜查,另有幾路人馬還到外地行動。在搜查了總理辦公室主任納格約娃等人的辦公室后,警方繳獲了800萬美元的現金,還有幾十公斤的黃金和大量文件。隨后,納格約娃及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現任局長科萬達、前任局長帕列尼克等8名高官在斯特拉瓦等地分別被警方逮捕。媒體稱他們涉嫌濫用職權、洗錢、操控公共采購及賄賂等,但具體案情還在調查。
這次行動,內恰斯事先沒有得到消息,議會也一無所知。被捕官員中,納格約娃從2006年他當部長時就跟著他,外界盛傳她是他的“紅顏知己”。事發后,內恰斯立刻面臨辭職壓力。副總理兼外長施瓦岑貝格稱,希望內恰斯領導的公民民主黨能“產生能被公眾普遍接受的總理人選”。但內恰斯明確表示自己不準備辭職,他說:“我確信自己沒做不誠實的事情,我的同事也沒做。”他對被捕同事“滿懷信任”。但沒過幾天,外界壓力讓內恰斯不得不走進總統府,對總統澤曼說:“總統先生,依照憲法,我辭職。”澤曼要求他繼續擔任看守內閣的領導人,直到新總理產生。澤曼還說,那些指控確實都是非常嚴重的。
也有人從政治斗爭的角度解讀這次反貪行動和內恰斯的辭職。波蘭專欄作家卡濟諾夫斯基說,捷克政壇貪腐程度在中東歐國家中居首位,近年來捷克加大了整肅力度,但通常有關部門對反腐行動會保持低調,這次警方的行動卻聲勢浩大,矛頭直指內恰斯,不排除背后有政治原因。內恰斯上臺后推行的財政緊縮政策和養老金改革不受選民歡迎,他的公民民主黨支持率長期落后于社會民主黨。而總統澤曼也當過總理,并長期擔任社會民主黨主席,一直主張停止上述政策,實行寬松貨幣政策,進行更多投資,兩人政見分歧嚴重。內恰斯親信被捕后,社會民主黨立刻聯合捷克和摩拉維亞共產黨,要求內恰斯立即辭職,并威脅如不辭職,就要在議會發起不信任案。盡管內恰斯政府曾經過8次不信任表決,每次都“幸存”下來,但這次的來勢更兇,也難免讓人聯想到澤曼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讓總理傾倒的女人
無論具體原因有多么復雜,內恰斯的結局已經無法改變。而給他造成這一后果的,就是他的親密助手納格約娃。
納格約娃出生于1964年。她的老家在波希米亞西部的霍多夫,年輕時在家鄉的一個機械廠當出納。她嫁過人,但30多歲就離了婚,獨自撫養兩個女兒尼古拉和斯特潘卡。1996年,她到卡羅維發利鎮的公民民主黨地區辦事處,想找份兼職工作,多賺點外快撫養女兒。她找到了一份打雜的工作,還兼任當地公民民主黨參議員庫漢內克的個人助理。
納格約娃真正走運是在2005年,她到布拉格公民民主黨的總部工作。在那里,她第一次接觸到當時任黨的副主席的內恰斯。兩人很快打得火熱。2006年,他當上了勞動和社會事務部長,馬上任命她當辦公室主任。2010年7月,他當了總理,也把她帶進了總理府。納格約娃的組織能力和勤奮一直得到每一位“老板”的贊賞。庫漢內克曾經評價說,她是個“極其吃苦耐勞”的女人。2012年,內恰斯試圖給她發巨額獎金,當時引來不少人議論。內恰斯還為她辯護說:“她干活像馬一樣辛苦。”
然而,納格約娃對老板的影響力似乎很快超過了辦公室主任的正常程度。今年2月,媒體引用了一名知情者的話說,有一次總理去出席一個農業展覽的開幕式,原打算乘坐馬車到場,可是她發現馬車上沒有安排她的座位,硬是取消了這個程序,讓大家都走著去。這段軼事難以求證,但在總理府,她確實有呼風喚雨的能量。她被指控賄賂德魯霍爾等3名前國會議員,以國有公司的職位換取他們放棄議席。這些議員去年年底曾公開反對內恰斯的財政緊縮政策,后來辭去議員職位、當上了收入豐厚的國有企業監事。外界懷疑納格約娃在操作此事。還有媒體稱,早在她到布拉格之前,就曾在當地商界很活躍,指責她在當了總理辦公室主任之后依舊與商業圈子走得太近。連執政黨成員也抱怨說,納格約娃不是選舉產生的官員,不該擁有那么大的權力。還有媒體稱,她擁有的權力已成為內恰斯的軟肋。
捷克媒體還在猜測,納格約娃與內恰斯之間,是不是有超越上下級的親密關系。內恰斯是個物理學家,沒什么個人魅力,他的妻子拉德加也是個規規矩矩的女人,比納格約娃小1歲,低調樸實。納格約娃卻是充滿活力,艷光四射,頭發三天兩頭染成不同的顏色,媒體調侃說“她是個時尚金發女郎”。今年1月,內恰斯夫婦發表聯合聲明說,他們的婚姻正在經歷困難時期,兩人已經分居數月,兩人在聲明中說:“人們簡直找不到一條出路,讓家庭生活和工作相互協調。”關于他和納格約娃之間有沒有緋聞的議論就更多了。當地媒體最近還引述納格約娃律師布魯納的話說,納格約娃被捕后最煩心的不是她可能面臨5年監禁的前景,而是警察竊聽到了她“出軌”內容的電話,“警方知道他倆有婚外情”。
國防部軍情局的兩任局長科萬達、帕列尼克倒霉也與納格約娃有關。據捷克媒體報道,納格約娃要求軍情部門為她監控總理夫人拉德加,以尋找“出軌的證據”,逼內恰斯離婚,自己可以上位。不過,納格約娃的律師說,她此舉完全是出于好心,希望保護總理夫婦,因為她發現拉德加接觸了一個名叫“耶和華見證”的組織,開始為這個組織籌款。這個組織在捷克是有爭議的,納格約娃不希望為此鬧出丑聞,才讓人進行監控。當然這只是一面之辭。
后來,內恰斯確實離婚了。6月11日,他宣布已向法院遞交離婚申請,還呼吁媒體尊重他的家庭成員特別是孩子們的個人隱私。他和妻子結婚25年,育有兩兒兩女,兒子翁德歇和托馬斯已經成年,未成年的女兒德萊扎和瑪麗將隨妻子拉德加一起生活。內恰斯由此成為捷克首位任職期間離婚的總理。但一天后,反腐行動開始。6天后,內恰斯下臺。納格約娃肯定是無緣“總理夫人”的頭銜了。在這倒霉的時刻,倒是她的兩個女兒沒有放棄她,在臉譜網站上發布了一張兩人身穿T恤的合影,T恤上寫著“支持我們的媽媽”。
人生道路走到拐點
丟官,離婚,內恰斯短短幾天內接連遭到沉重打擊。回顧他的人生經歷,很多人為他惋惜。
內恰斯出生于1964年11月19日,是納格約娃的同齡人。1988年,他畢業于布爾津大學科學系,此后當了4年開發商。1991年,他加入了政治立場為中間偏右的公民民主黨。1993年,原捷克斯洛伐克和平分離為捷克和斯洛伐克兩個獨立的國家。1995年,內恰斯被任命為捷克國防部副部長。一年后,他當選為議員。2006年9月4日至2009年5月8日,他擔任副總理兼勞動和社會事務部部長。2010年3月,他成為公民民主黨的領導人,并在當年5月的議會選舉中勝出,隨后組成以他為首的執政聯盟,上臺執政。當年競選時,他的口號就是要打擊嚴重的腐敗行為。
其實,腐敗在捷克不算新鮮事。這個地處歐洲中部的小國自成立以來,就飽受腐敗問題折磨。2012年,國際腐敗監督組織“透明國際”發布全球腐敗指數排名,捷克排在第五十四位,腐敗嚴重程度甚至超過非洲的盧旺達。上臺后,內恰斯在反腐方面確實比他的許多前任都走得更遠,為了打擊腐敗,他給了警方和檢察部門更大的權力,讓他們免受政治干預而大膽辦案,逮捕那些涉嫌貪腐的b8fd6961c933489a7eefb904bc98c26d2f69fa3bfb1ab717836563b8886a8148官員。但他沒有想到,反腐最后反到了自己的親信頭上。當地媒體評論稱:“捷克第一個允許警察徹底調查高官涉嫌腐敗案的政府,最后自己成為犧牲品。”他下臺后,有媒體引述了一句政壇警句來評價此事:“當你要整頓政府時,先確保你身邊人的清白。”
內恰斯在辭去總理一職的同時,也辭去了公民民主黨主席之職。該黨如果要繼續執政,就要推出一個新總理候選人來組閣。目前的熱門人選是新任黨主席庫巴。但候選人要得到執政聯盟其他黨派認同,還要在議會獲多數票支持。執政聯盟在議會200個席位中只占99席,加上受內恰斯腐敗丑聞牽連,要過關很不容易。社會民主黨等反對黨則要求執政聯盟放棄組閣,提前大選。在目前情況下,提前大選社會民主黨將輕松獲勝。而總統澤曼有權拒絕任命總理候選人,如3次不獲總統任命,新政府組建就失敗。據分析,如果執政聯盟能在議會獲穩固支持,澤曼也會支持組建新政府。否則,他會設法阻止執政聯盟繼續執政,那提前大選就難以避免。
至于內恰斯,他目前仍是議員,但已表示將在任期結束后退出政壇。不過,內恰斯想全身而退恐怕也難。捷克檢方已準備以賄賂和濫用職權的罪名起訴他。內恰斯“清潔”的雙手會不會戴上手銬,現在誰也無法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