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代》周刊5月27日封面文章
安吉麗娜效應
美國電影明星安吉麗娜·朱莉在接受基因檢測時,發現攜帶乳腺癌1號基因(BRCA1),她選擇了雙側乳腺切除手術。術前她患乳腺癌的幾率是87%,術后可能性降到5%。
朱莉的每個決定都能引起轟動效應。當她在埃塞俄比亞收養了一個孩子后,美國領養機構收到的領養埃塞俄比亞孤兒的申請就翻了一番;當她宣布自己接受了雙側乳腺切除手術后,一場文化和醫學的地震隨之產生。其中一個爭議是:基因檢測技術還是一種年輕的科學,雖然人們能通過此技術發現與疾病相關的基因,比如老年癡呆癥、風濕性關節炎、糖尿病、心臟病等基因,但并非最后都發病。而且,基因檢測也不是發現乳腺癌的唯一途徑,常規的核磁共振成像或其他篩選測驗也足以發現此病。因此,《時代》周刊認為,雖然朱莉的決定很勇敢,但人們應從中得到正確的經驗教訓。
英國《新政治家》雜志5月16日封面文章
伊頓公學“壟斷”政壇
從宗教領袖到唐寧街10號的主人,再到國會議員,伊頓公學的學生遍布英國政治舞臺。畢業于同一所精英中學,這些高層權勢人物在思想上和政策上是否相似?伊頓公學校長里托爾反駁說,伊頓公學的學生活躍在不同領域,有保守黨首相,也有坎特伯雷大主教,還有演員戴米恩·劉易斯,這反映出伊頓公學的多樣性?!白谖疫@個位置上,最激動的就是有這樣聰明、年輕和有抱負的學生,他們每個人看世界的觀點都不盡相同?!?/p>
德國《焦點》雜志5月13日封面文章
默克爾,共產主義改革者?
德國總理默克爾很少提起自己在東德的時光,她甚至說:“我人生前35年(在東德)的生活算不上什么?!钡罱聡鴥擅麄饔涀髡叱霭媪艘槐久麨椤栋哺窭つ藸柕那鞍肷返臅?,披露默克爾的父親是堅定的社會主義信仰者,強烈抵制西方,默克爾本人很小就加入少年共產主義組織。兩名傳記作者把默克爾稱為“共產主義改革者”,并稱在1989年,默克爾一度反對兩德統一。但1990年她改弦易轍,加入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受到時任總理科爾的提拔。
法國《新觀察家》雜志5月16日封面文章
老板快把我逼瘋了!
工作中總會碰到一些不堪忍受的老板,他們有的專橫跋扈,出現在辦公室時,就像一個專制的國王,趾高氣揚;有的接受過精英教育,恃才傲物,瞧不起年輕雇員。一位匿名員工說:“我們老板就是這樣的人,工作中不管發生什么事,他都要責備下屬,直到解氣為止。他對人輕蔑,從不尊重任何人。10個員工中就有1個因不堪忍受他的行為而辭職。”專制暴虐的老板就像濕疹一樣,不斷腐蝕辦公室的生活,催生上班族的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