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材高大,皮膚白凈,臉上帶著若有似無的笑,一舉一動斯文儒雅,怎么也想象不出,眼前這個人是寫打打殺殺的黑道題材小說的。2007年,他的《東北往事:黑道風云20年》(以下簡稱《東北往事》)在天涯社區連載,成為網站創立近10年來最火爆的文學作品,紙質版推出后,不但成為暢銷書,更讓作家本人成了福布斯富豪作家榜上有頭有臉的人物。
寫黑道小說的這位作家有個很鄉土的筆名,叫孔二狗,他在微博的自我介紹上說,“小狗正在奔騰中”——其賴以成名的小說《東北往事》日前推出第五部;由他擔任編劇、導演、主演的電視劇《大嘴巴子》也拍到尾聲——的確,他在奔騰,還不只是在一條路上。“其實我只是想換個活法,文字越來越不值錢了。”孔二狗淡淡地說。
從獸醫到富豪作家
“換活法”對孔二狗來說,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他本名孔祥兆,祖籍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1981年出生,在東北長大。因為家里還有個堂兄,奶奶給他起了小名“二狗”,從小到大親戚們也一直這么叫他。
孔二狗是被爺爺奶奶帶大的。“我爺爺是老一輩知識分子,英文流利,精通微積分和生物,這些都影響了我。但生活在東北的環境里,從小和一群混混們在一起長大,耳濡目染,直接導致了我格調不高。”孔二狗自嘲地說。和混混們一起的“豐功偉績”現在在他身上還有痕跡:下巴被打斷過,用鋼絲拴著,每到陰雨天便隱隱作痛;手上有好幾處被刀砍過的傷疤。
上了高中以后,身手已經相當不錯的孔二狗被一本《五千年演義》打動,第一次 “換了活法”,打架砍人的事再也不參加,遇到有人欺負也忍讓過去。20歲時,他果然脫離了混混這條路,從東北考到上海的一所大學,學了獸醫。
就業上,獸醫相當冷僻,在上海這樣的大都市更不吃香。好在孔二狗的家庭條件不錯,即使找不到工作,也可保他衣食無憂地在上海生活幾年。沒想到,學獸醫的孔二狗卻轉行進了咨詢行業,一待就是好幾年,而且做得風生水起。
那時的他,是年薪幾十萬的金領,咨詢項目動輒上百萬,最得意時,他還自己開過咨詢公司。“其實也沒你們想的那么風光,公司最初負債近百萬,一度破產。”孔二狗說拯救自己的是“沒心沒肺”的生活哲學和“有今天沒明天”的“黑幫思考方式”。父親也在最關鍵的時候拉了他一把,“他從來不埋怨我。只會在我自以為是、洋洋自得時罵我,或在我最低谷時,用他極少說的話鼓勵我”。很快,孔二狗的咨詢公司做了幾個漂亮項目,還清了巨額債務。
如果順理成章地走下去,孔二狗在咨詢行業也能干出番名堂。但鬼使神差,他在工作之余迷上了寫作,發誓要寫出人人都追捧的作品。“我曾經寫過朦朧詩,得到的評價是:‘雖然全是中文,但是我們一句都讀不懂。’我還曾經寫過七言絕句,得到的評價是:‘這順口溜挺好的,真挺好的。’后來我一氣之下就改寫散文,這次得到的評價是:‘好的散文要形散而神不散,你的散文卻是神散而形不散’。”回憶起這些,孔二狗至今仍覺得無語。
2006年左右,當年明月寫《明朝那些事兒》紅了,孔二狗告訴當時的女朋友,他也要寫小說,要比當年明月賣得還好,女朋友就天天督促他寫《清朝那些事兒》,“但我想創造一個潮流出來,要根據自己的感覺寫,不學別人的風格”。他想過寫《我的童年》,但覺得一個“80后”的個人史沒多少人關注;想過寫奶奶,一位經歷過張作霖、偽滿洲國、土改、三年自然災害、“文革”的農村老太太,但覺得這種題材更不適合他這樣的新手。那段日子,孔二狗每天一有空就掛在網上,點開各個中文論壇,拿出看家的咨詢本領來分析。“小說這東西,我覺得它不難寫,第一要有天賦,而我肯定有點天賦;第二我認為我的文筆跟80%的人在一個水平線上,只要用老百姓的語言去講述,大家就愛看。”
2007年圣誕節,孔二狗獨自一人去上海淮海路時代廣場看了一部電影。“電影究竟叫什么名字我已經忘了,但我卻記住了時代廣場門口那棵碩大的紫色圣誕樹。因為它讓我回憶起了一個早早離開人世的初中同學。”他由此想到了和他一起打過架、砍過人、現在已經成人的那幫混混:“他們都太中意自己的生活了,沒人管,每天睡到12點,從起床就開始喝酒、泡妞,他們覺得那才是人生。他們唯一羨慕我的地方就是我在上海——你那兒是大城市,我們這地方小,想買個車還得去沈陽、長春,其它時候我的生活狀態、我所做的事情,他們全不羨慕。總問你掙多少錢,我掙這么多,他們一樣能,比如用各種手段承包一個賓館,很低的租金,很好的地段,每天就是坐著收錢。”
回家后,孔二狗提筆寫下了第一行字,發在了他覺得最有可能成名的天涯雜談上。“東北、黑道、20年,這就是我想寫的。壓抑了多年的寫作夢想在那一刻洶涌磅礴地爆發,施耐庵、蘭陵笑笑生、金庸在我身上一起靈魂附體。從此,我一發不可收。《東北往事》系列、《黑道悲情》系列、《別樣的江湖》、《賭球記》……時至今日,仍然有創作靈感。”
寫這個社會的痛
孔二狗說:“其實我是一個有暴力情結的人,非常嚴重的暴力情結。我總是對一些打打殺殺很血腥的東西感興趣。我最愛的導演就是吳宇森,愛看的電影都是諸如《教父》、《美國往事》等,對里面的暴力情節很感興趣。每次寫到血腥場面的時候,我都會血脈賁張!我想如果不讓我通過寫作來宣泄的話,這種暴力情結可能就會演繹在生活中。”
但千萬別認為《東北往事》只充斥著血腥暴力和人性丑惡。歷史作家張發財評價過,孔二狗“把壞蛋寫得如此磅礴”;財經作家吳曉波的贊美更把孔二狗高高舉起:“他寫的是改革開放的一次另類追憶,以一個灰色、陌生但可感觸的群體為視角,將富有時代氣息的社會變遷融于其中,寫的是往事,卻又讓人不得不想到當下與未來。”
《東北往事》從1986年寫到當下,展現了20余年來東北黑幫的發展。小說里,以趙紅兵為首的“大哥”們性格豐富、立體,甚至俠義為人,并不為害一方。周遭的兄弟和敵人也都個個特色鮮明,或溜須拍馬自有一套,或個性乖戾不甘人后,或是錚錚鐵骨的硬漢子,或是還沒挨打就投降的軟骨頭。
書中很多故事讓人唏噓不已,如:三虎子從監獄出來后辦廠子,招攬曾經的小弟們正經做生意。沒多久,趕上下崗潮,三虎子只好重做“大哥”,帶小弟們辦起了新“公司”,開的價碼是:“一條胳膊800塊,一條腿1500塊。”孔二狗筆下的江湖,絲毫不比金庸的武林、香港的古惑仔們差——他更犀利地寫出了中國社會轉型中的痛,正如他在采訪中屢次強調的:“我不只是在寫黑道,更不只是在寫東北。”
孔二狗的寫作是“放羊式”,“我從來不是一個特別有規劃的人,總是想到哪兒寫到哪兒,開心了就寫。比如人家經常說,妓女不能有性欲再賣淫,作家不能有靈感再寫書,但我確實是有靈感才寫書的人。我要沒有靈感,讓我去寫,我是肯定寫不出來的。”這也是為什么從上一部《東北往事》到這部,中間隔了整整3年,“沉淀不夠呀,如果只能重復前4本,是一件極其無聊的事情。”
這3年間,孔二狗認識了很多新的人,也經歷和見識了新的事情。
寫作如今在他的職業排序中從第二的位置下降到了第三,“寫作以前是第二副業,因為有咨詢工作。現在我有3份工作:在影視公司做行政工作,看劇本什么的;然后我是編劇加導演,要自己拍影視作品;第三才是寫作。”
孔二狗喜歡蒸桑拿,洗浴中心理所當然成了他的寫作場所之一。他甚至曾在洗浴中心包了一間客房,寫寫東西,再下去蒸蒸桑拿,蒸完了上去接著寫,“那里的環境特別安靜,與世隔絕。酒店里還有電話什么的,洗浴中心卻完全沒有。”也因此,只20多天,他就寫完了這部20多萬字的新作,還寫出了“文字一下子噴出來的感覺,一氣呵成”。
孔二狗的這本新書,與之前相比多了細膩。故事場景切換到監獄里,趙紅兵在那里經歷了生死危機,頗有周潤發當年主演的《監獄風云》的風范。在監獄這個小型的系統里,又混雜著各種恩仇與利害,恰似個微縮社會。他在引言中寫道:“活在這個時代,人人都是偉大的。雖然殘酷是本文的主題,可這個殘酷并非僅僅是血腥的膚淺的痛,而是當今社會矛盾中那無聲且深刻的痛。”
孔二狗是當代為數不多的幾個愛講人性的作家之一。在他看來,一個作家不講社會和人性這兩個東西,通常不會成功。“那些偉大的作品都是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發生的體現人性的事,就是這么特殊。比如《紐約黑幫》,那個年代紐約是被什么樣的人領導,主人公是在怎樣的社會環境中生存,寫他的仇恨也好,成長也好,最終還是體現人性。《圍城》、《活著》……同樣如此。所以說,我覺得一個寫當下生活的作家,不寫社會不寫人性,作品就很難稱之為偉大。”
江湖中的自在野狗
孔二狗名字中有個“狗”字,他說自己過著野狗一樣的生活。“這里的野狗并不是喪家之犬,喪家是沒了家,而野狗并沒有家。誰要養我也養不了,不給你當狗,我敢咬敢拼,我不怕,我有獨立的想法。”孔二狗一席話,句句都能把地砸出坑。他就是這么一個有膽的人,真實地展現著自我,并不在乎別人怎么看。“其實我就是這么一個玩意兒,你愛怎么著怎么著。”他很煩那些所謂的楷模典型,因為“表現得太不真實”。
他身上也有著天生的怪脾氣,比如從未發表過詩歌,卻認為自己是個詩人。“我覺得一個詩人不一定要寫詩,詩人可以分成兩種,第一種是寫詩的,第二種是根本不寫詩的。我本身的行為舉止,我整個人就是一首詩,我干嗎還要寫呢?我喜歡我寫的小說里邊的一句話,‘吃最大的菜,喝最烈的酒,交生死的朋友’。我覺得這本來已經是詩了。”他希望成為魏晉名士中的嵇康,舉止不羈,不在乎別人看法,做自己想做的事。
當嵇康那樣的名士,酒最重要。孔二狗從十六七歲就開始喝酒,好友高群書曾說:“他基本上屬于狗飲型,咕咚咕咚。大扎啤,別人只要一端,孔二狗便一飲而盡。”無論是作家圈,還是娛樂圈,孔二狗處起來都像“道上”的人。“任何酒我一口都能喝下去。然而,我喜歡的不是酒,而是喝酒的氛圍,我是喜歡喝到醉的那種狀態和有人情味的氣氛。中國是一個有人情的社會,表現人情最好的方式莫過于喝酒了。”喝到最后,他不是戒不掉酒,而是戒不掉朋友。
30歲出頭的孔二狗有兩位最好的朋友,“能達到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層面”,一個是導演高群書,一個是網站總編劉春。“有多少錢你都可能賠掉,但是有了朋友你就可能馬上擁有一切。”
面對個人坎坷時,孔二狗很樂觀。他認為面對這個時代也需要一份積極的態度。“我覺得社會一直在前進,生產力在前進,制度也在完善。我看到了好的一面,不要總是去暗示自己悲慘,否則,這一輩子都要悲慘了。每天想悲慘這件事,你就想不到積極的事了。”
孔二狗,就是這么一個人,真誠、坦率中帶點狂味。大酒大肉中結良友,訴衷情。他過著自己喜歡的日子,毫不畏懼其他人的眼光。他的世界里,雜糅著微醺的酒香,還有理想的亮光。
編輯|王晶晶 美編|苑立榮 圖編|傅聰
編審|張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