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蘆山地震發生后,不少企業為災區慷慨解囊,其中有一家特別引人關注,那就是諾基亞。論數額,相比三星的6000萬元人民幣和蘋果的5000萬元人民幣,諾基亞的100萬元人民幣和4000部手機確實不多。但聯系到它去年底剛剛變賣總部大樓,不久前又關閉了上海旗艦店,很多網友表示,諾基亞的這份心意實屬難得。
還記得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諾基亞捐款5000萬元人民幣,三星和蘋果分別為3400萬和50萬。那時的諾基亞很風光,2007年底,它的市值達到歷史最高的1100億歐元,是當時手機行業風頭無二的老大。然而,由于后來的戰略失誤,到2012年,諾基亞的市值已經縮水至110億美元,蘋果和三星的市值則分別達到4100億美元和2200億美元。雖然諾基亞后來也做了戰略調整,與微軟合作推出智能手機,但與蘋果和安卓手機相比,沒有太多亮點,市場表現也相當一般。諾基亞的出路到底在哪里,似乎成了一道無解的題。
盡管幾乎無人看好,但諾基亞并沒有認輸,在今年2月舉行的2013巴塞羅那通信展上,它發布的新款手機讓所有人一驚——待機時間35天,售價162元人民幣。業內評論,這款產品把握住了手機的本質——打電話、發短信,也抓住了智能手機的命門——價格高、電池續航能力差。很多商務人士表示,將用一頓飯錢購買這款手機作為智能機沒電時的備用機。另外,這款手機巧妙利用了消費者普遍具有的懷舊心理:很多30歲左右的人,第一部手機就是諾基亞,這款手機用很低的成本將他們拉回到諾基亞最輝煌的年代,也是他們最美好的青春年代,同時,也滿足了消費者追求個性、不從眾的心理。
筆者無意為諾基亞做宣傳,只是想說,通過它,可以看到一家企業在面對失敗挫折時的態度。從巔峰到谷底,諾基亞沒有對自身的問題遮遮掩掩,也沒有為了維持形象而勉強支撐,經營難以為繼時,果斷關店、裁員、賣總部,一系列降低成本的舉措做得十分干脆。但這并不意味著諾基亞服輸了,它始終在試圖翻身。作為昔日的行業巨人,它不怕將姿態放到最低,努力尋找對手的市場空白,不放棄任何一個哪怕是最低端的消費群體,這種企業精神值得稱許。
誕生—發展—輝煌—衰落,在這個看似亙古不變的規律面前,很多企業在最后階段選擇了放棄或者跟風。相信很多80后都還記得“小霸王”,這個靠模仿日本游戲機起家的電子公司,在上世紀90年代初曾風靡中國,產值一度高達10億元。尤為難得的是,小霸王在當時的中國企業中擁有強大的創新力,在簡單的游戲機之后,由成龍代言的學習機取得了更大的成功。然而,1995年廠長段永平的出走,成了小霸王衰落的開始。沒有人再帶領其主動創新,在外國游戲機和個人電腦的擠壓下,不斷流失消費群的小霸王無法找到更新的市場定位,盡管后來陸續推出了其他產品,卻始終未能再現當年的輝煌。
在殘酷的現實面前,有的企業選擇認命,有的選擇抗爭。事實上,暫時的衰落可能只是企業發展的一個周期、一個階段,而勇于抗爭的企業則可能擁有新一輪的發展周期。這方面蘋果也是個典型。1977年,喬布斯創辦的蘋果公司生產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個人電腦,并在上市后迅速成為世界500強企業。但在1985年喬布斯出走后,蘋果新領導層的失敗策略讓公司失去了大量的市場份額。當10年后喬布斯回歸時,公司虧損高達10億美元。在意識到奪回個人電腦市場老大地位無望時,喬布斯開始在細分市場上下功夫,讓蘋果電腦成為個性人士的首選。進入21世紀,iPod、iPhone、iPad的陸續推出,終于讓蘋果再一次回到巔峰。如今,庫克領導下的蘋果被普遍認為已經走過了第二個輝煌期,再次進入衰退階段。人們在猜測,它會不會吸取前車之鑒,找到第三次崛起的機會呢?
忍辱負重、臥薪嘗膽的精神同樣適用于企業。真正卓越的行業領袖,既要當得了夫差這樣的勝利者,更要當得了勾踐這樣的隱忍者。如今的諾基亞仍在低谷中苦尋出路,但其面對逆境的精神值得中國企業學習。僅僅滿足于一次輝煌的企業,最終只能得到懷舊和唏噓,而那些跌倒后再爬起、追求再續輝煌的企業,才是真正值得敬佩的。今時今日,中國很多曾經優秀的企業正面臨著周期性的低谷,如果他們能夠走出逆境,獲得第二次成功,那真可謂是中國企業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