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經濟學家》雜志4月13日封面文章
“自由斗士”撒切爾夫人
在和平年代,能夠被稱為“改變過這個世界”的政客為數不多,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是其中一個。她不僅改變了保守黨,更改變了整個英國政治。她對私有化的熱情引發了一場全球性的革命。就算是另一位更著名的英國前首相丘吉爾,也沒能像撒切爾夫人一樣創造出一種主義。
“撒切爾主義”的精髓在于反對監管,擴大自由。有人認為撒切爾夫人的改革為現在的金融危機埋下隱患,如果不是她,金融服務不會在英國經濟中占據如此大的份額。
但沒有“撒切爾主義”,英國真的會變得更好嗎?不。英國經濟可能仍處于國家監控之下。對于渴望經濟增長的世界來說,這是錯誤的方向。當前,世界仍需堅守撒切爾夫人的原則。不解放市場,歐洲就不會繁榮;只有避免過度監管,美國才能復蘇。
俄羅斯《權力》雜志4月15日封面文章
俄羅斯支持馬杜羅
委內瑞拉選出了新總統馬杜羅,俄羅斯在選舉前就全力支持他,因為他和查韋斯一樣,經常提及“委內瑞拉的真正朋友俄羅斯”。俄在委內瑞拉的投資有400億美元(約合2472億元人民幣)。在馬杜羅任期內,俄不會撤走這些資金。俄羅斯已經邀請馬杜羅7月赴俄參加天然氣出口國論壇。兩國的互動不僅停留在金錢上。伏爾加格勒市,也就是蘇聯時期的斯大林格勒市,有一條街道將以查韋斯命名。委內瑞拉官員含淚說:“少校會很幸福,斯大林格勒出現了紀念他的街道。”
美國《新聞周刊》4月5日封面文章
影響世界的125位女性
美國《新聞周刊》評選出了125名影響世界的女性。其中,既有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澳大利亞總理吉拉德、韓國總統樸槿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美國國會98名女議員等政治人物,也包括美國電視節目主持人奧普拉、新晉奧斯卡影后詹妮弗·勞倫斯等文化名流。來自中國的女性則有SOHO中國有限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張欣、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等。《新聞周刊》認為,這些女性改變了世界,促成了對話,激發了靈感。
法國《快報》雜志4月10日封面文章
“脆弱先生”奧朗德
法國前財政部負責預算事務的部長級代表卡于扎克涉嫌在海外開設賬戶逃稅和洗錢。雖然奧朗德總統采取了補救行動,包括3月19日免去其職務,4月10日宣布將公布總理及37名部長的財產,但丑聞已經打擊了人們對奧朗德的信心。同時,奧朗德執意推動同性戀婚姻法案,導致3月24日爆發了規模空前的反對同性婚姻合法化游行。接二連三的政治事件讓奧朗德的地位岌岌可危。法國人把這位上任僅11個月的總統稱作“脆弱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