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徑火箭彈沖出發射陣地,遠程火炮噴出烈焰,海中的一座小島瞬間被彈雨籠罩……這是朝鮮炮兵部隊3月13日進行的火炮實戰演習的情形。現場觀摩演習的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強調:“現代戰爭就是炮戰,炮兵的備戰就是人民軍的備戰,是決定祖國統一大戰勝利的重要因素?!贝稳眨秳趧有侣劇吩诘诙婧币娍嵌喾r炮兵實彈射擊訓練的圖片。此次演習使用的武器就是讓朝鮮軍民引以為豪的“主體大炮”。
朝鮮在“軍事分界線”附近部署的數千門“主體大炮”號稱可以打到韓國首都首爾,鑒于首爾距離“軍事分界線”僅50余公里,朝方的自信并非沒有道理。
炮火封鎖打頭陣
不久前,美國陸軍舉行了名為“追求統一”的司令部計算機演習,目標是測試朝鮮的軍事抵抗力和反擊力,結果與朝鮮宣稱的內容吻合,美國國防大學再次確認朝軍部署的炮群可以打到韓國首爾,并會造成韓國人的大量傷亡。
朝軍作戰兵力總計約110萬人,其中75%部署在“三八線”以北20公里內,據美國陸軍推算,如果朝韓雙方發生沖突,朝鮮很可能以炮火封鎖為開始,隨后坦克部隊發起閃電戰,作為配合,朝軍特種部隊在攻擊前就會向南滲透。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專家奧漢龍認為,一旦開戰,美軍戰機需要快速精確發起空襲,但朝鮮遠程火炮仍能穿過美韓的精確打擊,進而使戰局逆轉。
據韓國《新東亞》月刊報道,朝軍在“三八線”附近部署了至少5個軍團,擁有1.2萬門火炮與多管火箭炮。據朝中社3月14日發布的多張照片顯示,金正恩視察配備170毫米自行加農炮的部隊,該炮被西方稱為M1978型“谷山”火炮,這是因為該炮是于1978年在平壤東南部的谷山地區首次被美國偵察衛星發現,而朝鮮則稱之為“主體大炮”。

M1978“ 主體大炮”是根據蘇聯加農炮的技術開發的,主要是結合了T—54坦克底盤和朝鮮自制的牽引式高膛壓加農炮,炮口初速為960米/秒,最大射程可達44公里,所發射的炮彈重達110公斤。M1978 “主體大炮”炮車為使長炮管在行軍時保持平衡狀態,車體前部有一個巨大的火炮固定器支撐架,在發射陣地展開時,先將火炮尾部的大型支撐架插入地下,使整個炮車成為十分穩固的發射平臺。
1985年,朝鮮人民軍在平壤舉行閱兵式,“主體大炮”首次公開亮相。伊朗曾于1987年從朝鮮購得該炮,兩伊戰爭期間用其炮擊伊拉克重鎮巴士拉。前美國空軍中校情報官弗蘭科納在其撰述的《從盟友到敵人》一書中透露:“170毫米自行火炮是當時世界上射程最遠的實戰火炮,在加裝火箭增程彈后,它的射程可延伸到約50公里。當伊朗革命衛隊用這種少見的大炮轟擊巴士拉時,連附近的科威特城都能感受到該炮的怒吼?!?/p>
有意思的是,美軍在2003年攻入伊拉克后,曾在巴士拉郊外發現過“主體大炮”,這是伊拉克當年從伊朗手中繳獲的,也是美軍第一次接觸到朝鮮的看家武器。
升級版“主體大炮”
“主體大炮”在使用常規彈時,即便部署在“三八線”邊上,打擊范圍也僅及首爾最北郊,這顯然無法滿足朝鮮軍方的需求。
1989年,美國衛星又在朝鮮主體浦附近發現了升級版的170毫米自行加農炮,該炮遂被命名為M1989“主體大炮”。它的炮管更長,配有專用的火箭增程彈,射程達到54公里,已能對首爾鬧市區形成威懾。目前,M1989“主體大炮”已被銷售到伊朗、利比亞和敘利亞。2008年,韓國國家情報院曾試圖從利比亞買走兩門M1989“主體大炮”樣炮,但因媒體曝光而作罷。
據美韓情報官員觀察,升級版的M1989“主體大炮”的戰斗全重在43噸左右,車長約13米,車寬約3.3米,車高約3米,雖然寬和高并不突出,但超長的車體和又粗又長的炮管十分顯眼。
據悉,M1989“主體大炮”炮車乘員為7人,采用加長型朝鮮自制“天馬號”坦克底盤,車體最前部為乘員室,里面并排坐著車長、駕駛員和炮班乘員;乘員室后面為動力艙,里面有動力—傳動裝置;后部為戰斗室,全套火炮裝置和彈藥,炮長、裝填手及兩名炮班人員等4名乘員在戰斗室內。
值得一提的是M1989“主體大炮”的輸彈機,因為這樣大口徑的火炮勢必配備重磅炮彈,美韓軍官推測M1989的用彈重量超過100公斤,光靠士兵的力氣來裝炮彈是不現實的,這就要求利用機械裝置將炮彈裝到輸彈機機槽里,再用推彈桿推彈入膛。據推測, M1989的射速相比M1978有明顯提升,達到兩分鐘發射3發炮彈,當然這與美韓主力自行火炮仍有相當差距。
需要指出的是,無論M1978還是M1989的裝甲防護都不算強,由于裝甲板較薄,僅能對付輕武器的攻擊,但這些大炮一般在遠離前沿陣地的地域部署,不需要厚重的裝甲??紤]到170毫米巨炮射擊時產生的巨大后坐力容易對車體造成嚴重傷害,因此朝鮮工程師特意在車底部和側面布設許多加強筋,以增加整車的剛度。
在火炮領域,朝鮮不是紙老虎
針對來自朝鮮“主體大炮”的威脅,美國全球安全研究所負責人派克聲稱,盡管美韓聯軍從1995年就開始壓制朝鮮火炮的技術研究,但由于朝鮮半島特殊的多山地形限制了偵察器材發揮作用,所以想在朝鮮炮兵首輪打擊后將其完全殲滅仍有相當的難度。他以朝軍正對首爾方向部署的約500門火炮為基本計算單位,堅持認為它們有能力在一分鐘內向首爾傾瀉“近1萬發炮彈”。
另據駐韓美軍披露,朝軍遠程炮兵已掌握一整套“打了就躲”和“打了就換陣地”的戰術,身管火炮能在75秒內完成“發射—返回地下坑道”的全過程,而火箭炮打完全部火箭彈只需44秒,這一時間快過美軍目標鎖定與打擊所需要的時間,這就意味著在美軍瞄準朝鮮炮兵部隊之前,它就已經轉移陣地了。
而為應對朝鮮“主體大炮”的威脅,韓國軍方早在2007年就成立了“大火力戰斗執行本部”,專門探測朝鮮火炮的具體位置,計劃動用陸空軍進行精確打擊。據韓國《東亞日報》報道,美韓聯合司令部一旦提高對朝鮮監視級別后,首先會動用U—2高空偵察機,在朝韓軍事分界線上空30公里東西方向飛行,對朝鮮一側40公里至100公里地區進行精密攝像,而執行一次任務要花費至少100萬美元。韓國軍隊指揮官已向屬下部隊下達“半自動反擊”指示,也就是說:“如果朝鮮先進行挑釁的話,不管其手段是艦艇、海岸炮還是導彈,韓國都會用全部火力進行反擊,不會再像過去那樣,受到朝鮮突襲的下屬部隊指揮官們向上級詢問‘要不要反擊’而耽誤應對時間?!?/p>
俄羅斯政治基金會主席尼科諾夫認為,朝鮮部署的大口徑火炮,不用核武器就能把首爾和韓國其他中型城市夷為平地,“在火炮領域,朝鮮絕不是紙老虎。如果發生沖突,對各方都不是好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