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發生在保險市場的激烈變革,都使處在夾縫中的320萬營銷員異常迷茫。他們前一秒剛熟習著營銷技巧,下一秒卻不知怎樣提升自己的外延價值。CMF背負著國內320萬營銷員不斷突破自我的使命,可謂任重道遠。
7月1日起,《保險銷售從業人員監管辦法》正式實施,營銷員準入門檻提高至高中學歷,這意味著國內現有保險營銷員隊伍中一批低學歷者終將面臨淘汰,而險企也將因此面臨短期的缺員“陣痛”。在監管層看來,改善中國保險營銷員的整體形象和保險業的社會地位,已迫在眉睫。這也就不難理解,在第十屆中國保險精英圓桌大會(英文簡稱“CMF”)上,為何有8000多名來自兩岸四地的保險精英冒著酷暑來到武漢,邁足鍍金之旅(詳見本期封面故事《CMF十年追夢》)。
無疑,CMF是在效仿全球著名的MDRT(百萬圓桌會議),后者經過86年的發展,已成為億萬營銷員的朝圣之地。近年來,由于經濟不確定性持續存在和監管收緊,壽險公司在亞洲各大市場的步伐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放緩,尤其以中國市場的下滑最為嚴重。而低利率環境和金融市場的波動性,更進一步吞噬了保險行業的利潤空間。一位剛從美國歸來的中國MDRT會員在總結國內營銷員隊伍的種種弊端時指出:素質低下、流動性高、出單率低、人情保單、忽悠保單……進一步加劇了國內保險市場的混亂。在中國保險業粗放式發展的今天,CMF背負著國內320萬營銷員不斷突破自我的使命,可謂任重道遠。
除了壽險業出現的保費增速變緩,國內保險代理人隊伍出現的規模萎縮更加致命。7月5日,保監會官方網站發布的2012年保險中介市場發展報告稱,去年全國財險公司通過營銷員實現保費同比下降達3.9個百分點,除了銀保業務持續發力,更主要的原因是險企電銷、網銷等新興渠道直接業務的不斷增加。
近年來,億元保單的新聞不絕于耳,似乎每個營銷員都迫不及待地想在職業生涯中描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但透過這些榜單,我們看到的多是理財類產品,真正保障類的產品卻退居次位。香港先機保險顧問有限公司行政總裁楊梵城一針見血地指出,內地保險業已慢慢脫離了保險本質,呼吁回歸保障功能。
隨著中國進入老齡社會,保障型產品在50歲以上的中老年市場已被瓜分得所剩無幾;延續了20多年的陌生拜訪,卻抵擋不住銀保渠道和互聯網金融的野蠻生長——這一切,都使處在夾縫中的320萬營銷員異常迷茫。他們前一秒剛熟習著營銷技巧,下一秒卻不知怎樣提升自己的外延價值。
在CMF現場,眾多粉絲圍追堵截他們心中的明星,或排著長長的隊伍,期待拿到中國大陸第一位MDRT蹇宏的簽名,或爭先恐后地擠在“保險皇后”劉朝霞身邊,只為一張合影。可他們誰曾想過,怎樣才能成為下一個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