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洋兒的本職工作是電臺主持。跟所有的新聞從業者一樣,時間對宇洋兒來說是一個奢侈品,尤其是在早間。“以前主持早新聞時,我需要在早上5點多就起床,6點就得到崗。”現在宇洋兒主持的新聞節目播出時間在白天,時間相對寬松一點,但還是要在早上8點之前就到崗。
高強度的工作壓力和緊張的生活節奏,使宇洋兒迫切需要一些緩解壓力的方式,她想到練瑜伽。但是瑜伽練起來其實也很辛苦,宇洋兒和很多湊熱鬧練瑜伽的人一樣,去瑜伽館辦完卡,有一搭沒一搭地練幾次,就放棄了。“身體訓練很辛苦,而且覺得體力跟不上。
不過從去年開始,宇洋兒似乎“頓悟”了。“以前一天到晚老有種沒睡醒的感覺,后來發現練完一下午瑜伽,不單沒有更疲勞,反倒變得很精神。”有一段時間,宇洋兒幾乎每天都堅持練瑜伽,感冒或是天氣不好什么的,都不再作為停止練習的借口。“瑜伽就是需要每天定時定量地練習,要堅持才能獲得愉悅。”
隨著身體柔韌性和個人意志力的不斷增強,宇洋兒開始講出很多練瑜伽的道理:“越疼痛越需要放松”,“內在力量抵抗會更加疼痛”。對于宇洋兒來說,這種肢體的訓練起到所謂塑形瘦身的作用,都只是最淺層次的效果,讓她更為受益的是內心變得強大,學會和疼痛相處。
宇洋兒從小學習鋼琴,但當時并不懂得音樂、旋律的美,只是當成任務去做,所以往往厭煩。現在,宇洋兒開始越來越多地對一些生活中的趣味元素感興趣,她今年還開始學習茶藝。采訪當天,宇洋兒下午在騾馬市學習茶藝,晚上在猛追灣練習瑜伽,日程排得滿滿的。
不過宇洋兒表示,自己從來沒想過學這些東西做什么。“一旦有這種想法,就有了雜念,目的不再單純,就可能會著急,甚至走偏。事實上這些東西都沒有什么捷徑,我們保持一種純然的學習姿態,興許慢慢地,就發現自己多了很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