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重返亞洲或再平衡戰略意在擴張在亞太的政經及軍事存在。盡管不單事關中國,但背后的考量明顯多與其有關。普遍觀點是,美重返亞洲將對中國的地區利益和雄心不利。
這種觀點只部分正確,是建立在對美中關系狹隘的此消彼長的看法上。再平衡戰略的確是對北京的戰略挑戰,但并非所有特征都損害中國利益。
首先,將該戰略視為遏制中國的新形式并不準確。遏制一說與目前拓展中的復雜美中關系并不相符。誠然,兩國有時劍拔弩張,不少美國人對中國崛起很糾結。但這些消極因素左右不了美中關系。更準確地說,華盛頓樂于勾勒中國的軌跡,而非遏制它。
實際上,中國崛起正是在美國引領的亞洲秩序下發生的。有人說該秩序是霸權主義的例證,若是這樣,它看起來似乎威脅不大。畢竟,中國在這個架構內實現了經濟繁榮。且在很多方面,中國明顯從美國對亞洲事務的參與中受益匪淺。無論在美國提供技術和投資方面,還是華盛頓約束“臺獨”的角色上,北京都是受益者。
美國更積極介入亞洲,也讓中國鄰國更確信北京不會主宰地區地緣政治空間。“中國威脅論”將隨之減少,北京將獲取求之不得的合作機遇。
美國再平衡戰略還對中國漸長的民族主義和反抗性外交起到抑制作用,會迫使北京在地區外交中更加謹慎,降低其誤判和挑釁的可能。若結果是出現更有魅力、更溫和的中國地區政策,這會在不經意間提高北京在亞洲的優勢。
最后,從地緣政治角度看,再平衡戰略減少了日本成為“正常”軍事力量的誘因。一個更強大的美國的存在,讓日本保守勢力難以為踏上軍事化道路找托辭。而一個重新全副武裝的日本會比再平衡戰略令北京更加不安。
(環球時報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