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曼谷時報》日前刊文稱,中國海軍與俄國太平洋艦隊于7月上旬在日本海舉行海上聯合軍事演習,盡管這次“熊與熊貓共舞”可能被高估了,但從長遠來看,規模日益擴大的這一系列演習有必要引起亞太地區國家的密切注意。
文章分析,許多分析人士認同中俄此次軍演的政治目標是美日兩國。尤其是在中國海軍在結束演習返航時穿越日本附近水道的舉動,被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旨在日本換屆選舉之際嚇唬日本。但相較于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規模與實力,這支中國海軍編隊幾乎難以構成威脅。如果中國海軍編隊此舉是為了影響日本領導人或選民,那么此舉落空了,因為這次中俄演習并未能成為日本選舉的議題。
文章指出,這一被喻為“熊與熊貓共舞”的聯合軍演本身不足為慮,值得關注的是日漸完善的中俄演習機制及兩國日益擴大的軍事合作范疇。
文章稱,盡管中俄雙方既非軍事盟友也不受任何聯合軍事協議約束,但兩國日益頻繁的聯合軍演為雙方戰斗實力的提高提供了很大便利條件。實際上,在過去10年間,包括名為“和平任務”的系列聯合軍演在內的許多在上海合作組織的框架之下完成,參與者正是以中俄兩國為中心的各個組織成員國。
然而文章也指出,中俄雙方的軍事合作歷來“分分合合”。盡管俄方為中國軍事現代化提供了巨大幫助,但仍對中國崛起的雄心與政策表現出“懷疑”乃至“恐懼”。文章稱,俄方對自己總體實力不及中國“心知肚明”。
文章最后總結道,盡管中俄兩國的軍事合作在短期內可能因相互警惕而受到影響,但“熊與熊貓共舞”的局面仍將在亞太地區各國心中留下重重一筆,讓后者“感到不安”。文章建議,至少像東盟這樣的國際組織、亞太地區各國以及美國應呼吁中俄兩國未來軍演透明化,因為該地區各國有權利確保在自己家門口附近舉行的軍事演習具有明確的和平目的。
(人民網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