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門羅的小說里有一種自然的屬性,既親切、溫暖但又讓人如臨深淵,給了人最有力的啟迪。
作者:【加拿大】艾麗絲·門羅
定價:28元
類型:小說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卡拉,18歲從父母家出走,如今又打算逃脫丈夫和婚姻;朱麗葉,放棄學術生涯,毅然投奔在火車上偶遇的鄉間男子;佩內洛普,從小與母親相依為命,某一天忽然消失得再無蹤影;格雷斯,已然談婚論嫁,卻在一念之間與未婚夫的哥哥出逃了一個下午……她們的生活細節,許多女人都在經歷。細節背后的情緒,無數女人一生都不曾留意。
故事以一種感覺開始: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這樣將讀者更快地帶入情景。故事以意識流推進,隨著人物的“心理時間”,而非真實時間順暢地流動。故事整體則構造成一座房子,但不是迷宮。走過一個房間,能看清這個房間的布局和陳設,并且這些眼前的東西還能喚起對剛走過的地方的回味。整個故事籠罩在緊張和敏感的氛圍中。
出走與叛逃
女性的出走與叛逃,向來是作家們眷顧的話題。從易卜生被比作“婦女解放運動的宣言書”的名作《玩偶之家》,到后現代劇本《去年在馬里安巴》中男主角對迷惘美麗的女主角的誘逃,被拯救與叛逃幾乎成為了女性成長互為表里的一種文化基因。門羅雖然也同樣描寫女性心靈與經歷,但是她筆下的女性從來不是懵懵懂懂、等待啟蒙的迷茫女子。或許,她之所以選擇女性為表現對象,更多的是因為女性的善良、敏感、情感豐富,同時又隱忍、堅強,蘊藏著巨大的爆發力和不穩定性。本書中的女主人公們,在平靜的生活里,一面吞咽著對生活的嘲諷和不滿,一面暗中滋長著破壞的力量,等待契機,破土萌芽,又在每一次的爆發后沉寂下來,帶著苦澀回到原來的狀態。
青春期的氣質
1931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艾麗斯·門羅在荒僻寧靜的小鎮度過了大部分的時光。在她獲獎無數的漫長寫作生涯中,小鎮的平凡生活和風土人情充當了重要的背景。門羅擅長描繪一種隱而不顯的內心沖突,常常是小鎮中受過教育的女性與周圍僵化、死板、平庸和無知的氛圍所形成的氣質上的不協調。本書也不例外。書中的幾位女主人公都多少帶有一種青春期的氣質。她們嘲諷生活中波瀾不驚的和諧氛圍,相信自己與眾不同的命運。因此,她們時常顯得木訥和不合時宜,敏感地體會到外界對她們的改造要求,并且頑固地不予配合。
不作多余的價值評判
門羅的小說視角細膩溫潤,從不作多余的價值評判。在本書中,她對于背景環境、各式人物心理的精妙把握,使得小說脫離了戲劇沖突和講故事的局限。她善于在短小的篇幅中,透過一兩個特異分子與傳統觀念的差異,來觀照生死、情愛、傳統與自我、幸福與不幸等等無法言說的話題。或許這就是門羅能夠摘得2013諾貝爾文學獎的原因之一。
新書速遞
《出帆》
作者:[日]竹久夢二
定價:49.5元
類型:小說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提到竹久夢二,就會想到他筆下那些大眼睛軟腰肢的“夢二式美人”。《出帆》正是竹久夢二以自己半生經歷為素材,道出的他與畫中美人的愛情故事。其中既有他的生活寫照,又傳達出他對女性、情感與人生的憂郁哀愁。
《最好的我們(下)》
作者:八月長安
定價:55元
類型:小說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正值青春的人,翻開這本書,會得到會心一笑的鼓勵和溫暖。度過青春期的人,翻開這本書,當做是給曾經的自己,一個久違的擁抱。我們總是說青春從不曾永遠,而那時候的我們,就是最好的我們。最好的我們,最壞的我們,回憶是時光里,帶著溫暖的余燼。
新片速遞
《浮云》
陳曉東
陳曉東溫暖的笑容暖人心扉,擅長治愈系情歌的他偶爾也會搞怪耍寶。在這張全新專輯里,陳曉東正視自己的喜怒哀樂,將過往多年來的感覺花了近3年時間整理出來。他希望藉著這張專輯呈現出“不一樣的溫度”,透過這些不一樣的溫度所記錄下來的種種,讓歌迷也能分享到他這段日子以來的成長與心情點滴。
《秋:故事》
蘇打綠
繼《春·日光》、《夏/狂熱》后,蘇打綠終于帶來“韋瓦爾第計畫”的第三站《秋:故事》。“韋瓦爾第計畫”以韋瓦爾第的經典名作小提琴協奏曲《四季》為概念,以春夏秋冬四季為主題,來呈現4個季節、4個城市、4種情緒和4樣曲風。走過了臺東明媚的民謠春光,倫敦濃厚的搖滾氣息,《秋:故事》來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