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瑞蓉說“蓉說”
這些年常在不同的刊物上寫專欄,但一直希望有一個屬于女性的天地,今天的“蓉說”算是給了自己一個天地。在這里,我會看到你的時尚,你會看到我的智慧,其實女人的智慧遠比美麗來得長遠。在這里,“蓉說”不僅屬于我,她也屬于你!
11月初到北京開中國婦女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一位友人問我看了湖南臺的《爸爸去哪兒》沒有,說實話我還真沒有看過。當她繪聲繪色地給我聊起那些讓大人孩子哭笑不得的情節(jié)時,一下子勾起了我對這個節(jié)目的興趣。
回到成都,在網(wǎng)上找到這個節(jié)目,看了早先的幾集,別說,還真是喜歡上了。朋友聚會時一聊起才知道,身邊的好多朋友都喜歡這個節(jié)目。我想它吸引人處就在于通過紀實的手法,拍出了明星父子之間的親情,以及孩子的率真和對陌生世界的畏懼與無奈接受,到后來父子同心去克服各種未知的困難。這個節(jié)目對于電視機前那些久處在繁華都市的孩子來說,更是一種視覺的開啟,讓他們知道農(nóng)村和城市之間的差距,這對當下社會的許多浮躁情緒是有所幫助的。
這個節(jié)目好就好在并不是去選明星媽媽來吸引眼球。節(jié)目選擇了5個爸爸和5個可愛的寶貝孩子,因為父親的榜樣力量對于正處在成長階段的孩子性格塑造更有幫助。就如同在很多孩子的心里都有一種英雄情結(jié),而能夠第一次開啟這個英雄情結(jié)的就是他們的父親。在孩子的重要成長階段,父親的榜樣作用無論是在孩子的心理和生理上都舉足輕重。試想,如果這個節(jié)目請的是一大幫前呼后擁的女明星,后面再跟著5個哭天喊地的孩子,那又怎么來完成那些頗有難度的任務?又怎么來實現(xiàn)這種力量和智慧的傳遞?
這個節(jié)目的有趣之處還在于從細微入手,通過鏡頭讓孩子們慢慢地認識和接受農(nóng)村相對艱苦的生活條件。當然這些還不夠,還需要在制作過程中加足噱頭,那就是讓孩子和他們的父親都去完成更多的任務,讓每一個任務都抓住觀眾的心。是的,72個小時雖然不能鑄造出一個英雄漢,但是可以通過這些鏡頭,給這些明星寶貝和電視機前更多的孩子與家長帶來了更多的啟示和鼓勵。
這個節(jié)目之所以深受歡迎,我想是因為在我們身邊有許許多多這樣的孩子和家長,他們對于該怎樣來培養(yǎng)和教育孩子都有困惑,同時也再一次印證了父親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家里有一個可愛的5歲男孩米可,他也喜歡看《爸爸去哪兒》這個節(jié)目,在他的心中也有一個英雄情結(jié),就是長成像爸爸一樣的男子漢。每到周末,他爸爸也會帶他去體驗各種男孩子喜歡的運動和游戲。前段時間,米可的爸爸帶他到環(huán)球中心的滑冰場去體驗。第一次滑冰的他總是想依賴爸爸,而爸爸則一定要他自己學會獨立,否則就再沒有第二次體驗,說完就輕輕地把他推了出去。米可尖叫著試圖扶著圍欄,爸爸又把他推了出去。就這樣憑著以往滑旱冰的經(jīng)驗,米可很快就學會了滑真冰。當他們兩人走出滑冰場時,米可第一句告狀就是:“爸爸把我推了出去!”他爸爸則說:“要不是我把你推出去,你能這么快學會滑冰嗎?”
其實父親和母親都有著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孩子健康全面的成長會關系到整個家庭的未來。與其說《爸爸去哪兒》這個節(jié)目只是一個明星親子互動節(jié)目,倒不如說這更是一個有關思考和成長的節(jié)目。在孩子們的笑聲和哭聲中,我們看到了一種對現(xiàn)有家庭教育的思考。是的,孩子的全面成長絕不僅僅是試卷上分數(shù)的多少這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