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時尚也好,美麗產業也罷,本質上是一種自然流動的生活姿態,不過這種姿態是可以有預謀地張揚傳播的。
成都已經有很多標簽:休閑、美女、美食、麻將……唯獨時尚,在人們的傳統概念里,似乎從來都是歐美國家各大城市的專利,或者至少是北上廣這樣國內一線城市的專利。這次《成都女報》全程執行米蘭柏羽·盛妝亞洲2013年度頒獎盛典,把這個國際時尚評選引入成都,終于把成都和亞洲時尚拽到了一起。而且頒獎盛典當天,紅星廣場從下午到晚上10點多都不曾消褪的圍觀人群,似乎說明成都人對時尚的熱情,足以勝過秋夜的冷寂。
其實從時尚的角度來說,成都還是有不少得天獨厚的資源。這個城市節奏慢,美人多,人們見縫插針地享受生活,經濟發展也有目共睹,城市奢侈品、化妝品的消費能力都是全國前列。那我們缺些什么呢?缺點陽謀。
這回東華大學教授、著名時尚評論家卞向陽先生來成都,再次談起時尚事件對城市時尚的影響,他說:“沒有事件,就沒有關注度,那么城市就發不出自己的聲音。”其實時尚也好,美麗產業也罷,本質上是一種自然流動的生活姿態,不過這種姿態是可以有預謀地張揚傳播的。
參加米蘭柏羽·盛妝亞洲2013年度頒獎盛典的馬來西亞豪威集團主席陳宥材博士說,馬來西亞美麗產業多到近乎泛濫,隔上三五天就可以看到這樣那樣的選美,但是這種賽事推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而且賽事本身運作也非常成熟。“其實美麗產業也不存在泛不泛濫之說。有市場支撐,才會有活動舉辦,不管這市場是來自贊助方還是來自觀眾,活動能不斷做下去,就說明是有人買單的。”陳宥材博士說。
這次米蘭柏羽·盛妝亞洲2013年度頒獎盛典活動,我參加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分會場活動,看到很多成都女性,當然還有那些國際嘉賓,他們都表現得非常興奮。馬來西亞化妝大師Kenz Ooi在米蘭柏羽醫學美容醫院做現場化妝秀時,觀眾里面有我熟悉的兩位化妝師,她們都是行業內的專家。Kenz Ooi演示時,她們坐得最靠前,化妝結束后更是積極合影交流,忙得不亦樂乎。其中一位老師說:“化妝造型的比賽或是講習,我都見得非常多了,但是碰到這種國際交流的機會,依然不會放過。”
時尚聚會就是這樣的,有人看熱鬧,有人看門道,有人負責“臭美”,有人負責“造美”,大家各取所需,各得其所。《成都女報》之前舉辦十人傾城、辣媽學院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活動,我留意到一個現象,每次活動,簽名、合影、自拍是永恒的主題。說明愛美、愛時尚的人就像日月經天江河行地一樣,恒常存在,重要的是我們能不能為他們提供更多的“臭美”和“造美”的平臺。既然如此,我們何不更加赤裸地進行與時尚和美麗有關的陽謀,讓這個城市的時尚和美綻放得更加熱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