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忙于“造節”辦晚會的地方政府有相當一部分都是國家級、省級貧困縣。一位縣級領導私下坦言:“貧困縣靠招商引資,資源優勢少,就只能靠辦節慶來吸引上級領導注意力,政府官員也好有個升遷的途徑。”而不久前中宣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制止豪華鋪張、提倡節儉辦晚會。
名嘴明星出場費有多貴?
湖北省演出中心總經理辛國運說,隨著地方財力的增長,自2003年起,越來越多地方政府開始利用財政資金辦各類演出。2007年-2009年,這種現象達到鼎盛時期。
從事舞臺音響設備租賃的業內人士劉先生也證實,因為“八項規定”的出臺,目前,地方政府用財政資金辦豪華晚會的現象大大減少了,但此前,這種現象屢見不鮮。有一年,中部某省的資源大縣舉辦元宵晚會,政府主辦,企業出資,演出現場星光熠熠,主持人來自央視,還請了不少一線歌手和演員。“這樣一臺晚會花費至少要500萬元,其中明星出場費要占60%-70%,有的明星的一個人出場費就要60萬元左右。”劉先生說。
湖南蘭心坊活動傳媒公司的咨詢人員稱,名嘴的費用大概30萬元左右,普通的主持人費用大概每人幾萬元。明星則按照知名度,幾萬元到數十萬元不等。
地方政府為何熱衷晚會?
在地方政府看來,辦節、辦會沒有晚會演出不熱鬧。甚至一些偏遠縣市,財政實力并不雄厚,也花大錢請明星為節會助興。作為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的西部某少數民族自治縣,每年都會舉辦“斗馬節”。2010年,這個縣舉辦了隆重熱烈的開幕式晚會,請來不少明星助陣,門票奇高。當地一位在文化系統的工作人員說:“我們單位窮,只買了280元一張的票。”據了解,最高票價一張近700元。
據吉林省一家演藝公司的楊經理介紹,近幾年,因為政府舉辦節慶活動較多,一些已過藝術巔峰期的演員難登大銀幕,因此喜歡到二三線城市發展。加之近兩年,《快樂男聲》《中國好聲音》一類的選秀節目大熱,催生了一批新星,無法被娛樂產業消化,紛紛到小地方尋求發展。
“不過,從今年年初開始,原來一些政府、銀行和國企等大客戶都不再公開舉辦文藝演出了,對我們的影響還是挺大的。”楊經理說。
內幕
市領導直接讓國企出錢
大操大辦節慶活動,巨額支出自然少不了。一些地方向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攤派門票,有的甚至從機關事業單位工資中扣捐,廠礦企業較多的地方則找企業“贊助”,名目繁多。
廣西某市近年來每年都會舉辦由多項活動組成的一個大型節慶活動,開幕式、閉幕式都會請來眾多二三線明星助陣,有多個企業贊助。一位國有企業負責企業形象策劃的人員告訴記者,企業每年都會為這個活動提供兩三百萬元的贊助:“這個節的影響力還過得去。當然,更多的是政府部門要求贊助,企業做很多事需要借助政府的資源,自然不好駁面子。再說,這些基本都是市領導直接交辦給企業領導的。”
濟南某家演藝公司資深行業經紀人閆泊透露,大型晚會的運作都有一些“潛規則”。賬目虛開、吃回扣的問題基本都發生在舉辦單位的中層以上。一般來說,整體活動費用預算的兩成都要給相關的負責人員,為了建立長線聯系,給對方好處基本是慣例。因為明星的具體費用沒有明碼標價,這其中有很多水分,也就提供了大量可操作空間。
分析
禁止奢華晚會 還需細化規定
如何才能讓五部門的通知落到實處,真正剎住奢華晚會之風?專家建議,各地應建立舉辦晚會的“預審機制”,強化事后問責、追責機制,同時,有關部門也應盡快出臺實施細則,明確相關的指導性標準或原則,以利于各地落實。比如,通知提出,不得使用財政資金高價請演藝人員,不得使用國有企業資金高價捧“明星”、“大腕”。那么,何為“高價”?應有具體的界定標準。(北京晨報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