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莞市民辦中小學和幼兒園2012年檢結果出爐,854所參檢學校和幼兒園中,有57所被要求“限期整改”,其中有幼兒園因“小學化”教育傾向嚴重被要求整改。據悉,2011年檢中類似的問題同樣也存在,教育局當時通報稱,部分民辦幼兒園在保教活動中“小學化”現象十分突出。
針對幼兒園“小學化”現象,東莞市教育部門下發過相關通知,也出臺了較為嚴厲的處罰措施,但為何得不到改善?
記者走訪發現,在助推幼兒園“小學化”風潮中,家長起了“主力”的作用,家長們普遍心理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此外,有教育專家直言,這個現象背后,反映的是義務教育不均衡的問題。
家長稱要提前適應 教東西越多就越好
“今天的作業做完了沒?”家住東莞莞城的明明今年8月底滿六周歲,即將讀小學一年級。自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這句話成了媽媽每天下班回家對明明的“問候語”。作業有幼兒園布置的,也有爸爸媽媽自己布置的,包括算術、寫字等。
明明的媽媽朱女士告訴記者,自從進了大班后,幼兒園的教學很多都圍繞識字、算術、英語等開展,“幼兒園開展這些教學,我們家長也支持,沒辦法呀,不然怎么適應小學的學習呢?”明明已經透露出厭學的情緒:“寫字、算術好無聊的,一點意思都沒有?!敝炫繜o奈地說:“我們也知道這么早就讓他接受這些不好,但上小學就要以學習為主了,這個他必須提前適應?!?/p>
“我孫女讀的幼兒園很不錯啊,教好多東西。我孫子讀的幼兒園就不好,收費還貴,天天做游戲能學到什么東西呢?”來自湖北仙桃的盧婆婆,孫子孫女分別在東莞兩所不同的幼兒園就讀,她認為教孩子學東西的幼兒園才是好幼兒園。在奶奶輩的家長中,持同樣觀念的不在少數。
還有位家長將四歲多的孩子直接送入民辦小學的學前班入讀,而學前班接受的基本就是小學教育。這位家長還對記者津津樂道,“她會好多東西了,拼音什么的都會了。”
幼兒園買玩具摳門 叫家長出錢買教材
記者近日走訪發現,拼音、算術乃至英語教學,在東莞的幼兒園大班中開展得相當普遍,部分幼兒園甚至從小班或中班就開始這類教學。記者在莞城一所民辦幼兒園看到,老師正拿著識字卡在教僅僅四歲的小朋友識字,小朋友告訴記者,他們每個星期還有英語課,“book”、“apple”、“ruler”、“dog”、“elephant”這些單詞都能說得上來。不過記者注意到,像“elephant”這個單詞,小朋友發音不標準,當記者給予糾正時,他們堅持稱讀得正確,因為那是老師教的。
記者還了解到,雖然家長的主觀意志很強,但不能把幼兒園“小學化”全部歸罪于家長。幼兒園以游戲為主,這意味著幼兒園要投入大量的玩具和一些硬件設施,一些民辦幼兒園不舍得這方面的投入。此外,部分幼兒園為了進行識字、算術、英語等方面的教學,讓家長專門購買相關教材。有家長告訴記者,他們根據幼兒園的要求,一年買了好幾百元教材。
發現問題限期整改 嚴罰之余更需宣傳
“我們在調查中發現,幼兒園‘小學化’,原因有八九成在家長身上。一些家長受老的育兒觀念影響,希望孩子學的東西越多越好,沒有意識到這是拔苗助長?!睎|莞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教育一定要尊重小孩身心發展規律,“到什么時候就該做什么時候的事情。三四歲的孩子手指還沒有力你就讓他學寫字,從生理角度講會影響手指發育,從心理角度講過早學習可能會導致小孩厭學。”
東莞市教育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旭輝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將通過年檢對幼兒園進行督察檢查,一旦發現有‘小學化’問題會責令他們限期整改,且處罰措施將會非常嚴厲,如果證據確實將會取消對幼兒園的補助(注:從2012年開始,東莞連續三年每年拿出一億元補助幼兒園發展),收到相關投訴也會開展突擊檢查。此外,會加大宣傳力度。目前東莞市正在針對國家教育部發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開展主題宣傳月活動,希望將一些科學育兒觀念灌輸給廣大的幼兒家長。
王旭輝透露,東莞市還將加大對幼兒園老師的培訓力度,將從億元補貼中每年拿出600多萬對幼兒園負責人和老師進行培訓。
專家:教育資源不均衡 問題始終“無解”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上海交大教授熊丙奇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幼兒園小學化不僅在東莞是普遍現象,實際上在全國來說都很普遍,“幼兒園為什么會‘小學化’?背后是義務教育階段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問題,不少小學招生時仍有面試,家長希望孩子入讀好點的學校,自然要削減腦袋。如果這個問題得不到解決,幼兒園‘小學化’也不會得到真正的根治,即使幼兒園不開展類似教學,一些培訓機構也會將這類的教育承接過去?!?/p>
(羊城晚報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