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某緋聞真假大致有兩條標準:一是若某緋聞(多數相關相戀)對事主恰時推出的作品宣傳有利的話,它有可能為假,如阿嬌和K先生的分手(原來她發了新專輯啊);暮光情侶在《暮光4》宣傳期間的唐突復合(隨著宣傳結束兩人的唐突復分,在加深了人們對其前段復合真實性的懷疑之外,無論此事真偽,也順帶地說明了現在的年輕明星們多么不把感情當回事兒啊);再是如果某緋聞對事主多數層面來說帶來負面影響,且該明星對此保持沉默或拿不出有說服力的反證,那它就很可能是真的(如近來郭富城與熊黛林)。
將制造偶像作為產業的近百年娛樂史中,緋聞在什么層面,以如何程度,甚至能不能對作品宣傳有利,及對明星本人造成影響,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簡單說就是,緋聞日益成為作品炒作的常規手段,而對明星本人的影響則日益微弱。這種變化當然基于時代的變遷,與大眾主流價值,特別是婚戀觀的逐日開放緊緊相隨。從“人言可畏”的阮玲玉到經濟公司禁止旗下藝人戀愛,再到微博告白乃至自曝床照,時代的進步就這樣躍然眼前。
寫到這里,不禁聯想起近來瘋傳的一條令不少網友“第一次對人生真正感到了絕望”的消息:隨著四川土豬成華豬和浙江土豬兩頭烏等中華土豬因被高產速成的國外雜交豬替代而跡近滅絕,我們也就再也吃不到正宗的回鍋肉和東坡肉了。嗚呼哀哉。將心比心,萬淵歸宗,在一家起鍋燉肉萬家聞香流涎的時代已難望其項背的此刻,那些曾直搗人心、繞梁三日的緋聞也已蹤跡難尋。
相應于對祖先花幾千年培育出來的優秀豬種的不珍惜,人們對祖先用幾千年來恪守的婚戀觀的核心之物——貞操觀和忠誠也同樣越來越漠然。后者格外地反映于緋聞在娛樂體系中發揮的作用及方式之上。
貞操觀指婚前守貞,這是經濟公司禁止旗下年輕藝人公開戀愛的首要原因,以令那些多數從婚戀對象的角度來追崇偶像的粉絲們妄以為,偶像為了他(或她)一直守身如玉。偶像婚訊造成粉絲自殺的例子不勝枚舉,此類事就算在今天亦不會是正面的。更有趣的例子是布蘭妮在發布處女宣言后三年,仍未婚的她在參觀一所巧克力工廠時對記者說:“巧克力就像性高潮的味道。”然后呢?然后處女就露出了真面目。若將此滄海桑田視為布蘭妮的宣傳戰略的話,其成功說明公眾道德及其關注熱點的變化之快著實令人猝不及防。
從前明星們熱愛隱瞞婚訊的關鍵原因,是害怕會失去用緋聞來炒作自己或作品的資格,——婚姻是法律及大眾道德底線上對忠誠的保證(對理性的粉絲來說,明星就此將完成由婚前的婚戀對象到婚后的婚戀榜樣的自然過渡),因此,婚后再傳出的緋聞,哪怕愛得天崩地裂、尋死覓活,依舊因不道德而只能是負面的。不管怎么說,時代的變幻盡管令我們越來越看不懂,但終歸尚未變幻到連已婚明星都不惜用緋聞來炒作的地步,這令人多少獲得些安慰。
不講這些大道理,狼來了的故事大家總聽過吧——像最近這幾天,借日子各種表白的,姚笛和任重、王櫟鑫和劉忻微、黃齡和李泉這些不是不入流的,就是過了氣的明星們都毫不掩飾地親自制造緋聞,來炒作各自的作品或節目,其急赤白臉的勁頭令人不由得認為就算他們彼此果真談戀愛,首要原因也不是愛情或激情,而是赤裸裸的功利。放牛娃既然不將狼來了當回事,大人們也就只好不將之當回事;明星們既然不將婚戀當回事,哪怕哪天他們真的婚戀了,人們也只好視為玩笑。
在豬肉噴香的歲月里,那些老派明星傳出的老派緋聞里有真性情、真愛情,也有真薄情,瓜田李下、街頭巷尾,人們同喜同悲。從前的周星馳和朱茵、林青霞秦漢戀、成龍和鄧麗君、齊秦與王祖賢,梅艷芳戀著劉德華,每一對情緣糾葛都曾以緋聞的形式蔓延,我們觀賞人間煙火,攜之慨嘆人生——而現在這些虛情假意、旨在勢利,跟豬肉一樣味同嚼蠟的緋聞再也譜繪不出感人肺腑的人間美景了。(楊波 04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