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規定,中央巡視組組長大多在已離開一線崗位、但尚未年滿70歲的省部級(正職)官員中選任。
今年5月17日,2013年中央巡視工作動員暨培訓會議上提出巡視工作4個重點領域,即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是否存在違反黨的政治紀律問題及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中央巡視組要明確自身定位,履行監督責任,當好黨中央的‘千里眼’,找出‘老虎’和‘蒼蠅’,對違紀違法問題早發現、早報告?!睍h同時指出。
除了這些,今年中央巡視組的一大關鍵詞是組長人選的“一次一授權”。
這項改變得到了多位學者認可?!耙郧敖M長都是一人任職,任期內基本不會改變,更像是一種人事或官職安排。一次一授權,工作更具有針對性了,也能提高巡視人員本身的責任感?!北本┐髮W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說。
“任務型的委派把職務變成了臨時性的,巡視組的獨立性得到了保護?!敝醒朦h校政法教研部教授林喆這樣評價。
汪玉凱則覺得“一次一授權”將使“機構和人員的動態性很強,一些被巡視單位,很難找到應對措施提前做準備,人情牌將無法生效”。
還有一些改進細節也被敏感的學者捕捉到。
“過去大部分是常規性巡視,比如在巡視期內,某個巡視組主要在某地不時地常規性巡視。如果在掌握一定信息后有針對性地巡視,效果必然更好。”汪玉凱認為,“我個人認為,這次巡視地區和單位的選擇是有針對性的?!?/p>
5月17日的會議上還提出:中央巡視工作要關口前移,“下沉一級”了解干部情況。
“這意味著,巡視內容也擴展了。原來巡視組通常到省一級,現在可能會下到地市一級,向基層延伸。下沉一級可以了解更多地方的真實問題和整體趨勢?!蓖粲駝P認為。
也有學者與他的判斷不同。
“就目前會議內容來看,巡視組重點針對違法違紀的線索,定位更精準了。我認為巡視的口徑在縮小。”這是莊德水的觀點。
按照《工作條例》中作出的描述,“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委員會成立巡視工作領導小組,分別向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委員會負責并報告工作。”這意味著,在中央巡視組之下,還存在各級巡視組。于是,有人將巡視組與各級紀委暗訪組對應比較。
莊德水認為,二者性質“截然不同”。
按照他的解釋,巡視組是正式任命的組織機構,暗訪組則更偏向于由臨時性更強的人員組成。并且,巡視制度在黨內監督條例里有明文確定,還有相應的巡視工作條例,是一種“高級別的正式監督手段”。
“巡視制度具有很高的權威性?!蓖粲駝P描述。
對于中央巡視組的出巡,公眾普遍認為“是上級監督的延伸,是中央的千里眼和順風耳”。
“相較于其他監督方式,上級對下級的監督一定更為有效、威懾力更大,因為上級掌握了下級干部的組織任命權,也就掌握了其升遷權和政治生命。巡視是上級監督下級的重要形式。有的干部害怕巡視組,這恰恰體現了巡視組的權威性?!蓖粲駝P說。
“上級監督太遠,同級監督太弱,下級監督太難。”這曾是不少學者談到的反腐困境?!把惨暯M分赴各地,解決了上級監督中‘太遠’的難題?!绷謫凑J為。
近期,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證明:此次,中央巡視組的每個動作,都受到空前的高度關注。
“從巡視組260元一天的住宿條件到前往巡視的單位、人員構成等,公眾看到的細節更多了。就連通訊方式也比以前更詳細了,有座機、手機、郵寄地址好幾類。”和很多人一樣,林喆也看到了這些變化,“巡視組的形象由抽象變得具體了。”
(中國青年報 美編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