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隨著社會的發展,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結婚聘禮也隨之“水漲船高”,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結婚聘禮,不禁讓眾多青年男子“聞聘色變”,甚至為此被擋在了婚姻的門外。
一張客觀的“聘禮地圖”讓眾多網友,直呼“娶不起”就足以說明了這一點。
造成聘禮較高的原因有多種,有人是為了攀比愛面子,認為別人家收了多少聘禮,我家也絕不能比別人少,否則出門就抬不起頭來;也有人是為了生活,認為自己辛苦養育半生的女兒嫁到別人家后,擔心自己的晚年生活就沒有了保障,在金錢上尋求一絲滿足和安慰,此點在農村特別是獨生子女家庭顯得尤為明顯;還有人想借此來看看對方家庭的勢力,以此為孩子謀得一個“好人家”。
婚姻是有情人終成眷屬的一種表現,是男女雙方對愛情忠貞的一種表達。女子愿意將終身幸福托付于男子,男子愿意呵護她一生,相愛相守是婚姻最純潔的本質。聘禮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延續,是男方為感謝女方父母培養妻子多年的一種表達,禮金無關多少,意思到了即可。兩者之間雖有聯系,但卻無相互制約對方,可是近些年還是有不少青年男女為聘禮所糾結和苦惱,不惜放棄愛情而含淚分手,將愛情擋在了婚姻的門外,這是當今社會發展過于物化造成的。
聘禮對于當下適婚年齡的青年男女來說,多是出自父母之手。對于家庭條件好的,為了孩子父母多出些聘禮錢本無可厚非,但是對于家庭條件不好的你切莫過于強求,畢竟為了孩子“誰有胭脂粉不想往臉上擦”。孩子們在一起能夠平安快樂,幸福相守,這才是做父母的做大的心愿,你又何苦為了一時的攀比和利益而苦苦相逼,一家人在一起雖沒有大富大貴,但卻可以相愛相守,為了這個家而共同努力奮斗,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新京報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