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北部一個名叫奎北克的小鎮(zhèn),住著一對夫妻,兩人因造鐘表而聞名于世。據(jù)說,他們造出的鐘表不僅外形精巧奇特,而且質(zhì)量經(jīng)久耐用,經(jīng)得起歲月齒輪的碾壓與敲打。奇怪的是,男子天生眼盲,14歲那年才被叔叔帶進他的鐘表店。
一開始,他只是坐在叔叔的店鋪門前,戴著一副墨鏡,對著臨街的人流。每當(dāng)有熟人走近,他便憑借敏銳的聽覺,轉(zhuǎn)臉向店里的叔叔及工匠們準(zhǔn)確地報告。熟人進店之前,都會為他的判斷贊嘆不已,都會在他身邊伸出溫暖的手撫摸一下他的頭發(fā)或臉蛋,表示感謝。
閑著無聊,他便把一個裝著廢舊零件的盆子放到腳下,一邊“注視”著街面,一邊把玩著一個個零件。大約在16歲那年,他能憑借自己敏銳的觸覺,準(zhǔn)確地叫出每個零件的名字,以及零件適合的鐘表類型。
叔叔決定用他所長,把他的工作轉(zhuǎn)移到店內(nèi),專門負(fù)責(zé)向別人傳遞急需的零件。因為工作中,工匠們很多時候會為尋找一個小零件而浪費太多的時間,而他卻能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用自己的雙手在一大堆零件里找出他們急需的那一個。
又過了一年,叔叔教他組裝鐘表。因為專注,以及對每一個零件的造型及功能了如指掌,他與叔叔的工匠們相比,裝一臺相同的鐘表卻只要別人一半的時間。為了檢驗鐘表的質(zhì)量,叔叔把他的鐘表與別人的鐘表放在一起,讓時間來驗證。當(dāng)工匠散去,暮色四起,他就一個人靜靜地坐在那幾臺被檢測的鐘表前,試圖通過鐘表的“腳步”來判斷哪一臺性子急一些,哪一臺性子慢一些。幾天后,他把自己的判斷告訴叔叔,果然,只有他安裝的那塊表走得最精確,其他的也如他所言,不是快幾秒就是慢幾秒。
在他的幫助下,叔叔的鐘表店聲名遠(yuǎn)播。28歲那年,一個漂亮的女學(xué)徒驚嘆于他的技藝,傾心嫁給他。30歲那年,叔叔離世前,決定把鐘表店留給醉心于鐘表的侄兒。從此以后,小店在小夫妻倆的打理下,生意越來越好,人們愿意為每一臺鐘表付出大價錢,只因為它是出自他那雙似乎長了眼睛的巧手。他成了地方名人,也帶動了小鎮(zhèn)的鐘表產(chǎn)業(yè)。他“看見”街道上,成天都是來來往往的客商,不是忙著運進零件,就是忙著運出鐘表。
婚后第二年,他們生了一個兒子,一家人生活其樂融融。日子像他安裝的鐘表一樣,平平穩(wěn)穩(wěn)又過了18個年頭。那一年爆發(fā)一場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兒子作為成年人應(yīng)征入伍。也就是在那一年,貫通南北的一條鐵路從小鎮(zhèn)邊上穿過,并且要在小鎮(zhèn)建造一座火車站,車站需要一座為人們報時的大鐘。毫無疑問,這項工作必須由他來完成。
鐘造到一半的時候,有一天,他接到一封特殊的信件,他唯一的兒子犧牲在戰(zhàn)場上,再也無法回到他的身邊。帶著巨大的悲痛,他依然按時完成了任務(wù)。大鐘揭幕那天,車站被擠得水泄不通,人山人海,人們?yōu)榱吮磉_(dá)對他的敬意,紛紛前來參加這個隆重的儀式。一陣音樂之后,他和鎮(zhèn)長在人們的驚嘆聲中緩緩拉下紅色的幕布,人們?yōu)榇箸娋赖脑煨鸵约按┩溉诵牡溺婙Q聲歡呼不已。但短暫的幾秒之后,所有聲音又歸為沉寂,除了時間的腳步在大鐘的指針上發(fā)出鏗鏘的節(jié)奏。這時,人們驚詫地發(fā)現(xiàn),那大鐘的指針正走著相反的方向。
他手扶橫欄,平靜地說:“這是我的最后一件作品。兒子離世,讓我悲痛萬分,我多么希望時光能夠倒流。今天,我建造這樣一座大鐘,雖然指針倒走,但報時卻不受影響。我這樣做,只是為了請大家記住,一個老瞎子,一個靠雙手吃飯的老瞎子的兒子,犧牲在戰(zhàn)場上,再也回不來了,但我們大家還要堅強地活下去。我們無法阻止時間的腳步,但我們卻可以把握有限的人生,就像我,能成為一名鐘表匠一樣。”
幾秒鐘之后,在人們的掌聲中,他走下火車站的原木旋梯,妻子扶著他,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從那天開始,小鎮(zhèn)上的人們再也沒人看到這個名叫杰克的鐘表匠一家,但人們卻能時時感受到他的存在——遠(yuǎn)處車站的鐘聲,總是在向人們訴說著他人生的傳奇。
仲達(dá)明《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