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一生中,經常會受到動物的傷害,因為所有動物都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植物因此采取各種辦法來進行自我保護。很多植物并不是干等著食草動物來吃它們的葉子,它們會反擊,而且用的往往是致命武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些素食動物又“發明”出與之對抗的武器,而那些植物又會進一步采取防御措施……于是,人們在動物和植物之間看到了極富戲劇性的一幕幕。
1981年,一種叫舞毒蛾的森林害蟲在美國東北部的橡樹林大肆蔓延,把4平方千米的橡樹葉子啃食精光,橡樹林受到了嚴重危害。可是到了1982年,當地的舞毒蛾突然銷聲匿跡,而橡樹林則郁郁蔥蔥,生機盎然。這使森林學家們感到非常奇怪,因為舞毒蛾是一種極難撲滅的森林害蟲,大面積的蟲害更難防治,舞毒蛾怎么會自行消失呢?通過分析橡樹葉子的化學成分,科學家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秘密:在遭到舞毒蛾咬食之前,橡樹葉子中的單寧酸并不多;但在咬食之后,葉子中的單寧酸大量增加。單寧酸跟舞毒蛾體內的蛋白質結合后,使得葉子難以消化。而吃了含有大量單寧酸的橡樹葉子,舞毒蛾自然變得食欲不振,行動呆滯,結果不是病死就是被鳥類吃掉。正是依靠單寧酸這種奇妙的武器,橡樹林才戰勝了舞毒蛾!
無獨有偶,在阿拉斯加也曾發生過類似的趣事。1970年,阿拉斯加原始森林中的野兔繁殖非常迅速,它們啃食植物嫩芽,破壞樹木根系,嚴重威脅了森林的生存。為了保護森林,人們想方設法圍捕野兔,可是收效甚微。就在大片森林即將遭到毀滅之際,野兔突然集體生起病來,猛拉肚子,大量病死,幾個月之內,野兔的數量急劇減少,最后竟在森林中消失了。野兔怎么會突然消失呢?科學家發現,森林中所有被野兔咬過的樹木,在其新長出的芽葉中都會產生一種有毒萜烯。正是這種化學物質使野兔生病,直至死亡,最終離開森林。
南美洲的一種野生馬鈴薯對付昆蟲更有絕招。它的葉子上長著兩種纖毛,如果蚜蟲碰彎了其中一種,它就會分泌出一種膠來把蚜蟲粘住;如果另外一種纖毛折了,則會有一種氣體散發出來。奇妙的是,這種氣體竟和蚜蟲在遭到瓢蟲、草蛉幼蟲進攻時發出的警告氣味一樣,蚜蟲就會以為是別的同類在發警報,于是,其他的蚜蟲會趕緊逃跑,葉子便得救了。在美國,如果玉米地遭到螟蛾的侵害,玉米也會發出求救信號,這是一種氣味,它會引來姬蜂,而姬蜂則會殺死螟蛾。螟蛾儼然成了姬蜂的“貼身侍衛”,召之即來。
實際上,無論是植物還是動物都不可能永遠占上風,大多數時候,它們都是此消彼長,互有輸贏,這樣才能達到自然萬物的和諧共生。
數百萬年前,由于大群的羚羊、角馬、斑馬吃光了南非草原上的草,忍讓的長頸鹿只好向“高層次”發展,它們長出長長的脖子,身高達到5.8米,可以吃到駝刺合歡樹冠上的葉子。駝刺合歡最初的防御措施是,在葉子間長出5厘米長像鋼針一般堅硬的刺,這些刺實際上是變態葉。長頸鹿采取了兩種措施來對付那種刺。首先,長頸鹿的舌頭、喉嚨、食道和胃壁都長出了厚厚的皮制“鎧甲”,就算吃下去幾千克圖釘,它們也不會受重傷。其次,長頸鹿吃葉子的時候,從不會垂直對著樹枝下嘴,而是活動下頜從側面捋著吃。這樣它們只接觸刺的側面,而不會碰到刺的尖。此外,長頸鹿的舌頭長而且窄,舌尖可以靈巧地卷住薄薄的葉子,并把刺從葉子之間挑出來。
可是駝刺合歡還有應付的辦法:一旦一只長頸鹿開始在一棵樹上吃葉子,10分鐘之內這棵樹就開始在葉子里生產一種毒素,量大時可以置動物于死地。動物學家發現,這種毒素就是被化學家稱為單寧酸的鞣酸,如果動物將其隨著葉子一道吃下去,就會有越來越強烈的惡心感覺,于是就停下不吃了。只要停得及時,毒素便不會導致太糟的后果。
當旱季到來,大群饑餓的羚羊爭先恐后地啃吃駝刺合歡的葉子,然后痛苦萬狀地死去時,在草原上自由行動的長頸鹿卻早已想出了對策。它們在一棵駝刺合歡上啃葉子的時間從來不會超過10分鐘,一旦品嘗出毒素的苦味,它們就會踱向下一棵樹。然而,駝刺合歡卻采用了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方法,決心毀了長頸鹿的美餐。原來,正在被長頸鹿啃吃的樹不僅放出毒素保護自己,同時還釋放出一種警告氣味,向附近的駝刺合歡發出信號:“注意!敵人來了!快救你們自己吧,現在就開始放毒!”借著風的力量,50米內的其他樹都能收到警報,便立即開始行動——在5~10分鐘內釋放毒素。當長頸鹿去吃它們的時候,甚至1分鐘不到就得草草收場。沒吃飽的長頸鹿只好再往前走,樹則保住了它們的外衣。
盡管駝刺合歡似有“心靈感應”的本事,可是長頸鹿也很狡猾,它一發覺嘴里的葉子開始變苦了,就不會隨意去找另一棵樹了,而是躲過風去找一棵還沒有收到警報的樹,有時它就會跑上至少50米,直到跑出氣味警報的范圍才又開始啃葉子。
另一種合歡對付長頸鹿則有一個絕招:它的每一根刺都從一個小紅蘿卜那么大的球體里伸出來,假花散發出的濃郁蜜香招引了螞蟻。螞蟻發現那個空球體很適合居住,于是就筑巢留下來。這樣它們就成了樹的“貼身保鏢”,能阻止各種吃葉子的動物。而長頸鹿對螞蟻的懼怕遠遠超過對刺的懼怕,避之唯恐不及。現在,這種奇特的“螞蟻合歡”在塞倫蓋蒂草原上的數量大大增加,它們就這樣巧妙地保護著自己不被啃得光禿禿。
現在看來,大自然預先采取了措施,既不讓合歡被長頸鹿吃禿了,也不讓長頸鹿餓死,沒有一種樹木和草會被消滅光,也沒有一種動物會被剝奪生存的權利。動物和植物之間就像是訂立了“和平協議”一樣。
編輯/申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