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梅州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前赴后繼,不怕犧牲,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建立了共產黨組織和蘇維埃政權,組建了革命武裝,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運動,創建了五(華)興(寧)龍(川)、梅(縣)(大)埔豐(順)、饒(平)(平)和(大)埔詔(安)和蕉(嶺)平(遠)尋(鄔)革命根據地。這些革命根據地都曾分別屬于中央蘇區粵贛省、贛南省、福建省、江西省管轄區域,為中央蘇區核心區域輸送了大批食鹽、藥品等緊缺物資和大批革命骨干,為中央蘇區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據不完全統計,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梅州人民為革命犧牲了4500多名英雄兒女,其中有名姓的3492多名,無法查考名姓的1000多名。
2009年1月,大埔縣被確認為“原中央蘇區縣”,在梅州全市上下引起了強烈反響。2009年底,梅州正式全面啟動“申蘇”工作,市委先后三任主要領導劉日知書記、李嘉書記、朱澤君書記都親自擔任市“申蘇”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市申蘇辦、市委黨史研究室聯合市老促會深入各縣(市、區)開展調研,奔赴全國各地檔案館、博物館,查找有關文獻史料,編寫了5000多頁、300多萬字、近半米厚的史料依據,取得了梅州黨史工作新突破。
目下,梅州全市8個縣(市、區)均被確為屬于中央蘇區范圍,不僅恢復了梅州市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重要歷史地位,而且充分肯定了當地人民為中國革命作出的巨大犧牲和重大貢獻,告慰了長眠在這片紅土地下的無數先烈,為梅州市人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歷史遺產和精神財富,同時,也為梅州各中央蘇區縣的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如今,蕉嶺、豐順正在努力擦亮“原中央蘇區縣”這塊招牌,動員干部群眾,投入建設紅色的土地,綠色的家園的戰斗,并取得豐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