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貸”已成為目前最熱的金融詞匯,前有廣州試水小額再貸款公司,后有阿里小貸在不到兩周的時間內連續發行了三款資產證券化產品,緊接著溫州首批小額貸款公司的定向債正式面世。
在P2P網絡借貸紅遍大江南北的今天,投資和貸款瞬間變得異常簡單。在小額借貸平臺上,出借方可以投資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最高可以獲得20%的收益。借助著民間資金供給和借貸雙方供應量的“井噴”,民間借貸市場一躍而起,儼然成為“第二銀行”。不過,從“淘金貸”卷走投資者100多萬資金,到安泰卓越、優易貸爆發卷款跑路事件,再到網贏天下破產,P2P借貸平臺的惡性事件接連發生,讓小貸參與者“步步驚心”。
小貸兇猛
用一句老話來說:上帝關上了一扇門,卻打開了一扇窗。就在原有投資理財渠道由于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而無法成為上至億萬富翁,下至工薪一族的投資最愛時,原先一直波瀾不驚的民間借貸市場卻是“日出江花紅勝火”。
小額信貸行業人氣爆棚很容易理解:一邊是無數想生“金蛋”的閑散資金,另一邊則是求錢若渴的大量中小微企業。自2008年銀監會正式出臺《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后,小額貸款公司在全國獲得合法身份。在這股掘金潮中,小貸公司的數量和業務在蒸蒸日上,從2008年的500家到2013年上半年的逾7000家,創業者也是形形色色。
央行今年7月29日發布的《2013年上半年小額貸款公司數據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6月末,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7086家,貸款余額達到7043億元,分別比5年前增長了4.3倍和8.2倍。每家小額貸款公司的貸款余額平均9940萬元。此前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末,全國小額貸款公司數量已經達到6080個,貸款余額達到5921億元人民幣。換句話說,今年上半年小額貸款公司數量增加了1006家,貸款余額則增加了約1122億元。上千家機構已實現對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全覆蓋。
對于小貸公司規??焖贁U張的原因,一是,信貸規模緊張導致企業資金饑渴,這給小貸公司們提供了廣闊的客戶基礎。小貸公司主要滿足的是貸款資金在幾十萬到幾百萬之間的中小企業的需求,中小企業很難在銀行貸到款,且不論漫長的調查、審查、審批流程,光是固定抵押物一條,就足以讓他們望而卻步。而“短頻快靈”的小貸公司恰恰解決了他們“小額、分散、短期”的資金需求。
另一方面,可貸資金的緊張致使貸款利率上揚,借貸業務豐厚的利潤,也使得民間資本對小貸公司的興趣升溫。按照規定,小額貸款公司的貸款利率不能超過銀行的基準利率4倍,但實際上,在執行中,幾乎各家小貸公司都選擇執行上限的4倍利率。據了解到,小貸公司放貸平均年利率在20%左右,除去運營成本,資本回報率一般在10%以上,對于缺少投資渠道的民間資本來說,小貸公司著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P2P中國式生存
伴隨民間借貸的興起和資金需求的日益旺盛,P2P小額信貸平臺發展成為一種新型的金融模式風靡全國,相關企業蜂擁而至進行跑馬圈地。繼阿里巴巴之后,國內的電商巨頭們,如京東、蘇寧等,也強勢介入互聯網小貸業務。接著,券商、保險等紛紛踏足,爭先恐后。有人形容,網貸平臺猶如過江之鯽,浩浩蕩蕩,不下千家,跟團購一樣,號稱千團大戰,也不為過。
所謂的P2P小額信貸平臺,是peer to peer lending的縮寫,即個人對個人借貸之意。在借貸過程中,借貸雙方的資料與資金流轉、完成簽訂合同等手續全部通過小額信貸平臺來實現。這種通過信用實現金融對接服務目標的工具起源于英國 ,核心是利用互聯網的技術,使具有閑散資金出借的個人與有貸款需求的個人或企業,能在線上通過平臺自行配對。
在此類借貸平臺上,出借方大有大做、小有小做,可以投資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最高可以獲得20%的收益。因涉及的客戶數量較廣,任何有閑置資金的個人或者企業都可以是平臺的投資者,而任何有借款需求的個人或者企業都可能成為客戶。有人盛贊P2P是既劃算又便捷的理財渠道;也有人認為,P2P網絡平臺就是把民間借貸搬到了網絡上。不僅幫助了數以萬計的小微企業獲得資金,也為眾多的個人和家庭開辟了一條可以獲得持續穩定較高回報的投資途徑。從這個角度講,P2P無疑沖破了“金融囚籠”,開創了“平民金融”時代。
時下,P2P貸款理財產品標榜年化收益率12%以上的產品比比皆是。一些網貸平臺的P2P理財產品甚至號稱年化收益率24%以上,投資起點也不高,部分產品投資起點低至50元。參與者眾。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全國規模以上P2P貸款服務平臺超過200家,估計2012年全年P2P行業貸款規模在500億-600億元,比上年增長300%以上,可統計P2P線上業務借款余額將近100億元,投資人超過5萬人。
海通證券發布報告指出,2012年P2P行業交易額600億元左右;統計的21家P2P交易規模3年內增長81倍,借款人增加8倍;P2P機構數增長8倍。投資10萬元以上占資金來源60%以上,目前以中端投資者為主。
蓬勃興起的另一面,是“岔子”頻出。2013年8月初,成立僅4個月的網贏天下發表公開信稱“已全面停止所有網貸業務,僅負責對之前欠款的還款安排”。而在這短短4個月內網贏天下平臺累計成交金額已經超過7.5億元,待回收款項2億余元,涉及1372名投資人。從“淘金貸”卷走投資者100多萬資金,到安泰卓越、優易貸爆發卷款跑路事件,再到網贏天下破產,P2P借貸平臺的惡性事件接連發生,令人咋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