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緊”可以說是蛇年以來一個揮之不去的話題。
但市場總歸有自己的解決之道,不知道您有沒有注意到,除了小貸、融資租賃、民間借貸等常規的融資渠道外,還有一種融資手法也在大行其道——保單貸款眼下正成為很多中小企業與個人彌補資金缺口的救命稻草。
“為了解除后顧之憂增加家庭保障,抑或是為了避稅,不少中小企業主在投保這一問題上可謂是不惜血本,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到如今還真派上了大用場。”工行總行個金部一位負責人告訴《金融理財》記者,盡管保單貸款只可以貸到保費現金價值80%-90%的金額,但手續簡便、成本也不高,其對中小企業主的確起到了急時雨的作用。
難以抵擋的誘惑力
年中“錢荒”讓眾多商業銀行都出現了限貸、惜貸,這令小貸、融資租賃、民間借貸等融資渠道倍受關注,有保險營銷員就將保單貸款功能作為賣點來吸引客戶。
“如果您投保我們這款產品,急需用錢時還可以用保單貸款,最高可以貸到九成,手續十分方便。”近日,陳兵(化名)在北京某商業銀行辦理轉賬業務時,其客戶經理耐心而又細心地向他推薦一款銀保產品,盡管他數年前就已給自己與家庭其他成員購買了充足的商業保險,但還是難以抵擋這樣的誘惑力。
來自中國保監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保單質押貸款余額達1001億元,主要用于小微企業資金周轉。
而從上市保險公司最新披露的半年報數據來看,其客戶保單貸款的余額都有大幅增加:截至今年6月底,中國人壽的保戶質押貸款金額為491.09億元,比年初增長了逾92億元。中國太保的保戶質押貸款金額為68.73億元,去年底的金額為57億元,增長了近12億元,增幅超兩成。新華保險今年6月末的保戶質押貸款金額達到53.6億元,比去年末的38.66億元,增長了近15個億,增幅高達38.6%。
據工行上述負責人介紹,今年該行與太平人壽攜手推出了國內首張集銀行和保險功能于一體的“工行·太平”聯名卡,該卡的“保貸通”功能將保單貸款、還款和查詢渠道拓展至工行自助終端,以滿足客戶自助申請和快速到賬的需求。通過“保貸通”功能,客戶在簽訂一次協議后,可實現額度內循環貸、還款,貸款款項最遲在辦理的次工作日到賬。
至今“保貸通”實現的可貸額度是保單現金價值的90%。據統計,“保貸通”功能開通以來,已完成貸款業務1121筆,金額總計為1366萬元;還款業務251筆,金額總計為171萬元。
《金融理財》從各方了解到,從申請手續上來看,辦理保單貸款相對比較簡單,一般是在3-6個工作日內就可以放款。“客戶只需要帶上證件,到我們的營業網點來填表申請辦理就可以了。當然必須是投保人本人來辦理,不能委托,同時還需要給我們提供本人的銀行賬戶用于放款。”多家保險公司的客服這樣回復。
而且成本也比較劃算,其利率與同期銀行貸款利率持平或略高,以目前銀行6個月(含)貸款利率為5.6%來看,大部分保險公司執行的標準在5.6%-6.5%之間。其期限一般不超過6個月,如果6個月期限滿無法償還的話,可以申請延期,按照半年期續貸。
但如果貸款的本息金額已經達到了保單的現金價值,就無法辦理了,這個時候就相當于退保處理了;保單正在自動墊付中,或已作擔保、掛失、失效、凍結處理,以及已申請理賠或正在理賠,保險公司均不受理保單貸款申請。
值得提醒的是,對于已經貸款的保單,其保障依然有效,但如果出險,其最終的賠償金額要扣除已經發放的貸款本息。
如此大的額度差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所謂保單貸款,其實就是一種融資方式,指投保人與保險公司約定一項保險條款,在投保人有急需資金時,可以將保單作為質押物,向保險公司申請貸款。保險公司在保單已經具有的現金價值范圍內,向投保人提供貸款。在不影響保費賠償的情況下可以貸到保費現金價值80%的金額。
盡管保單貸款以其靈活、快捷的特性,在支持小微企業主客戶上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并非所有的保險產品都具有這一功能。
“能不能貸款最簡單的標準是看這款保險有沒有現金價值。”中國人壽北京分公司一位經理表示,常見的意外險、醫療保險及定期壽險等都不具備貸款功能。另外有些保險產品條款中還規定,如果出現保費豁免、墊繳保費或正在申請理賠的保險,也不能辦理貸款。
而且,較之于其他貸款,保單貸款的額度是變化的,所謂的可以貸到80%,并不是按照繳納的保費來計算,而是根據保單的現金價值。以一款繳費期為3年,每年2萬元,保險期是6年的分紅型保險為例,第一年繳納2萬元保費,當年的保險的現金價值為16390元;第二年的現金價值為35916元(投保費用4萬元)。如果按照80%計算,第一年貸款額為13112元;第二年的貸款額則為28732元。
“為何會出現如此大的額度差,主要是緣于保費要扣除各種費用后才會累積為現金價值,而長期壽險產品前幾年的投保費用是比較高的。一旦消費者誤解了,或者保險營銷員誤導消費者就會產生糾紛。”上述經理解釋說,畢竟保費與保費的現金價值計算的基數在投保最初幾年是相差很大的。
他提醒投保人千萬不要被誤導,今年8月,福建保監局因某壽險公司存在誤導投保人的行為,對其作出處罰,緣由在于該公司將保單貸款描述為按照所交保費的80%貸款,與條款中約定的“貸款金額不得超過保險單的現金價值扣除各項欠款后余額的80%”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