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類型并購浪潮來襲。23家上市公司齊發重組公告,這是9月16日發生在A股市場中的一幕。
2013年9月13日,證監會明確表示,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分道制審核將于今年10月8日起實施。業內普遍預期,A股市場上一場重組大幕又將開啟。
并購重組正由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到資本市場的延伸,常態化和普遍性使得普通投資者也能參與分羹。
并購重組分道審核
統計顯示,截止9月16日,進入9月份以來,兩市共發布229份與重大資產重組相關的公告,平均每天約13份。而在此前的8月份,兩市發布的重組相關公告共有542份,平均每天17份。
9月13日證監會宣布,“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分道制審核方案已經成熟,啟動工作已經具備,將于10月8日開始正式實施。”
所謂“分道制”,是指對上市公司的并購重組申請,按設定的公開標準自動分類、區別對待,有條件地簡化審核程序,減少審批事項。
證監會表示,分道制實施辦法采取“快速、正常、審慎”三類審核辦法:快速是對“好公司、好項目、好中介”的三好類公司實施的原則;對一般的公司、問題較少的公司采取正常原則;對問題較多的公司實施審慎原則。不過,證監會同時表示,自10月8日起申報的企業才可適用分道制審核,已申報的存量企業不適用。
根據深交所發布的通知顯示,針對上市公司披露重大資產重組報告后,地方證監局、交易所、中國證券業協會、財務顧問將按照各自的職責進行職責分工,啟動重組的分項評價。比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規范運作狀況”評價將由地方證監局和深交所負責,評價結果分為A、B、C、D四類,結果為A的列入豁免/快速審核類,結果為B、C的列入正常審核類,結果為D的列入審慎審核類。而“財務顧問執業能力”評價則由中國證券業協會負責,評價結果分為A、B、C三類,結果為A的列入豁免/快速審核類,結果為B的列入正常審核類,結果為C的列入審慎審核類。此外,深交所還負責查詢中介機構及經辦人員的誠信記錄,并復核來自財務顧問提供的有關上市公司并購重組項目涉及的產業政策和交易類型的相關資料。
業內分析,這一新政意義重大,將大大縮短并購重組的審批時間,有力促進部分上市公司產業轉型,也必將催生二級市場并購重組板塊進一步繁榮。目前,正常審核通常是20個工作日左右完成。業內預測,未來進入豁免/快速通道的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申請將取消預審環節,審核效率將明顯提高。
促產能過剩行業并購提速
按照證監會規定,來自九大行業、符合三標準的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將可以進入豁免、快速審核通道。這和去年年底國務院《關于促進企業兼并重組的意見》基本一致。當時,確立了“汽車、鋼鐵、水泥、船舶、電解鋁、稀土、電子信息、醫藥、農業”等九個推進兼并重組重點行業。
這些行業中目前大多數屬于產能嚴重過剩。分析人士表示,新政策的實施將使并購重組提速,對于產能過剩行業的意義則更重大,這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產能過剩現狀。
數據顯示,今年證監會受理的并購重組企業申請行業分類中,化工行業占12.24%;信息服務類占比11.22%;機械設備占比9.18%;生物醫藥占比為7.14%;汽車占比6.12%;農林牧漁行業占4.08%;有色金屬僅占4.08%;鋼鐵占1.02%。
另據WIND數據顯示,截止到9月17日,已公布的上市公司參與的并購交易數目和交易金額分別達到1500起和13381.6億元,其中已經完成的并購交易有422宗,交易金額達4455.85億元。從交易數目來看,并購活躍的行業主要是醫藥、電子元器件、計算機、有色金屬、房地產、基礎化工等。從交易金額來看,并購規模較大的行業主要是有色金屬、鋼鐵、煤炭、基礎化工、電子元器件、非銀金融、醫藥等。
重組概念股或成炒作熱點
分道制的提出,無疑是將上市公司規范運作水平與并購重組審核的進程相掛鉤,分類監管、扶優限劣。不同資質公司有不同的審核條件,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公司形成激勵作用。伴隨分道制審核制度的落地,并購重組的效率將大大提高,這將有望掀起資本市場新一輪并購重組高潮。
事實上,并購重組一直是A股市場中不滅的神話。對于上市公司而言,重組可以給他們帶來新的發展機遇;而投資者們也樂此不疲,喜歡追逐那些因重組而“烏雞變鳳凰”的企業。
業內人士稱,之所以出現重組“扎堆”的現象,與監管機構支持上市公司重組有很大的關系。各大產業均面臨著淘汰落后產能、過剩產能的艱巨任務,國家層面出臺多項舉措加強兼并重組工作,上市公司也積極參與其中。此外,A股市場IPO開閘時間表尚未確定,部分需要融資企業四處尋找“殼資源”,借殼上市便成了企業融資的重要手段,重組并購案件隨之增多。
隨著重組審核制度新規的即將實施,未來不排除有更多的公司加入到重組的大軍中。而隨著上市公司兼并重組的案例越來越多,資本市場上相關概念股必將成為投資者熱衷炒作的熱點。
重組是市場題材炒作永恒的旋律。盤點A股近來的重組事件:一旦重組成功,股價便遭游資暴炒,前期的江蘇宏寶、近期的天舟文化即是最好的案例;不過,也有一些上市公司重組失敗,股價隨之大幅暴跌。市場人士指出,在新一輪重組潮來臨之際,一輪重組概念行情或正在來臨。
近期市場最為關注的重組案例,無疑就是中國重工的復牌。由于關聯方核心海洋軍工資產將注入上市公司,使得中國重工的重組成為A股軍工板塊資產證券化的標志性事件,掀起軍工重組新預期。中國重工9月11日復牌之后,已經連續四個交易日漲停,成為重組概念股的龍頭。
隨著重組潮的來臨,重組概念必將成為近期市場的一大熱點。但真要把握好重組題材的炒作并不容易,而且很多重組往往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一旦押錯寶,很可能面臨較大的投資風險。在眾多籌劃重組事項的公司中,不少因各種原因而導致重組事項失敗的案例,如近期宣布終止籌劃重組事項的珠江鋼琴、福安藥業、中國嘉陵等,復牌后股價大跌。
也就是說,即便公布了重組方案,從公布方案到獲得證監會通過,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重組事項仍然面臨難產的危險。投資者首先應該判斷重組成功的可能性大小,再著手潛伏或者追進重組題材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