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壞孩子VS唱詩班少年
這就像《籃球夢》里威廉·蓋茨和亞瑟·阿奇的兩支高中球隊間的差別:私立學校對公立學校、貧民區的孩子對富人區的孩子。
2006-07賽季的金州奧克蘭海灣就是一片刀光劍影的江湖,這里聚集著一群無懼生死的悍匪——狂野的拜倫·戴維斯、暴戾的斯蒂芬·杰克遜、叛逆的埃爾·哈林頓、剃著莫西干頭的馬特·巴恩斯……在他們每一個人身上,你都能嗅到可怕的匪氣,他們無所畏懼、出生入死,敢把聯盟老大砍下馬,儼然是當時聯盟最渾、最不講理的“金州匪幫”。事實上,“匪幫”的存在自有他的道理。好萊塢大導演馬丁·斯科塞斯曾說,這個“社會”太和諧,需要一些惡勢力的出現,人們才能覺察到正義的存在。這也是他鐘情于拍攝黑幫電影的出發點。的確如此。當時的聯盟太過平靜,好似沒有風浪的海面。無非就是馬刺、活塞、小牛、太陽、熱火,多少令人感到了乏味。“金州匪幫”就像席卷全美的颶風,來得猛烈。
長得兇神惡煞的狠角色們,個個能跑能投,舍命投三分的氣勢和快速的反擊戰令對手倍感頭疼。其中,杰克遜、理查德森和戴維斯的沖擊力和爆發力都屬一流,三人聯手的鋒衛線有著強大的速度優勢和沖擊力。更可怕的是,三人都有三分遠投的能力。當然,在48分鐘的比賽里,誰也不能保證可以一直跑到最后,幸好他們的板凳上還有皮特魯斯、巴恩斯、阿祖布克、福耶爾等一干悍將。
現在的勇士全隊幾乎都是基督教徒,每每取得比賽的勝利之后他們都會把功勞歸于上帝,感謝上帝把他們帶到現在的位置,并在上帝的指引下一直向前。這讓奧克蘭海灣少了當年的刀光劍影,呈現的是更加祥和的氣氛。年輕的少年們更加溫和,更加文氣,斯蒂芬·庫里、克萊·湯普森、賈瑞特·杰克、大衛·李、博格特、蘭德里等或長相斯文或老實敦厚,他們都是典型的好好先生。從球隊陣容上來說,現在的勇士內線球員功底扎實,外線球員三分神準,內外線緊密結合,相得益彰。庫里和湯普森的組合外線火力強勁,是現今聯盟中三分遠投能力最出色的后場雙槍。杰克擁有一顆大心臟,每每都能在關鍵時刻殺出重圍,救球隊于水火之中。大衛·李是現今聯盟中少有的20+10球員,博格特算是傳統的中鋒球員,雖然攻擊能力有限,但籃板球保護做得非常出色。新秀哈里森·巴恩斯和德拉蒙德·格林也可隨時為球隊貢獻火力。他們就像是武俠小說中最神奇的逍遙派,敵人內力高,他們有北冥神功;敵人招式強,他們有小無相功;萬一遇到BOSS級的對手,還有凌波微步……逍遙派還有嚴格的入門要求,除了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外更要面目俊朗,聰慧異常。

當然,要說兩支球隊風格的不同完全可以在核心球員身上得到展示。
拜倫·戴維斯,滿臉的大胡子就是他最好的詮釋——勇猛、不羈、剛毅、無畏。戴維斯儼然是匪幫頭子,他的身上總是散發出一種獨特的魅力。理查德森曾說:“拜倫來到勇士的第一天,我就知道他適合做球隊老大。”戴維斯的彪悍一半來自天生,一半來自苦練。他出生于洛杉磯底層社區,見慣了各種暴力犯罪事件。惡劣的生長環境讓戴維斯不得不變得強大,漸漸地在他的身上顯現出了那種窮孩子身上才具有的霸氣和打不死的韌勁,甚至還有些許匪氣。
斯蒂芬·庫里是當今NBA最著名的“正太”,可愛的娃娃臉、純真的眼神、消瘦的身材、飄逸的投籃姿勢,自進入聯盟開始就受到球迷們的喜愛。但是不要被他帥氣的外表所迷惑。庫里的老爸戴爾·庫里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就是NBA著名的神射手,因此庫里從小就被人們寄予厚望。被人們拿來和他老爸對比,庫里也不較真,從高中到大學他一直是學校里最出色的得分手,而且比他老爸還要全能。更主要的是,庫里頭腦非常聰明,且具備領導才能,經歷本次季后賽,他正在成長為聯盟里最有人氣的新巨星。
一組常混跡于脫衣舞夜總會,狂噴隊友、威脅警察、醉酒駕車、攜帶大麻,甚至與球隊的工作人員搞不正當關系,速度與激情就是他們的代名詞。
另一組出生于優越的家庭環境、談吐斯文、長相俊秀,他們遠離脫衣舞夜總會、定期參加禱告會、在球隊專機上讀書、和青梅竹馬結婚生子,他們與一切惡性事件絕緣,就像一群唱詩班的好好少年。

比德林斯VS比德林斯安德里斯·比德林斯,這個拉脫維亞長人是目前勇士隊惟一一個“匪幫遺老”,即使球隊管理層、教練、球員換了一撥又一撥,他依然穩如泰山。“感覺上離那時至少有十年了,所有的變動,球隊所有人的到來……我發誓,恍如隔世。”關于比德林斯你還能說什么呢?一個好,一個壞?一個留著尖尖的刺猬頭,一個發型很蠢?一個主力賺得應有的工資,一個把板凳坐穿卻拿著不應該的高薪?還有什么?哦,對了,罰球命中率同樣低得可憐。

瘋狂科學家VS實干派學者
2007年金州匪幫的“黑八奇跡”出自“瘋狂科學家”老尼爾森之手,在他的世界里,從來就沒有墨守陳規這個詞。
在球員時代,老尼爾森算得上根正苗紅,中規中矩。在有著悠久歷史底蘊的波士頓凱爾特人,他度過了自己職業生涯的多數時光。在“紅衣主教”奧爾巴赫門下,戴了五枚總冠軍戒指,并讓自己的19號球衣在偉大的北岸花園球館光榮退役。按照常理,在波士頓這樣的老派俱樂部接受熏陶,多多少少會讓老尼爾森增添一些學院派的風格和氣質,然而這個倔強的老頭偏不。從37歲拿起教鞭開始,他就同“武林正派”劃清了界限,走上“旁門左道”,成為聯盟不折不扣的“瘋狂科學家”。
在老尼爾森的帶領下,2007年的金州勇士走上了一條瘋狂之路。他將“小球因子”注射進了每一個匪幫成員的體內,悍匪們不知疲倦地在場上奔跑、突破、遠投三分,賞心悅目的進攻,不知愉悅了多少球迷。雖然在他的功勞簿上跑轟沒有為他帶來總冠軍的榮譽,但他始終與跑轟為伴,在他滄桑的面容下,是一顆狂野不羈的心靈。
相比老尼爾森的瘋狂,馬克·杰克遜就應該屬于實干派的教練了。這位布魯克林出身、助攻次數列歷史第三位的出色后衛在球場上時樸實無華,現在他作為教練給這支勇士也注入了自己的元素,他把自己嚴謹的球風和扎實的防守帶給了這支進攻見長的球隊,并讓此前金州匪幫的文化變得越來越和諧。馬克從不在場邊大喊大叫,他擅長用故事激勵球員,注重與球員的溝通。雖然執教時間不長,但他用沉穩、鎮定的個人魅力贏得了勇士管理層和球員們的一致信任。在他的帶領下,團結一心的勇士成了真正的勇士。雖然與當年的匪幫相比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但卻有著同樣的精神和斗志。“我知道這支球隊的歷史,但是這不是我的歷史,所以我們要開始一條新的道路,不同于之前的道路。”杰克遜解釋著自己的執教理念。
這里需要講一個故事。
在金州勇士隊的“Run TMC”時代曾有一個在隊里實習的公關實習生,他工作的一部分就是每場比賽前走進兩支隊伍的休息室去獲取首發名單。對于大部分的球隊來說,這意味著你要走進休息室找到主教練,而這時主教練多數都是在戰術板前畫著戰術。這個實習生需要從教那得到五人首發名單然后交到官方統計手里。
但如果面對的是老尼爾森,這個實習生的工作總會變成一次冒險。多數時候,老尼爾森都是在一邊喝著啤酒并向他的助教和球員們大聲吼著。在某些時候,這個實習生找遍整個休息室也找不到“瘋狂科學家”的身影。有一次,他在裝備經理的指引下找到了老尼爾森的確切所在。打開衛生間的門,他猶猶豫豫地捏著聲音叫道:“教練?”
“我在這兒呢,年輕人!”老尼爾森吼道。
從衛生間的小隔間里傳來的聲音。從門縫下只能看到他的鞋子和脫下來的皮帶和褲子,每當這時候這位實衛生就會一邊后退一邊說:“我可以等一會兒。”
每次尼爾森都會回答:“不需要,我已經想好我的首發五人了。”
老尼爾森就會坐在馬桶上不假思索地說出他的首發五虎。但是,他會用這樣一句話來結尾:“你走之前可以給我拿瓶啤酒嗎?就把它從門底下滾進來。”
這樣的事情在老尼爾森身上不勝枚舉。現在,你可以想象馬克·杰克遜做這種事嗎?那個信仰基督教,像牧師一樣虔誠的老好人?
一個教練總是大吼大叫,罵罵咧咧不停,手里拿著啤酒罐喝個沒完,一邊上廁所一邊給出首發陣容的暴動發起者,他沒法和他的一些關鍵球員相處融洽。主要原因就是他沒法停止咒罵他們,說他們的壞話。這讓他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凌晨兩點多的時候喝得爛醉離開酒吧的酒鬼而不是 NBA歷史上勝場最多的名人堂教練。
另一個則是既有出色能力又兼具高尚人品的不折不扣的老好人,他拒絕將不好的話語置于他的球員身上,不喝酒、不叫喊、穿著干練、不發脾氣,滲透出一種沉靜、鎮定的氣質,這讓他看起來更像是一個混跡聯盟多年,看透功名利祿的老牌教練,而不是一個剛剛執教兩個賽季的菜鳥。

2007田徑隊VS2013射擊隊
2007年勇士磕磕絆絆在最后時刻才以西區第8的身份晉級季后賽,他們給人的印象就是超強的進攻和紙糊的防守——如果只看場均得失分的話,的確如此。他們常規賽場均得到106.5分,僅次于太陽,場均失106.9分卻是全聯盟最高。但實際上他們的進攻質量并不算太出眾,他們每場比賽要打99.2個攻守回合,場均得分多少是靠高得嚇人的節奏撐起來的。如果避掉回合數的影響,常規賽42勝40負的他們還是一支比較平庸的球隊。每100回合得107.0分僅居聯盟第10,失107.4分排在聯盟第19。
而現在的這支勇士常規賽取得了45勝37負的戰績,并以西部第6身份提前一周鎖定季后賽門票,他們給人的印象就是精準的三分。事實上,勇士本賽季異軍突起,和他們穩定的三分的確有很大關系。本賽季他們場均命中8記三分,排名聯盟第6,但40.3%的三分球命中率則高居聯盟第1。此外,勇士的防守做得也不錯。他們場均失分100.4分,排名聯盟第19位。但在限制對手命中率方面,他們更是極為出色。本賽季勇士對手的場均命中率僅為43.9%,在這一數據上他們高居聯盟第四。
但是為了方便比較,我們把焦點集中在季后賽首輪的比賽里。
勇士兩次扮演黑馬角色,一個共通之處就在于奇特的陣型讓對手進退兩難。當時小牛和現在的掘金一樣,也坐擁兩名非常標準的七尺中鋒,即丹皮爾和迪奧普。但主教練“小將軍”約翰遜一開始就似乎很信任麾下和對手對攻的能力,首戰竟然派出諾維基茨擔綱首發中鋒,鋒線組合則搭配德文·喬治和約什·霍華德,結果以12分慘敗。在之后的系列賽中,約翰遜一直面臨著和喬治·卡爾同樣的難題,那就是傳統內線在對位上有壓力,隨著對手變陣開始在籃板上處于下風。兩支球隊做得非常出色的部分,在于身高沒有明顯優勢卻很能拼搶進攻籃板。他們贏球場次的進攻籃板率都在30%左右,明顯高于各自的常規賽水平。
但相比之下,今年這支勇士的運動戰投籃更精準,四場贏球的三分命中率高達41.7%,而2007年只有平庸的36.8%。但由于當時的小牛拼搶能力要遠遜于現在的掘金,所以那支勇士在控制失誤方面做得要更好一些,四場贏球只失誤51次,比現在的勇士要少了22次之多。
2007年傳球更好,2013年投籃更準,這樣的區別也體現在兩支球隊的布陣上。老尼爾森當時排出的戴維斯、埃利斯、理查德森和杰克遜四人組,相比庫里、杰克、湯普森、巴恩斯是更偏后衛的球路,但能里能外且并不拘泥于三分投籃,造罰球能力也更強。結果當年勇士四場贏球每100回合攻下116.7分,和今年的116.6分的進攻效率所差無幾。
不過,必須指出的是,當年的勇士得分點更為分散,雖然那批球員都是準球星的路線,但并沒有人成為進攻端大殺四方的頂級殺器。相比起來,庫里的前景要更好一些,他在首輪系列賽的表現甚至讓當年的戴維斯相形失色。

現在的勇士不再像當年那樣只注重進攻和跑轟,他們開始更重視防守,更重視內線,更注意籃板的保護。博格特的到來進一步增強了勇士內線的競爭力和防守,他和大衛·李、蘭德里、格林等人的存在確保了勇士在籃板球的爭奪上具備了很強的競爭力,即便是面對掘金這種運動天賦驚人的內線,勇士在籃板的爭搶上也絲毫不處于下風。贏球的場次每100回合讓對手得到107.8分,考慮到他們的對手是常規賽進攻第五的掘金,這已經是相當不錯的成就。但你可記得當年小牛被逼到什么程度?勇士四場贏球的失分均未過百,甚至有兩場不到90分。綜合六場他們每100回合只丟100.3分,這在當時已是聯盟頂級水準。
在防守策略上,兩支勇士有很多共同之處,比如大量造失誤尋找反擊的機會,不怕犯規,用兇狠的拼搶彌補身高的不足。斯蒂芬·杰克遜曾這樣解釋“黑八”之因:“我能做的就是保持注意力,不管裁判怎么吹,避免太情緒化,但要保證將我的能量注入到攻守表現中去。”
有趣的是,2007年勇士在常規賽3勝小牛,因此那個賽季的交鋒總戰績為7勝2負。而本賽季的勇士,雖然在常規賽中3負掘金,卻最終以4比2贏得了季后賽的關鍵勝利。
都說今年勇士隊和掘金隊是射擊隊和田徑隊的對決,其實2007年應該也是類似的情況。但當時的勇士隊更像是跑不死的田徑隊,而擁有諾維茨基、約什·霍華德、賈森·特里的小牛隊更像是射擊隊。當年是跑得更快的球隊贏得了勝利,現在是投籃更準的笑到了最后。也許多年以后,人們回想勇士與掘金的這輪系列賽,庫里神準的投籃會成為強烈的記憶點,就像當時戴維斯引領的快攻一樣。

時光不可能倒流,“金州匪幫”已經成為過去,但戴維斯、理查德森、杰克遜們帶給灣區球迷的激情歲月和萬丈豪情永遠會是奧克蘭海灣金色記憶的一部分。六年之后,庫里、杰克、湯普森們再一次讓灣區球迷重溫了曾經的輝煌歲月。盡管在這兩個時期你很難找到一些相同的東西,但最重要的是他們擁有同一個名字,就像勇士發給球迷的T恤衫上寫的那樣:“我們是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