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安東尼奧馬刺隊正在球場上做一些正確的事情,這些事情卻不是由美國球員完成的。從邦納到斯普利特,從迪奧到鄧肯,馬刺隊似乎在召開一場由籃球智商相當高的球員們組成的聯合國專題討論會。
“冷石”的確是一個地道的美國單詞。所以你應該原諒蒂亞戈·斯普利特的問題。馬刺正在開隊內會議,此時的時間是三月中旬,對戰雷霆的比賽跳球前幾分鐘。助理教練布雷特·布朗正在向大家解釋一個防守陣型,這個陣型被稱作“紅色”,要求兩名馬刺隊員輪轉防守并且把球搶斷。為了強調他的重點,布朗,這個美國新英格蘭人把這個防守陣型比作“冷石”,可以確定,今晚馬刺一定會用到這個陣型的。
這個賽季,馬刺隊的15名隊員里,有9位出生于美國本土之外——是NBA中擁有最多外籍球員的隊伍。由于國外思想革命性的輸入,文化和語言的混亂常常發生在這支隊伍中。蒂亞戈·斯普利特,一位來自巴西2.11米的中鋒,用西班牙的思想考慮問題。他今年是進入NBA的第三個賽季,他也是全隊最晚完成從海外超級巨星變成馬刺的角色球員的轉化的球員。斯普利特舉手,緊鎖眉頭問道:“什么是冷石?”
全隊笑了,主教練格雷格·波波維奇也笑了。斯普利特也笑了,但他還是需要一個答案。所以布朗解釋了他自己的意思。然后斯普利特轉向了帕蒂·米爾斯,一個來自澳大利亞的后衛,小聲說道:“冷石不在羅塞塔石碑里。”北緯50°56′15.11″ 東經6°57′37.00″西德 科隆 1988年
波波維奇是一個相當世俗的家伙。他畢業于空軍學院,主修蘇維埃政權學。他會說俄語和塞爾維亞語。他曾在軍隊的籃球隊里打球,并在70年代去東歐旅行。他知道外國人身上有大量未開發的籃球天賦。所以,在作為馬刺助理教練的時候,波波維奇去科隆觀看了歐洲冠軍球隊的比賽。他知道非美國球員有什么劣習:從不防守,從不參與社交,從不學習英語,而且運球不穩,身體也不夠強壯。“我認為他們太無知了。”波波維奇說到:“真不敢相信他們就像一個未被開發的水池。”
幾十年后,隨著波波維奇心智的成熟,馬刺的核心——蒂姆·鄧肯、托尼·帕克、馬努·吉諾比利和所有國際球員——在過去的15年里,幫助球隊取得了在四大體育賽事中最具連續性的一系列冠軍。并且波波維奇的國際球員的戰術思想,已經在多個商業球賽中形成體系:去一些別的球隊沒去過的地方,找到一些別人找不到的天才。但在總決賽輸給熱火后,關于馬刺王朝的另一個話題被大家討論出來:美國對年輕球員的培養,訓練出了一批波波維奇沒有興趣執教的球員。他現在不僅找到了國際球員的優越性,而且還似乎避免使用美國球員。
北緯40°40′51.09″西經73°47′30.88″美國 紐約州 牙買加 2013年5月
在皇后區,兩支球隊正在悶熱的體育館內對抗。新澤西籃球俱樂部隊和紐約飛鷹隊——兩支AAU(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北美大學聯盟)的球隊,前者位列全國頂尖球隊之中,后者是近期突然爆發的隊伍——在IS8錦標賽中相遇。由于規定中大學教練不可以出席比賽,所以比賽會顯得有些混亂。夏天最大的賽事就像一個大學教練所說的:“真惡心,你看到教練、代理商、戀童癖者,這些人總是圍繞在球員身邊,這么做的原因就是金錢和自尊在作怪。”
年輕人們打的球是好還是壞完全取決于你怎么看。一個飛鷹隊球員轉身,運球,他失去了平衡,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又找到了平衡感,他一直運球始終不傳,在一次身體對抗后他上籃得分。“加罰!”他大喊著。之后,新澤西的一名球員開始運球,他像橄欖球場上的后衛一樣,帶球飛奔穿過所有的敵人。他的隊友眼睜睜地看著他做出一個狂野的上籃動作,然后球連籃筐都沒碰到,確切地說是什么也沒碰到。

北緯29°31′35.87″ 西經98°35′35.65″
圣安東尼奧 馬刺隊的球員通道 2013年5月
在他辦公室的壁畫旁邊,馬刺隊總經理
R.C.布福德剛看完一篇文章。壁畫上畫的是馬刺隊的一次進攻,畫面清晰地把當時球員們的動作記錄下來。帕克把球傳給了吉諾比利,他的胳膊沿著傳球方向伸展出去,吉諾比利隨后上籃。鄧肯在籃下,并不準備跳起補扣,而是死死地卡住搶籃板的最佳位置。三位未來的名人堂成員,都像英雄一樣地在打球。
布福德看的那篇文章題目是:籃球精英們與生俱來的文化。評論家戴夫·特勒普不但寫到,他看到了北美大學聯盟的球員們抱怨The Ritz-Carlton酒店的伙食,而且還指出了美國籃球根源的缺點,運動員們只喜歡展示自己。
布福德深有體會,現在他的兩個兒子都在AAU中打球。他坐在地板上打著哈欠,心理正在劃分如何教導美國本土球員和海外球員。在北美大學聯盟,只要花上16美元核對一下身份背景,然后在網上進行一次考試后,就可以當教練了。在歐洲的FIBA(國際籃球聯合會),盡管不同國家的管理不同,但教練們必須持有教練資格證,這個證件會要求教練在訓練中要注意各種事項,包括球員的生活起居和飲食。美國有NCAA,但它的作用卻像球員的時間和金錢的仲裁者一樣。而在歐洲,沒有這種半職業化半業余的組織。那里球員們訓練的時間總是比NCAA的長。馬刺隊當然不會擔心球員們的學業和訓練時間相沖突的問題。他們把像帕克和吉諾比利一樣來自海外的球員當作寶貝,這些人從小在俱樂部里打球,接受過合格教練的教導,的確是萬里挑一。波波維奇認為,海外球員在小時候比美國本土球員訓練要刻苦的多,對美國人來說這種評價是非常殘忍的。毫無疑問,馬刺隊就是要避免像NBA里大多數球隊一樣的命運。正如布福德所說:“最后的結果往往是由當初的習慣所導致的。”
馬刺認為,最大的分歧不是組織上的,而是文化上的。當籃球出現后有些事情就隨之而來了,是無法被取消的。在金錢和名利的驅使下,一代代運動員學會了一些不好的東西,他們看到通過欺騙的手段贏得比賽而不是努力去爭取。現在每支球隊都需要一個卓越的天才來帶領球隊,就像今年的詹姆斯和鄧肯。他們現在需要去向大家展示,在進攻中表現的無私一些也是可行的。在過去的26年里,美國隊只贏了3次世青賽,甚至在2007年,斯蒂芬·庫里和邁克爾·比斯利都在隊中,可還是輸掉了比賽。“這說明了一個問題。”布福德說:“就算我們把最好的球員放在一起,也不能打得非常棒。”
波波維奇有著未卜先知的能力,但并不是對每個人都奏效。他對球員要求非常高,而且總是非常冷酷的。他的戰術手冊里寫的就是不斷地擋拆,比歐洲籃球更有體系,更加復雜,但是和歐洲籃球之間卻有著血緣關系。他所需要的是那種擁有某種“特性”的球員,他們能克服自己的缺點,他們能理解什么是團隊的比賽,他們能為隊友吶喊,他們從不為自己找借口——但是不管他們的國籍。當波波維奇看美國天才球員時,總會看到這些球員們在八九年級時就被各種不同的團體和人群所影響,嬌生慣養壞了。而國外的孩子并不成長在那種環境下,所以他們并不自以為是。
所以波波維奇寧可指導海外球員無私地打球,也不去教導本土球員變得更謙卑一些。對于國際球員,波波維奇說:“他們會更多地欣賞別人,而且很聽教練的話。”沒錯,鄧肯來自維爾京群島,他是通過在崎嶇不平的室外場地打組織后衛而學會打籃球的,他總是把球隊的利益放在首位。來自法國的帕克,也無時無刻不想著勝利。吉諾比利,在阿根廷長大,就算坐在替補席上也無所謂。在馬刺隊中,有著不同的氣氛,就像乘坐一次國際航班一樣。在訓練中,吉諾比利大喊著:“Tienes que poner el bloqueo aca!(你需要在這里給我做擋拆!)”當波波維奇談論到他的球員的時候,他總是皺著眉用一個詞來回答,他揮舞著雙手然后大笑,證明他很高興而且自豪。他笑是因為看到了兩位國際球員在場邊相互擁抱。“這里就是一個家。”波波維奇說道:“不同的文化融合在這里,我們都十分享受這種感覺。”
當然,波波維奇享受這種感覺更多的是因為他們的戰績。在2012-13賽季,馬刺有三名球員的48分鐘勝利貢獻值排進全NBA的前12名,除了馬克·加索爾,來自西班牙的灰熊隊中鋒之外,剩下全部在榜單上的非美國球員都在馬刺隊。帕克,0.206,排在第五名。鄧肯的0.191,排在第十二。吉諾比利職業生涯平均是0.211,如果他今年足夠健康的話肯定也會上榜。而排在第七位的,卻是一位前國際球星,波波維奇總是要求他做這樣或那樣的事情,他就是蒂亞戈·斯普利特。
北緯42°50′59.29″西經2°40′22.81″西班牙 維多利亞 2000年
有多少NBA球員有LinkedIn賬號?斯普利特就有。他在那里的職業介紹上寫道:圣安東尼奧馬刺隊籃球運動員(從2010到現在)。從2000年到2010年間,這位巴西球星效力于巴斯卡尼亞隊,那是一個西班牙籃球俱樂部。在那里,他總共得到24項榮譽,從總冠軍到金牌,從西班牙聯賽的MVP到總決賽的MVP。正如吉諾比利所說,“他是世界上最好的中鋒之一。”他的父親凱西奧,曾在大學打球。他的姐姐米切爾,是一位1.98米的杰出的籃球運動員,直到2009年死于白血病。斯普利特在7歲的時候開始打球,在10年間他能流利地掌握葡萄牙語、西班牙語、德語和英語。一些美國教練找到這位頭腦靈活的中鋒,讓他參加美國高中比賽。斯普利特開始對此非常著迷,直到他被告之他的父母需要支付他全部的學費。所以他待在了歐洲,在15歲時,和巴斯卡尼亞隊簽了一份10年的合同。布福德第一次見到斯普利特是在一年之后,又過了兩個賽季,他認為18歲的斯普利特是世青賽中最出色的球員。
斯普利特在俱樂部打球的經歷大部分沒有什么不同,但是卻比美國傳統籃球的培養方式更具有結構性而且要求更加苛刻。他需要整天待在學校,到了晚上還穿梭在不同種類的訓練中——有時候做3個小時的基本功訓練——有時候看比賽錄像,學習NBA球星的動作,沙奎爾·奧尼爾、凱文·加內特,但是他學習最多的,是他的偶像鄧肯,這也是他那時候為什么穿21號球衣的原因。斯普利特的教練杜思科·伊萬諾維奇,是西班牙版的波波維奇,“他非常嚴厲。”斯普利特說道:“只是想著訓練和球隊的事情,所以我成長得很快。”
馬刺隊在2007年就想簽下斯普利特,但是由于海外球員的簽約條款問題,他沒能加入球隊。三年后,他選擇終止歐洲的合同并且來到了圣安東尼奧,他很快地發現馬刺的球隊計劃看起來就像歐洲球隊的,但這里仍然是NBA。伴隨著全新的戰速手冊,全新的國家,全新的度量單位,全新的角色,斯普利特“需要從最基本的東西學起。”鄧肯說道。
選擇外國球員的有利的一面是他們比本土球員更有經驗,而風險是他們打球的方式已經形成了。斯普利特的投籃——一種笨拙又古怪的手指跟隨動作——就不得不需要馬刺隊著名的投籃教練奇普·恩格爾蘭德幫他重新調整。斯普利特由于傷病、期待值和適應能力的原因,在他前兩個賽季只首發了8次。但是正如“并不是每個AAU球員都很自私”一樣,并不是每個外籍球員都很無私,斯普利特承認在他的新秀賽季,由于上場時間少使他感到非常沮喪。但是有一次波波維奇告訴他:“蒂亞戈,我知道你現在很不開心,但是你會得到上場時間的。只要繼續努力,堅持去體育館訓練就行了。”
大多數馬刺隊的進口球員都聽過這種版本的談話,帕克聽過,吉諾比利也聽過。這種談話波波維奇不會對同一個人說兩次。他所搜索的球員也許有某種特質,也許沒有。如果沒有的話,馬刺隊會裁掉他們,就像球隊對希度·特克格魯和斯蒂芬·杰克遜所做的一樣。然而,斯普利特非常努力,他的罰籃命中率從菜鳥賽季的54.3%,上升到了這個賽季的73%,并且本賽季出場81次。如今在球場上,他需要做一些藍領的事情:為隊友擋拆、搶籃板球、把球傳給無人防守的隊員。“他可能意識到了,我是不會叫他的號碼的,因為他已經做得很好了。”波波維奇說,“他能做到,因為他具有某種特質,也因為他成長的道路,更因為他聽教練的話。他是一個非常努力的球員,想幫助球隊取得勝利。那就是他打球的方式,那就是為什么我們都很喜歡他的原因。”
馬刺認為斯普利特頭腦非常靈活而且非常寶貴。本賽季斯普利特場均10.3分,幾乎都是通過撿漏得到的。“那是一種耍詐的進攻。”波波維奇說道。NBA技術統計中,有兩種進攻手段越來越明顯了——籃下得分和投三分球——你會發現,斯普利特的命中率高達56%,他是聯盟中效率第五高的主力中鋒,領先于德懷特·霍華德、克里斯·波什和凱文·加內特。
北緯29°25′36.39″西經98°26′14.34″
美國 圣安東尼奧 ATT中心球館 2013年3月
斯普利特在總決賽打得非常艱難。第二場,詹姆斯給他了一記驚天大帽。在第四場,斯普利特在承諾承諾只失誤一次并且只罰一次規后,波波維奇只讓他上場了47秒。第五場,波波維奇把他從首發中拿下,但是在第三節,馬刺領先9分,斯普利特換下鄧肯,在進攻中扮演他通常的角色:一次又一次地為隊友擋拆。在一次進攻中他來回跑動了四次,就像站在一架顛簸的飛機上。斯普利特切到了三分線外,接到了從格林傳來的球,然后把球又傳給了加里·尼爾,尼爾在海外打了3年球,直到馬刺在2010年和他簽約。斯普利特做了一個擋拆,然后轉身殺入籃下準備搶籃板。尼爾又把球傳給了吉諾比利,馬努卻把球遞給了斯普利特。斯普利特非常驚訝,居然沒人防守自己。他一步過掉了跳起的肖恩·巴蒂爾,把球從左手換到右手,然后輕輕地用手腕一挑,輕松得分。主場球迷爆炸了,斯普利特舉起胳膊走向了吉諾比利,這是來自一個外國人和另一個外國人之間的慶祝方式,然后他再次踏入了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