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斯波斯特拉
長相還算英俊,身材修長,穿上西裝也頗有些領導氣質。如果不是主教練的話,他作為一名演員一定是少女們喜歡的中年男人形象。不過,他是一名教練,當然,在教練的圈子里,他的確會被當成明星一般。但是,在公眾的眼睛里,他低調得不能再低調了,難得的一次成為焦點的一部分,也僅僅是一部分而已,絕對不會成為焦點的核心。
作為目前最炙手可熱的主教練,除了在南海岸和他母親的家鄉菲律賓以外,他總是保持低調,淡出公眾視野之外。毫不夸張地說,甚至現在還有很多人不知道他和邁阿密熱火隊到底有什么聯系。在一月份,華盛頓發生那件事情就是個最好的例子。在白宮東堂的講臺上,斯帥剛剛接受了奧巴馬對他在熱火隊2012年奪冠歷程中表現出的沉著和穩定。接著,在斯波教練來到沃爾特·里德軍事醫療中心的時候,就有一位醫院的職員在聽到他就是熱火隊主教練之后表示了震驚和難以置信。“我以為帕特·萊利才是主教練。”那位職員震驚之后就是這么說的,而斯波只是淡淡一笑。當然,這淡然一笑不是無奈或者尷尬,他就是這樣一個人。當記者想為他寫報道的時候,他接受得非常勉強;當那些已經功成名就的教練說聽說過他的名字的時候,他甚至會覺得敬畏、尷尬、不好意思。當別人問道他在球隊的作用是什么的時候,他只會用“我只是讓飛機安全著陸”來形容自己在熱火的職責。
可是,越是這樣低調的人,不愿拋頭露面的人,越會勾起大家對他的興趣。就像著名影星范·迪塞爾一樣,即便現在對他的過去仍舊沒有挖掘出任何故事,但是這項工作一直都沒有停止過。好在,斯波盡管低調,但還沒有像迪塞爾那樣將自己包裹得如此嚴實,想了解斯波是什么樣的人,十件事就足夠了。
一、博諾,U2樂隊主唱的鐵桿粉絲
其實,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斯波和他的同齡人一樣,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那個年齡的人熱衷于U2樂隊非常普遍。在U2發布《男孩》專輯的時候,斯波還不到13歲。他第一次親眼見到這個四人制搖滾樂團的時候是他在波特蘭大學讀大四的時候,那個時候他還是那所學校的組織后衛。不過,有些東西只要看過一次就會愛上,自從看過那場在西雅圖的演出之后,斯波至少到現場觀看了六次U2的演唱會。當然,斯波說自己并不是一個追星族,他也的確不是一個狂熱的追星族。2011年,U2樂隊在邁阿密永明體育場舉辦360巡回演唱會上,勒布朗·詹姆斯被邀請到了幕后,但是當時斯波卻只是留在了看臺的包廂里。

二、裝嫩的老男人
沒錯,斯波的女朋友很年輕很漂亮,斯波在波特蘭基督高中畢業的時候他那個前任熱火拉拉隊員,現在是藝術博物館總監的女朋友還沒有出生。但是斯波裝嫩卻并不是因為這個,是因為他現在頭發和詹姆斯比起來還很茂密,沒有一根白頭發?顯然那是裝嫩的資本,而不是原因。或者說,這是心態決定的,他就喜歡讓自己永遠沉浸在20歲時的歲月里。在投籃訓練或者是在訓練場跑圈的時候,他會像其他小伙子一樣,把帽子反著戴起來;他會穿著Air Jordan四代白色水泥板的籃球鞋參加勒布朗在2013年獲得MVP之后的新聞發布會。甚至于,朱萬·霍華德把一些新舊不一的Air Jordan球鞋帶到訓練場送給他穿,也能讓他激動半天,興奮得手舞足蹈。可是,要知道,霍華德比斯波還要小兩歲呢,不過,兩人對比一下之后,霍華德卻像是斯帥的某位長輩。
三、鄉愁
盡管斯波教練并不是在俄勒岡出生的,但是他卻是在那里長大的,如今,他的家人仍然還住在波特蘭附近。除了在賽季中他每年會在客場挑戰開拓者的時候回去一次看望家人之外,休賽期也都會回到那里,看看自己的父親和母親,盡管他的母親從來不敢看斯波執教的比賽。這個暑假,在奪冠慶功和選秀結束之后,他又回到俄勒岡,待在離城市開車要半個小時才能到的海灘上休憩。就像所有在俄勒岡地區長大的孩子一樣,從小就具備環保意識,在他還是一名錄像剪輯師的時候他就非常討厭浪費紙張,熱火隊一直都在進行的環保回收工作也是他帶領的。
四、體育是工作,更是興趣
沒錯,沒有興趣一定不會選擇這份工作,可是對于斯波來說,那絕非興趣那么簡單,而是上癮。美式足球和拳擊是斯波為之輕狂且迷戀不已的兩項運動。斯波是個狂熱的美式足球球迷,特別是對大學比賽,特別是俄勒岡大學的比賽。而且正是因為對俄勒岡大學比賽的狂熱追崇,他和費城老鷹隊的主教練吉·凱利還建立了一份友誼。不過,相較于美式足球,更讓斯波教練癡迷的是拳擊,特別是對菲律賓拳擊明星曼尼·帕奎奧情有獨鐘。如今,他和帕奎奧一同在菲律賓開啟了青年籃球拳擊混合訓練營,不過在這之前,能夠見到帕奎奧對于斯波來說,絕對是激動萬分的事情,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見到他就像在做夢”。當然,兩個人之前也會遇到一些比較尷尬的事情,在2012年熱火和凱爾特人東部決賽搶七大戰之前,帕奎奧因為想支持凱爾特人,而把原本計劃的和提摩西·布拉德利的比賽延遲了。斯波知道后開玩笑說,看來要好好和帕奎奧談談這件事情了。當然,結局是,熱火贏了,而帕奎奧的比賽卻輸了。
五、書中自有黃金屋
斯波很喜歡讀書,也讀了很多書,像禪師杰克遜一樣,他會給自己的球員挑選一些書籍,不過,他給球員們挑選書籍的態度是分享,像《兄弟連》、《異類》、《定見》等等,他希望球員們在讀這些書的同時能夠從中獲取一些人生的智慧和啟迪。而球員們也非常喜歡斯波給他們挑選的書籍,甚至于經常會有球員跑到斯帥面前告訴他再給我推薦一些吧,之前的那些都已經讀完了,尤其是克里斯·波什,他現在已經像個書蟲一樣了,因為那些書里邊的想法真的很值得欣賞。
六、渴望忘記的苦痛回憶
多數時候,我們看到斯波的狀態會有些緊張,但是那是因為感恩。即便是在2010-11賽季剛開始的時候,熱火顯得非常掙扎的時候,他也會因為感恩而讓自己看起來非常緊張。他總會告訴自己,退一萬步講,即便是最差的情況出現,25年以后當他回憶起這段經歷,他仍然會很感激能夠獲得這樣一個機會,以他這樣背景出身的人卻可以執教這樣一支特別的隊伍。不過,現在他被人們記住的原因還是因為他作為主教練帶領球隊拿到了兩次總冠軍。可是這些都并非他心中最難以忘卻的,或者能夠稱之為苦痛的。斯波希望忘記,或者希望永遠也沒有親眼看到的那件事,在他大二時參加西部錦標賽半決賽的時候,洛約·瑪麗蒙特大學的明星球員漢克·蓋澤斯種種摔倒并且死亡。而當時,這件事就發生在斯波的眼前,那才是他心中永遠的苦痛回憶。
七、語言收集者
這里所說的并非是指斯波會很多門語言,盡管他在大學畢業之后在德國打了兩年球,學會了一些德文,他也會說一點點菲律賓的塔拉加語,但是這些不是最有趣的。最有意思的是他的英語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一種是他在賽后接受采訪或者接受正式專訪的時候所說的話;一種是和朋友或者是記者隨意閑聊時所說的話。
第一種純粹就是用帕特·萊利那里衍生過來的職業語言,其中充滿了各種官方、客套、哲學、引用,還包含一些他經常強調的譬如“過程”、“我們到底是誰”等等斯波斯特拉式的語言。而第二種語言,真實、原始、有色彩。想想你是怎樣和你的朋友插科打諢的?就是那個樣子。
八、看到的不是真相,他對數據沒有想像中那么感冒

當一個人是從錄像室(也被人俗稱為地牢)中一步一步被提拔成為主教練,當他在執教生涯中經常和現在的錄像剪輯師丹·格雷格把各種數據分析拿過來仔細研究分析直到凌晨的時候,你一定會覺得他太過于看重數據上的計算,而忽略了一些感性上的,比如人際關系之類的重要性。但是,斯波不這樣認為,他覺得這份工作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如何協調和管理球員的自尊。當然,他是用什么樣的方法我們不得而知,反正,他曾經是韋德的私人投籃教練,而且和韋德的關系非常好,這些都是他能夠成為熱火主教練的原因。
九、相對萊利,他更是斯坦·范甘迪的傳人
與萊利的關系更應該是從屬,而與友誼毫不掛鉤。斯帥在教練圈子里的大多數朋友都是年齡相仿,而且多數都是與他有著相同球探或者是錄像剪輯出身的人。而在熱火隊的教練組里,和他關系最好的應該是大衛·費茲戴爾。他賦予了費茲戴爾很多工作,包括和明星球員溝通、負責重新設計熱火的進攻等等,這些工作讓費茲戴爾充滿了責任感,也讓這位助理教練成為了其他隊伍主教練職位的熱門人選。但是,當你問他誰才是他最親密的朋友的時候,斯波只會提一個名字,前任熱火主教練斯坦·范甘迪。他們總會有些小聚會或是小出游,彼此交換經驗、爭辯、交流等等。不過斯波給范甘迪的印象并不是很好,范甘迪在談斯波的時候經常會提到,他們一同出去玩的時候,斯波很少會主動去買單請客。
十、巨大的遺憾
25歲的時候,斯波在熱火隊的錄像室找到工作。他的職業道路走的還是很不錯的,他讓帕特·萊利知道了自己的名字,并且留下了深刻印象。雖然那個時候的萊利腰纏萬貫,被同事所敬重,同時在籃球界的地位可以說是如日中天。但是,斯波的名字總是會被提到,可以說,他非常出色,只是在一群出色的當中,他實在是太過低調,外人確實很難看到他的光彩。所以,他現在很后悔,為什么當初在自己年輕的時候沒有去菲律賓籃球聯賽里至少打上一年。當然,可以幻想一下,或許現在他仍然有機會,畢竟他看起來真的很年輕,只要再稍加打扮,反戴帽子,再穿上Air Jordan的籃球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