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尼克斯
每個人都在不停地把原因歸結到這樣或那樣的事上,但事實遠非如此簡單。管理層是問題所在?主教練伍德森是問題所在?還是球隊頭牌安東尼是問題所在?諸如此類。問題是,當沒有哪件事成為那個“問題所在”時,說明每一件事都成了問題,因為你不能明確指出一件事然后說“把這個問題解決了,一切都會好起來”。
回首望去,曾經那個被賦予“總冠軍爭奪者”的尼克斯已經變了模樣,他們現在就像一列脫軌的列車,在偏離軌道的方向上越行越遠。
+ 動蕩的管理層
尼克斯不斷地用行動證明,在紐約這塊土地上取得的成功總是曇花一現。

在2001年到2011年間,尼克斯甚至從未在季后賽中品嘗過勝利的滋味。在那段暗黑的日子里,人們只能將目光放在更衣室里無休止的人員更迭和球場上的尷尬境遇。然后,經過兩個賽季的勵精圖治,球隊終于走上了正軌,尼克斯成為了一支真正意義上具有競爭力的球隊。上賽季,是他們自1997年后第一次拿到50勝,并最終以東部第二的戰績打進季后季。這是他們自1994年后第一次重奪大西洋賽季的霸主地位,也是他們本世紀第一次闖入季后賽第二輪。人們第一次長時間地將焦點放在球隊的表現而不是場下的八卦新聞上。
雖然最終七場大戰惜敗給了印第安那步行者,但失利并沒有熄滅這座城市的雄心壯志。球隊完備的核心陣容讓這座樂觀激情的城市看到了希望,尼克斯也自信滿滿地向公眾保證這將會是他們近些年中最好的一個賽季。
但是天不隧人愿。在本賽季前,尼克斯管理層重蹈當年的覆轍,連續犯下那種早在十幾年前就開始折磨球迷的糟糕決策和低級錯誤。如今,尼克斯還未染指勝利,就走向了滑鐵盧。在常規賽開始前的幾周,尼克斯宣布球隊將進行內部調整,斯蒂芬·米爾斯取代了格倫·沃爾德的總經理位置。追溯到2008年,米爾斯就被老板詹姆斯·多蘭分派過,之后便發生了震驚花園球館的性騷擾事件。
眾所周知,格倫·沃爾德是當前尼克斯陣容的主要締造者。在球隊工資帽的限制下,他依舊可以圍繞安東尼補強陣容,為其招致一批廉價卻有天賦的幫手。對于璞玉的發掘,更是深得其味,像林書豪、諾瓦克、科普蘭德、普里吉奧尼這些混跡在NBA邊緣的球員都是用極低的合同簽下,但他們都對球隊起到了重要作用。
賽季末,沃爾德用優異的表現在最佳總經理的評選中獲得第三名,而這只是他第一個完整在職的賽季。但是躊躇滿志的他雖然譜寫了故事的開頭卻無法掌控故事的結尾。他的鬼斧神工沒有換來球隊的感恩戴德,卻只收到了一紙休書。不必對此感到驚訝,如果你了解多蘭的話,就會明白這只能算是他生涯中所導過的無數濫片中的最新力作。還沉浸在悲傷的現實中的尼克斯球迷不得不承認:伊塞亞·托馬斯和斯科特·雷登在作為尼克斯總經理的漫長任期中,都過得比唐尼·沃爾什和格倫·沃爾德更加愜意。
當今NBA,穩定的管理機構是球隊取得成功的巨大保障。例如帕特·萊利從90年代中期開始運籌帷幄的熱火,波波維奇和布福德合作領導長達20年的馬刺,以及2007年夏天請來普萊斯蒂并賦予其在所有關鍵位置上的決定權的雷霆。管理層有效明智的決策對球隊而言往往是至關重要的。遺憾的是,從紐約尼克斯的表現來看,在這方面真的是一無是處。想當初,多蘭對托馬斯的擁護在大紐約城早已聲名狼藉。如今那個最初引進托馬斯的米爾斯又回來了,而且手握更大的權利。
展望未來,在花園球館和創新精英經紀公司的緊密關系的影響下,紐約為了和安東尼簽上長約,竭盡所能讓安東尼感到滿意。賽季初,安東尼的一段言論引起了騷動,他告訴紐約的記者:“我想成為自由球員,相信每個球員都希望在他們的生涯中能有這樣一次機會。這是一次正面評估的機會,當我在球館里時,所有的教練、老板、經理都來評估我所做的一切。所以我非常想有這樣一次經歷。”
大蘋果城從不缺乏熱點,一旦梅羅的鬧劇被暫時的淡忘,接下來的八卦熱點無疑是《每日新聞》關于多蘭憤怒地削減麥迪遜花園的拉拉隊的報道。
+場上場下問題重重
最讓人絕望的,就是看不到任何希望,尼克斯便是如此。這是怎樣的一支球隊?他們的招牌巨星不傳球;二號人物的不靠譜程度堪比十天后的天氣預報;他們工資最高的球員每場只能得不到5分;他們最強硬、防守最好的家伙,身體卻脆弱不堪。一般爛隊的球迷,還可以指望自己的球隊擺爛去博維金斯,但尼克斯?他們2014年的首輪簽,早就交易給了掘金。從賽季前的高調,到如今的舉步維艱,尼克斯的墮落令人始料未及。
傷病或許可以成為尼克斯墮落的一大借口。錢德勒是球隊防守體系的基石,他的缺陣對于尼克斯來說影響甚大。更糟糕的是,紐約甚至沒有配備一位擺得上臺面的中鋒替補。巴格納尼、肯揚·馬丁和小斯更適合的位置是大前鋒,況且巴格納尼防守形同虛設,而肯揚·馬丁和小斯都不復當年之勇。尼克斯的內線攻防實力基本上是聯盟倒數第一。尼克斯可以說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主力控衛菲爾頓受傷讓他們再遭打擊。而尤德里和普里吉奧尼畢竟能力有限,無法勝任主力職責。傷兵滿營的尼克斯可以說是人心惶惶,他們的陣容缺陷是很難靠精神力量來填補的,更何況他們現在連精神力量都沒有。

就目前媒體的報導來看,尼克斯至少已經發生了五起內訌:10月31日晚,尼克斯挑戰公牛,香珀特和當時還沒有受傷的錢德勒在替補席上相互大喊大叫,原因是當時尼克斯的防守崩潰,被公牛大肆砍分,最終被羅斯絕殺。沖突發生后,有關香珀特的交易流言甚囂塵上;第二次是阿泰斯特和小哈達威之間的爭執。當時在替補席上的阿泰斯特朝哈達威叫嚷,并動手推搡,原因是初來紐約的兩人都想鞏固自己在輪換陣容中的地位;第三次是小斯指責安東尼不傳球,只顧自己單打獨斗。雖然小斯解釋說他指的是整個球隊,而不是某個人,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他是在說安東尼;最近的兩次分別是阿泰和馬丁以及香珀特和安東尼。在與鵜鶘比賽的第三節某次暫停期間,香珀特朝安東尼怒吼咆哮,正好被攝像機逮個正著。香珀特斥安東尼防守糟糕,讓安德森瘋狂砍分。怒吼事件后,整個第四節他都被伍德森放在板凳席上。安東尼賽后更是直言隊友們根本不想贏球。
在輸給鵜鶘后,尼克斯遭遇了9連敗,這是安東尼職業生涯中首次受到這樣的打擊。“我覺得我們每晚走上球場就是為了去輸掉比賽的這是我來到這里后最困難的時期,也是我的職業生涯中最糟糕的時刻。”安東尼說,“我們每個人都必須捫心自問,為了球隊的利益,我們是否已經竭盡所能,并且愿意做出任何犧牲。”從安東尼的話語中我們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雖然他是球隊的領袖,但事實上在尼克斯人人都是自己的老大,每個人都想按照自己的方式打球。
現在的這支尼克斯隊,充斥著一群符合紐約城市特色的球員,J.R.史密斯、阿泰斯特、肯揚·馬丁,甚至是安東尼,他們個性鮮明,這樣的風格可以為他們在紐約大舞臺上爭取更多的露臉機會,但對于一支需要團結一心的球隊而言就是個災難了。
為了走出困境,安東尼已經召集隊友開了兩次閉門會議,但收效甚微。“我們就好像沒辦法團結一致,我們找不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現在對我們來說就是‘黑暗時期’”。安東尼說,這讓他很想念如今在籃網同樣水深火熱的基德。“老兵們的離開讓這支球隊變得不同。基德是一位有真本事的領袖,他不像拉希德·華萊士或科特·托馬斯那樣靠大聲吼叫領導球隊,他是球場領袖的最佳典范。我們現在很想念基德、拉希德這些老兵。我認為去年球隊的化學反應、打球樂趣以及相互支持方面都比現在要好得多。”
“年輕球員不能贏得總冠軍”,這就是為什么上賽季尼克斯會以“簽下每個可用的老兵領導者,讓他們用豐富的經驗帶領球隊前進”這個戰略直面殘酷的奪冠之路的原因。但是在贏下了54場比賽之后,他們放走了所有的老家伙,也拋棄了對于一支球隊來說最重要的凝聚力。
+梅羅不是救世主
安東尼率隊獲得過總冠軍嗎?如果問題這么問的話,答案很簡單——沒有。似乎只要他是球隊老大,就不可能成功,但這都是安東尼的責任嗎?
由于錯誤地將安東尼奉為球隊救世主的角色,所以他因為尼克斯糟糕的戰績而飽受爭議。我們都認同梅羅比不上詹姆斯,而且明顯要比后者低一個檔次,那既然如此,為什么還抱怨安東尼未能像詹姆斯為熱火得到總冠軍那樣而為尼克斯做同樣的事呢?就本賽季來說,或許很多人認為泰森·錢德勒的缺陣成為了球隊慢速啟動的一個借口,但更多的人則把矛頭指向了安東尼。事實上,錢德勒是尼克斯很重要的一名球員,但沒有安東尼,紐約人也將不會贏下去。
安東尼已經在NBA摸爬滾打了10個賽季,但他依舊肩負著超長的出場時間。目前,梅羅的平均出場時間為40.2分鐘,在全聯盟排名榜首,這個數據也達到了他生涯新高。之前他的賽季平均出場時間最接近40分鐘每場的是在2006-07賽季和2009-10賽季——達到了場均38.2分鐘,但當時他才20多歲,而現在他已是而立之年。
安東尼的耐力也在被懷疑。盡管他的職業生涯并沒有錯過大段的時間,但他打過75場或以上比賽的賽季僅僅只有4個賽季,最近的一個還是2007-08賽季。去年,安東尼錯過了尼克斯的15場比賽,但仍每場打37分鐘。同時,他還在受傷期間堅持比賽,并“兼任”大前鋒的角色。此外,安東尼肩負起了尼克斯更多的任務。本賽季至今,他場均9.9個籃板也達到了職業生涯新高,在得分方面也同樣出色。鑒于尼克斯現在面臨的進入季后賽的艱難問題,安東尼的出場時間在任何時刻都不太可能會大幅度降低。換言之,如果他仍然要每場比賽打上40分鐘,很可能導致傷病的出現。請記住,梅羅剛從上賽季的傷病中恢復過來,考慮到他為了尼克斯保持高競爭力的工作量,這些時間將最終會從他的身體索取“報酬”。
在明年5月末,安東尼將走到一個十字路口,他也應該能認識到如今的他與霍華德是這個聯盟中球星的兩個極端。近幾年中當霍華德所在的球隊需要他站出來時,他總是表現得很懦弱。而安東尼不一樣,他敢于迎接挑戰。霍華德從洛杉磯的聚光燈中逃了出來,但是安東尼渴望站在紐約這個大舞臺展示自己,所以當他的球隊陷入困境時,他想通過拼命得分來拯救球隊。安東尼的效率是低于詹姆斯,但不能因為其他球員的偉大而否定他的價值。
很多時候,人們會因為一時的遭遇而去否定過去的決定。說到這,有人可能會有這樣的想法:2011年尼克斯通過交易得到安東尼是不是一個錯誤的決定?當時他們還打算追求誰?當時自由市場上惟一有可能得到的球星只有德隆·威廉姆斯,當尼克斯追求對其追求失敗后,他去了籃網,但是我并不認為現在的威廉姆斯比安東尼更有價值。
尼克斯為了得到安東尼放棄了許多不重要的球員:加里納利去年4月份遭遇了十字韌帶撕裂;費爾頓在掘金和開拓者經歷了令人失望的賽季后回到尼克斯;威爾森·錢德勒時常受到傷病困擾;莫茲戈夫超過40%的比賽都沒有上場;安東尼·蘭多夫場均6.9分;兩個二輪選秀權——昆西·米勒與羅梅羅·奧斯比根本無關緊要;放棄一個2014年的首輪選秀權,這可能是尼克斯最大的敗筆。但紐約不光得到了安東尼,他們也得到了昌西·比盧普斯,正是通過特赦昌西的合同讓泰森·錢德勒的加盟成為可能。
現在的尼克斯斗志全無,但我們不能把責任完全歸結在一位場均25.6分,9.9個籃板的球星身上,因為沒有他,尼克斯只會比現在更爛。

新賽季開賽至今,太陽無疑是帶給我們最大驚喜的球隊之一。他們沒有按照大多數人所預想的那樣擺爛,而是在20場比賽過后取得了11勝9負的不俗戰績,其中又更是不乏主場終結開拓者11連勝、客場終結火箭主場7連勝等諸多好戲碼的上演。要知道,在這支太陽隊中可是沒有大牌球星的,本賽季薪水最高的戈蘭·德拉季奇也只是有750萬美元而已。這也讓人們在驚喜之余不禁產生了疑問——菲尼克斯人到底是憑借什么完成的這華麗的逆襲?
對這個問題,如果想要溯源的話那就必須要從NBA的夏季聯賽說起了。眾所周知,夏季聯賽它一般都是新秀們適應環境、邊緣球員尋求新合同的舞臺,極少有球隊會真正將它放在心上——即便是那些剛走馬上任的教練有意打響頭炮,往往也會苦于手中無牌可打而顯得有心無力。
不過太陽在今夏卻是個例外。
除了幾名新秀之外,像馬基夫·莫里斯、馬庫斯·莫里斯、P.J.塔克這幾名新賽季表現異常出色的球員,他們也都參加了今年的夏季聯賽,甚至于在聯賽正式開始前他們就已經認真、系統地訓練過了。“連續六次、每次三天、一天兩練,一切都非常圓滿。球隊在夏天安排訓練,就是希望我們能盡早找到攻防節奏,好多球員都參加了,能在7月份就做通常只有常規賽時才能做的事,真是太棒了。”塔克說。
而待到聯賽開始后,只因為最終在決賽被狀態正佳的勇士擊敗,太陽真刀真槍對待夏季聯賽的事才沒有被外界過分留意。不過通過這一階段的訓練和比賽,球隊將帥間的關系卻密切了很多,信任度也提高了不少。不僅如此,就在歐錦賽鏖戰期間,霍納塞克還曾親自奔赴斯洛文尼亞觀看比賽,只因為他手下的德拉季奇、維亞切斯拉夫·克拉夫佐夫以及馬爾辛·戈塔特(后來被交易至奇才)都參與其中。
也正是在那時,太陽新帥向德拉季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認為戈蘭他完全可以在進攻時表現得更具侵略性一些。我的意思是,他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都太過拘泥于‘傳球第一、得分第二’這條控衛法則了。”霍納塞克說,“記得當年我還在這里打球時,后場搭檔是凱文·約翰遜,凱文那時就總是先看籃筐,給對手施加完投籃壓力后,傳球也就變得輕而易舉了。那些年凱文每個賽季的得分不少,但助攻也不差,不是么?現在我就是想讓戈蘭也走同樣的路。戈蘭的視野和大局觀可是說是都非常好,能第一時間就找到處于空位的隊友,現在如果能再試著給他灌輸一些投手應有的意識,那么他肯定能變得更加完美,而我們也需要這樣的一個大腦。”
“霍師傅”對德拉季奇的改造可以說是成功了。因為本賽季20場比賽過后斯洛文尼亞人的場均得分(17.7)比上賽季多了3分,命中率也從44.3%上升到了48.0%,但場均助攻卻只是比上賽季少了0.3次而已,正在其職業生涯最好一個賽季的道路上大踏步邁進著。
而除了德拉季奇之外,像塔克、莫里斯兄弟等,他們今夏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霍納塞克的點撥,并紛紛在本賽季實現了爆發。因此可以說,就在新賽季甚至于訓練營還沒開始時,“霍師傅”便已經提前做好了功課,所以也就不要再奇怪為什么“看起來都是一群‘散兵游勇’,但太陽卻沒有成為一盤散沙”了。笨鳥先飛——這句古語說的一點都沒錯。
我們都知道,處于重建期的球隊,它的戰術體系往往是最難建立的,因為陣容是拼湊的,主帥又是剛剛上任,再加之管理層可能還抱著擺爛以博取來年狀元簽的心思,所以一時之間很難形成合力。
不過太陽本賽季卻又是一個例外。
“我在剛剛得到這份工作時,和隊里的球員們逐一聊過。”霍納塞克說,“他們告訴我:雖然在場下彼此都是很好的朋友,但到了賽場上,卻相互都看著不順眼。因此就在這之后不久我便宣布了球隊新賽季最重要的一項戰術——團隊合作。大家在比賽時不要在乎最終是由誰來完成得分,而是所有人都要努力傳球,將球及時傳給投籃位置最好的球員。”
所以,盡管“霍師傅”鼓勵德拉季奇多出手,但他對全隊的要求卻是——像歐洲球隊那樣打球。“沒有過多的個人秀、所有人都不停地轉移球、像一個整體那樣打比賽、尋找機會更好的隊友、為集體利益考慮,這是我最欣賞的比賽方式。在NBA最出色的那些球隊身上,這些特性我們基本都可以看到,但在實力相對較差的球隊就不會存在,我希望太陽能打出這樣的籃球。”霍納塞克如是說道。
于是就這樣,被霍納塞克認為是“球隊最好傳球手之一”的大個子馬基夫·莫里斯,得到了更多的出場機會,而在今夏轉會而來的埃里克·布萊德索,他亦是通過傳球讓自己贏得了新主帥的信任。“我曾經不太相信埃里克打控衛時的傳球能力,不過在看完隊內訓練他的表現后,我知道了他在場上的確是有著非常出眾的觀察能力,并且能傳出不少好球,這對球隊來說很重要,因為我們需要這樣的球員,該投籃時投籃、該突破時突破,與此同時還能及時分球給隊友。”
這一次“霍師傅”同樣沒有看走眼。本賽季在來到鳳凰城后,布萊德索可謂龍入江海,不但場均得分暴漲到18.6分,同時還能搶到4個籃板并送出6次助攻外加1.5次搶斷,均為其職業生涯新高。而在他和德拉季奇的聯合穿針引線下,現在太陽隊有8人場均出手7次以上,其中7人得分上雙,堪稱是聯盟打團隊籃球的最佳典范。

當然,在成功的背后光有理念和決心還遠遠不夠,正確的訓練方式同樣不可或缺。曾經以跑轟和“三分雨”而名揚天下的太陽,在納什離開后的2012-13賽季簡直糟糕到了極點——場均僅得95.2分,排在全聯盟第21位;投籃命中率44.3%,排在第23位;場均三分出手17.7次,同樣排在第23位;而33%的三分命中率則更是名列第28,僅僅好于魔術和森林狼兩隊。加之在休賽期,他們又送
走了隊里最好的三分射手賈里德·杜德利(在太陽效力期間三分命中率有41.2%,隊史上也僅次于納什的43.5%和拉加·貝爾的42.2%),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新賽季太陽必將是一支命中率慘不忍睹的球隊,甚至于連菲尼克斯當地的媒體都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