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佳木斯雙擁公園不同類型彩葉植物根際土壤線蟲群落進行研究,分析土壤線蟲群落組成。結果表明,雙擁公園彩葉植物根際土壤線蟲歸屬29屬,其中優勢屬13個,土壤線蟲總數為35~148條/100 g(干土)?;鹁鏄涓H土壤的植物寄生線蟲數量較多,紫葉李與三葉草共植根際土壤中食細菌線蟲和食真菌線蟲數量較多,紅瑞木根際土壤中捕食/雜食線蟲數量較多。食細菌線蟲、食真菌線蟲和捕食/雜食線蟲數量在彩葉植物類型間差異顯著。試驗結果可以為彩葉植物寄生線蟲的防治提供理論基礎。
關鍵詞:土壤線蟲;彩葉植物;根際土壤;佳木斯雙擁公園
中圖分類號:S436.8;S15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3)24-6051-03
土壤線蟲是土壤中較為豐富的一類動物,對其進行研究有助于揭示土壤生態系統的結構,提供有關土壤生態發育的獨特信息。土壤線蟲中的植物寄生線蟲可以引起園林植物發病,影響植物生長發育。園林植物的根際線蟲種類較多,福建省觀賞植物根際鑒定出17屬20種線蟲[1],常州市園林苗木根際有寄生線蟲種3屬6種[2],南京市苗圃地40種苗木根際土壤鑒定出根際寄生線蟲4目10科13屬22種[3],包頭市溫室內的花卉普遍有根結線蟲病害發生,觀賞用的盆栽花卉受害尤為嚴重[4]。
關于園林植物土壤中的植物寄生線蟲的相關研究較多,但是對土壤線蟲群落組成的相關研究較少。本研究分析黑龍江省佳木斯市雙擁公園彩葉植物根際土壤線蟲群落組成,可以反映出土壤環境質量的變化和生態健康狀況,同時也可為植物寄生性線蟲的防治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地概況
佳木斯市位于黑龍江省東北部(東經129°10′-135°05′,北緯 45°47′-48°30′),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2.9 ℃,無霜期128.9 d。年平均降水量535.3 mm,全年日照時數2 525.3 h。雙擁公園坐落于佳木斯市勝利路西段與學府路交會處,與佳木斯大學、佳木斯體育場相鄰,面積9.2 hm2。2009年栽植喬、灌木30多個品種,其中喬木2 000株,灌木38 000叢,五葉地錦12 000株。2010年栽植喬、灌木24萬余株(叢)。
1.2 試驗方法
2012年10月,對雙擁公園的彩葉植物做了調查,選擇①火炬樹(Rhus typhina Nutt),②金葉榆(Ulmus pumila cv. jinye),③白樺(Betula platyphylla Suk),④白牛槭(Acer mandshuricum Maxim),⑤紫葉李(Prunus ceraifera cv. Pissardii,單獨種植),⑥紫葉李(與三葉草共植),⑦王族海棠(Malus Royalty),⑧紫葉稠李(Prunus virginiana),⑨金山繡線菊(Spiraea bumalda cv. Goldmound),⑩五葉地錦(Parthenocissus thomsoni),11 茶條槭(Acer ginnala),12 東北連翹(Forsythia mandshurica Uyeki.),13 五角楓(Acer mono Maxim.),14 紅瑞木(Swida alba Opiz)共計13種彩葉植物14種根際土壤樣本。在根際用花園鏟取表土,取土深度為0~5 cm, 4次重復。做好標簽,帶回實驗室處理。每份土樣稱取100 g,采用淘洗-過篩-蔗糖離心法分離線蟲。根據線蟲的頭部形態學特征和取食生境鑒定,進行科屬分類[5]。
數據經整理后,采用SSPS 16.0軟件輔助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土壤線蟲總數情況
土壤線蟲的數量范圍為35~148條/100 g(干土),火炬樹、紫葉李、紅瑞木的線蟲總數較多,數量范圍為143~148條/100 g(干土),3個樣本間線蟲總數差異不顯著(P>0.05);白樺、金山繡線菊、茶條槭的線蟲數量較少,不足40條/100 g(干土),3個樣本間線蟲總數差異不顯著(P>0.05)。具體情況見圖1。
2.2 土壤線蟲營養類群情況
土壤線蟲營養類群的數量情況見圖2?;鹁鏄渲彩承跃€蟲(植物寄生線蟲)數量較多,為100條/100 g(干土);白樺、金山繡線菊、東北連翹、紫葉稠李的植物寄生線蟲數量少,不足10條/100 g(干土),這4個樣本間植物寄生線蟲數量差異不顯著(P>0.05)。紫葉李與三葉草共植的土壤中食細菌線蟲和食真菌線蟲數量較多,分別為58條/100 g(干土)和55條/100 g(干土),其食細菌線蟲和食真菌線蟲數量多于其他樣本,與其他樣本存在顯著或極顯著差異(P<0.05,P<0.01)。紅瑞木土壤捕食/雜食線蟲數量為101條/100 g(干土),白牛槭、紫葉李的土壤捕食/雜食線蟲數量為60條/100 g(干土)和69條/100 g(干土),白樺的土壤捕食/雜食線蟲數量為5條/100 g(干土),與其他樣本間捕食/雜食線蟲數量存在極顯著差異(P<0.01)。
2.3 土壤線蟲群落科屬組成
調查共發現29屬土壤線蟲(表1),其中植物寄生線蟲9屬,食細菌線蟲11屬,食真菌線蟲3屬,捕食/雜食線蟲6屬。優勢屬13個,分別為植物寄生線蟲Criconemmoides、Filenchus、Helicotylenchus和Psilenchus,食細菌線蟲Acrobeloides、Heterocephalobus 、Plectus和Rhabditis,食真菌線蟲Aphelenchus和Paraphelenchus ,捕食/雜食線蟲Eudorylaimus、Mesodorylaimus和Sectonema。
Criconemmoides和Filenchus為白樺和五葉地錦根際土壤的植物寄生線蟲優勢屬, Criconemmoides為茶條槭的植物寄生線蟲優勢屬, Helicotylenchus為火炬樹、金葉榆、白牛槭、紫葉李及紅瑞木根際土壤的植物寄生線蟲優勢屬, Psilenchus為五角楓根際土壤的植物寄生線蟲優勢屬。
Acrobeloides為金山繡線菊根際土壤的食細菌線蟲優勢屬, Heterocephalobus和Rhabditis為紫葉李(與三葉草共植)根際土壤的食細菌線蟲優勢屬, Rhabditis為紫葉李、王族海棠和五角楓根際土壤的食細菌線蟲優勢屬,Plectus和Rhabditis為白樺的食細菌線蟲優勢屬。
Aphelenchus為紫葉李(與三葉草共植)、王族海棠、紫葉稠李、金山繡線菊、五葉地錦、茶條槭、東北連翹和五角楓根際土壤的食真菌線蟲優勢屬, Paraphelenchus為白樺、紫葉李(與三葉草共植)和金山繡線菊根際土壤的食真菌線蟲優勢屬。
Eudorylaimus為火炬樹、金葉榆、白牛槭、 紫葉李(與三葉草共植)、王族海棠、紫葉稠李、茶條槭、東北連翹、五角楓和紅瑞木根際土壤的捕食/雜食線蟲優勢屬,Mesodorylaimus為紫葉李、王族海棠、金山繡線菊、東北連翹和紅瑞木根際土壤的捕食/雜食線蟲優勢屬, Sectonema為紫葉稠李根際土壤的捕食/雜食線蟲優勢屬。
3 小結與討論
1)已有研究表明,黃河三角洲濕地土壤線蟲總數為21~956條/100 g(干土)[6];蔬菜地土壤線蟲總數為21~428條/100 g(干土),平均為149條/100 g(干土)[7];佳木斯市洪河農場土壤線蟲總數范圍為11~417條/100 g(干土)[8]; 園林植物云杉、杏樹、東北連翹和榆葉梅植物根際土壤線蟲總數為17~178條/100 g(干土)[9]。本研究發現彩葉植物的根際土壤線蟲的數量范圍為35~148條/100 g(干土),線蟲數量較黃河三角洲濕地、蔬菜地和洪河農場土壤少,與其他園林植物土壤線蟲數量相近。
2)已有研究發現,內蒙古東部草原土壤線蟲有50屬[10],大連市西山水庫植物根際有土壤線蟲26科36屬[11],黃河三角洲濕地有土壤線蟲14科31屬[6],大慶油田石油開采區有土壤線蟲30屬[12],撫順煤矸石山周邊的次生鹽漬化樣地中有土壤線蟲29屬[13]。本研究發現29屬土壤線蟲,發現線蟲屬的數量低于內蒙古東部草原和大連西山水庫,與黃河三角洲濕地、大慶油田石油開采區、撫順煤矸石山周邊次生鹽漬化樣地中的線蟲屬的數量相近。
3)螺旋屬線蟲為遼寧生長年限25年以上的果樹類植物根際線蟲的優勢種群[14],也是黑河中游開墾10年和30年綠洲農田土壤線蟲的優勢屬[15]。本研究發現火炬樹根際土壤中植物寄生線蟲數量較多,Helicotylenchus為主要優勢屬;而白樺、紫葉稠李、東北連翹的根際植物寄生線蟲數量較少,不足10條/100 g(干土)。針對各種植物的寄生線蟲情況,在園林植物管理中相應采取有差異的線蟲防治措施,注意加強對火炬樹線蟲病的防治。
參考文獻:
[1] 段 艷.福建省觀賞植物線蟲種類調查與鑒定[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12.
[2] 胡 嫦,談家金,葉建仁,等.幾種園林苗木根際寄生線蟲種類記述[J]. 中國森林病蟲, 2012,31(3):7-13.
[3] 滕文鳳. 南京市苗木根際寄生線蟲種類及種群季節動態[D]. 南京: 南京林業大學,2011.
[4] 郝小燕. 園林花卉線蟲病的識別及防治[J]. 內蒙古農業科技, 2012(3):82,84.
[5] BONGERS T. De Nematoden van Nederland[M].SUK:Nederandse,1988.
[6] 侯本棟,馬風云,吳海燕,等.黃河三角洲不同演替階段濕地土壤線蟲的群落特征[J]. 應用與環境生物學報,2008,14(2):202-206.
[7] 劉方明,李 麗,王 仲,等.蔬菜地土壤線蟲群落組成和垂直分布[J].湖北農業科學, 2010,49(7):1626-1629.
[8] 劉方明,孟維韌,劉今子,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線蟲群落的垂直分布分析[J].湖北農業科學,2012,51(19):4266-4269.
[9] 劉方明,李修平,姜 成,等.園林植物土壤線蟲群落組成分析[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2(11):107-111.
[10] 阮維斌,吳建波,張 欣,等.內蒙古中東部大針茅群落土壤線蟲多樣性研究[J].應用與環境生物學報,2007,13(3):333-337.
[11] 高 燕,呂 瑩,谷 旭,等.大連市西山水庫植物根際土壤線蟲群落特征[J]. 天津農業科學,2012,18(2):102-105.
[12] 肖能文,謝德燕,王學霞,等.大慶油田石油開采對土壤線蟲群落的影響[J].生態學報, 2011,31(3):3736-3744.
[13] 張偉東,呂 瑩,肖 瑩,等.線蟲群落對撫順煤矸石山周邊土壤可溶性鹽污染的響應[J]. 生態學報,2012,32(8):2439-2446.
[14] 孫曉銘,段玉璽,趙 磊,等.遼寧果樹根圍土壤線蟲的多樣性研究[J].果樹學報,2010,27(3):410-415.
[15] 王雪峰,蘇永中,楊 榮.黑河中游綠洲不同開墾年限農田土壤線蟲群落特征[J].應用生態學報,2010,21(8):2125-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