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2年湖北省西甜瓜種植面積10.243萬hm2,總產量395.35萬t,總產值60.11億元。與2011年相比,面積、單產和產值均有較大幅度增加,嫁接栽培有較快發展,但采后處理和加工相對滯后。通過調研,預計2013年湖北省西甜瓜生產面積還會有一定增長。
關鍵詞:西甜瓜;產業;發展報告
中圖分類號:S651;S652;F326.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0439-8114(2013)24-6064-03
西甜瓜產業是湖北省農業主導產業之一,是湖北省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重要途徑之一。2012年湖北省西甜瓜種植面積穩中有升,銷售價格整體高于2011年,經濟效益比2011年有較大提高[1,2]。
1 2012年湖北省西甜瓜生產與銷售供應情況
1.1 生產情況
1.1.1 產業規模 2012年湖北省西甜瓜種植面積10.243萬hm2,其中有子西瓜6.055萬hm2,無子西瓜2.707萬hm2,甜瓜1.481萬hm2。同2011年相比,總生產面積增加了0.714萬hm2,其中無子西瓜面積減少約0.693萬hm2,有子西瓜面積增加約1.120萬hm2,甜瓜面積增加約0.287萬hm2。
1.1.2 地區分布 根據種植面積,西瓜面積以荊州市最大,達1.676萬hm2,其次是襄陽市,1.534萬hm2,武漢市、荊門市、咸寧市分別為1.089萬、0.884萬和0.773萬hm2;甜瓜面積以荊州市最大,達0.435萬hm2,其次是武漢市0.233萬hm2,宜昌市、襄陽市和荊門市分別為0.170萬、0.133萬、0.119萬hm2(見表1)。
根據品種類型,無子西瓜主要集中在荊州市、荊門市、咸寧市、武漢市、潛江市、襄陽市等地,面積在0.067萬hm2以上的縣(市、區)有松滋市(0.300萬hm2)、鐘祥市(0.200萬hm2)、江陵縣(0.167萬hm2)、京山縣(0.161萬hm2)、潛江市(0.147萬hm2)、監利縣(0.131萬hm2)、洪湖市(0.120萬hm2)、天門市(0.093萬hm2)以及棗陽市(0.080萬hm2)等,主要栽培模式為瓜棉套種;有子西瓜中,小果型禮品西瓜面積最大的是武漢市的蔡甸區(0.253萬hm2),東西湖區、漢南區以及鄂州市均在0.033萬hm2左右,中果型早熟品種面積較大的是鐘祥市、潛江市、荊州區,均在0.133萬hm2以上,黑美人類型特色品種主要集中在宜城市,達0.899萬hm2;大果型晚熟品種面積有所下降,主要分布在棗陽市、隨州市等地。甜瓜種植面積最大的是荊州市(0.435萬hm2),其次是武漢市(0.233萬hm2)、宜昌市(0.170萬hm2)。
1.1.3 產量、效益分析 2012年湖北省西甜瓜總產395.35萬t,其中有子西瓜總產235.31萬t,小型品種有子西瓜平均單產36.82 t/hm2,早熟品種有子西瓜平均單產37.81 t/hm2,中晚熟品種有子西瓜平均單產41.94 t/hm2;無子西瓜總產108.35萬t,平均單產40.03 t/hm2;甜瓜總產51.69萬t,平均單產34.90 t/hm2。與2011年相比,單產均有較大幅度提升,其中有子西瓜平均每公頃增加5.46 t,無子西瓜平均每公頃增加1.94 t,甜瓜平均每公頃增加9.46 t。
2012年湖北省西甜瓜總產值60.11億元。其中有子西瓜總產值34.09億元,有子西瓜小型品種每公頃產值85 964.9元,成本27 095.5元,純收入58 869.4元;有子西瓜早熟品種每公頃產值55 037.4元,成本12 960.6元,純收入42 076.8元;有子西瓜中晚熟品種每公頃產值50 090.3元,成本12 101.1元,純收入37 989.2元。無子西瓜總產值16.68億元,每公頃產值61 618.0元,成本14 887.3元,純收入46 730.7元。甜瓜總產值9.34億元,每公頃產值63 065.5元,成本13 571.9元,純收入49 493.6元(表2)。
1.1.4 主栽品種 從品種結構來看,有子西瓜的小型品種以萬福來、早春紅玉等為主,早熟品種以荊雜18、超級2011、京抗2號、極品京欣、紅虎、8424等為主,中晚熟品種主要是花皮長橢圓類型如西農8號和白皮長橢圓類型如特大新紅寶等為主,黑皮類型較為少見。無子西瓜主要是黑皮圓果類型,如洞庭1號、黑蜜5號、黑冰二號、鄂西瓜12號等。薄皮甜瓜以綠皮綠肉的甜寶類型和白皮白肉的梨瓜類型為主,其次是中甜1號類型;厚皮甜瓜基本都是光皮類型,品種較多,以黃皮圓果、白皮橢圓形為主[3]。
1.2 銷售情況
根據國家西甜瓜產業體系武漢綜合試驗站在各示范縣進行的西甜瓜上市期及價格調研結果,2012年湖北省小型品種有子西瓜5月中旬開始上市,6月中旬為上市高峰期,批發價格最高6.0~8.0元/kg,最低3.0元/kg,平均4.0~5.0元/kg;其他品種有子西瓜5月下旬開始上市,7月上旬為上市高峰期,批發價最高2.4元/kg,最低1.0元/kg,平均為2.0元/kg;無子西瓜6月中下旬開始上市,7月中旬為上市高峰期,批發價最高2.2元/kg,最低1.2元/kg,平均為1.8元/kg;甜瓜5月中下旬開始上市,6月上旬為上市高峰期,批發價最高為7.2元/kg,最低為1.0元/kg,平均為2.6~2.8元/kg。
2 2012年湖北省西甜瓜產業特點和問題
2.1 早春低溫陰雨和初夏高溫干旱對西甜瓜生產影響較大
2012年湖北省早春低溫陰雨持續時間長,在西甜瓜育苗最集中的2月1日至3月31日,有18 d為多云,24 d為小雨或中雨,另外18 d為陰天,陰雨天氣占70%。尤其是2月20日至3月9日間,僅2月28日為多云,其余18 d均為陰雨天氣。長期持續低溫陰雨對西甜瓜早春育苗極為不利,苗期病害發生嚴重,死苗現象也很嚴重,部分農戶因此減少了種植面積或因補種而延遲上市。
2012年6月湖北省大部分地區高溫干旱,5月底至6月24日,全省降水比2011年同期減少50%~90%,其中鄂北崗地、鄂東北西部、鄂西北北部比2011年同期減少90%~100%,同期氣溫偏高、蒸發大,此期正值多數西瓜果實膨大期,高溫干旱造成西瓜果實發育不良,果型偏小,無子西瓜果皮偏厚等[4]。
2.2 嫁接栽培發展迅速
近年來西甜瓜生產連作障礙日益突出,隨著嫁接技術的普及和工廠化育苗的發展,湖北省西甜瓜嫁接栽培快速發展。
工廠化種苗企業育苗以武漢地區為代表,該區現有武漢維爾福種苗有限公司、武漢維農種苗有限公司、武漢如意種苗有限公司、武漢洪北種苗有限公司和武漢維民種苗有限公司5家大型育苗企業,除武漢維民種苗有限公司在2012年處于建設期沒有生產外,其余4家公司在2012年分別生產西甜瓜嫁接苗700萬株、580萬株、110萬株和1 200萬株,總計達2 590萬株。這些企業由于設施條件好,種苗質量高,并且抵御不良氣候能力強,是我省西甜瓜嫁接苗的主要力量之一。
2.3 采后處理與加工技術嚴重滯后
湖北省西甜瓜產品都是鮮果上市,基本沒有經過加工,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上市高峰期常常出現季節性的“賣瓜難”,此期如遇陰雨天氣更會造成西瓜大量滯銷。生產上需要采后處理與加工技術來緩解銷售高峰的市場壓力。因此,需引進相關技術,并組織有實力的企業或瓜農合作組織開展此項工作。
3 2013年湖北省西甜瓜產業發展趨勢與對策建議
3.1 產業發展趨勢
3.1.1 預計2013年湖北省西甜瓜面積將有較大增加 由于2012年西甜瓜市場行情較好,經濟效益高,農戶種植意愿增強,普遍反映2013年增加種植面積。根據在蔡甸、鐘祥、潛江、石首、宜城、鐘祥5個示范地定點監測的60戶農戶中, 23戶表示會增加種植面積,32戶表示會和2012年持平,僅有5戶表示會減少面積。
3.1.2 預計嫁接栽培面積將有較大增加 隨著西甜瓜生產的發展,連作障礙近年來日益突出,嫁接栽培由于防病效果較好,已經被農戶廣泛接受。由于農戶自行嫁接育苗有一定的困難,嫁接種苗的供應一直是嫁接栽培進一步發展的制約因素。近幾年武漢幾家大型苗場不僅數量增加,而且每家都在增加設施面積,提高種苗生產能力,2013年嫁接栽培面積必然大幅度增加。
3.2 對策建議
3.2.1 農業主管部門適時發布風險預警 由于2013年湖北省西甜瓜面積可能出現較大面積增加,會對產品價格、流通環節以及瓜農收入等方面帶來影響,建議相關部門盡早做出預案,并適時發布產業信息預警,避免出現“賣瓜難”等問題。
3.2.2 建議對西甜瓜嫁接苗實行補貼 武漢市東西湖區、蔡甸區多年來對農戶購買商品嫁接種苗給予一定補貼,對西甜瓜嫁接栽培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建議有條件的地區將西甜瓜嫁接種苗納入國家良種補貼體系,對農戶購買商品嫁接種苗給予補貼,引導農戶發展嫁接栽培技術,從而減少連作障礙等問題,促進西甜瓜生產健康可持續發展。
3.2.3 示范推廣避雨栽培、秋延后栽培等多種方式 湖北省西甜瓜長期以來生產方式較為單一,90%以上采用露地栽培,上市期集中,季節性賣瓜難一直制約湖北省西甜瓜生產面積的發展和效益的提高。武漢綜合試驗站將在經濟和技術基礎較好的地區如武漢市周邊、潛江、荊州等地示范推廣西甜瓜大棚早熟栽培技術、避雨栽培技術、秋延后栽培技術等,通過發展多種栽培模式,錯開上市期,提高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趙 姜,王志丹,吳敬學. 中國西瓜甜瓜生產省際間比較優勢分析[J]. 中國瓜菜,2012,25(5):1-7.
[2] 楊艷濤,張 琳,吳敬學.2011年我國西甜瓜市場及產業發展趨勢與對策分析[J].北方園藝,2012(15):183-187.
[3] 戴照義,郭鳳領,李金泉. 湖北省西瓜甜瓜產業現狀與發展對策[J].湖北農業科學,2008,47(12):1514-1516.
[4] 王二虎,孫 欣. 西瓜產量與氣象因素的灰色關聯度分析[J]. 安徽農業科學,2012,40(15):8636-8638,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