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深入學習的前提。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
興趣將會成為學生打開音樂圣殿的金鑰匙,學生興趣的產生和發展與學生的生活、學習環境是密切相關的。在教學中,教師應當根據兒童的心理特征創設環境,使學生在寬松、自由、生動、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培養和發展音樂興趣。
一、用充滿童趣的語言引導孩子
語言在音樂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是音樂藝術的造型基礎與創造核心。如果在音樂教學中失去了優美、生動的語言,就會使其變得枯燥、無味,失去藝術的魅力。教師充滿童趣的語言導入將為引發學生想學的渴望情感做鋪墊。例如,在教學小學一年級的《大鹿》一課時,我是這樣導入的:“今天這節課,老師要帶你們去哪里?”(多媒體出示美麗的森林)接著我說,“森林的早晨可真美啊,露水姑娘給每片綠葉都披上了白紗,使他們看上去是那么的迷人,太陽公公露出了笑臉,布谷鳥也嘰嘰喳喳地叫了起來,喚醒了沉睡的小動物,瞧,小兔子醒來了,正向我們走來。讓我們一起學一學小兔子走路的節奏!”通過這樣的導入語,為學生營造了優美的課堂氛圍,學生注意力都高度集中,不知不覺進入情境之中,充分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在訓練學生氣息時,我會對孩子說:“小狗史奴比跑了很長的一段路,正在路邊喘氣呢。我們也來學一學它吧!”這時學生就會覺得特別有趣,哈哈大笑,并主動學習小狗喘氣。而不論他們學喘氣或是開懷大笑,都已經達到我訓練他們橫膈膜力量的目的。
二、用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吸引孩子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只有學生對學習的知識懷有濃厚的興趣,才能產生求知欲,為此,教師要抓住時機對他們進行興趣的培養,可以設計一些新穎別致的音樂活動,讓學生邊玩邊唱,從玩中學。例如,在教學二年級的《火車開了》一課時,我先出示學生非常熟悉的動畫片中的人物“托馬斯”,說:“瞧,今天誰來到了我們的教室?”小朋友們一下就認出來了,非常高興,接著我又說:“今天托馬斯要帶著小朋友們去旅行,你們想加入嗎?”“想。”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道。于是,我扮演司機,小朋友扮演乘客,在《火車開了》的伴奏音樂中在教室轉起圈來,邊玩邊聽,邊玩邊學,同學們個個情緒飽滿,興奮異常。教室沸騰了,歌聲中也充滿了歡樂,洋溢著美的色彩。
三、在平等交流中激勵孩子
師生之間民主、平等、和諧的關系是創設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氣氛的前提,要把學生吸引到教學中來,引發學生自身的動力,這就需要教師給學生創設一個和諧融洽的人際環境。
例如,一次帶學生進入音樂室上課,我發現李某神情恍惚,見此情景,我沒有批評他,而是順口表揚道:“瞧,李某小朋友坐得多神氣。”正在開著小差的李某聽見了我的表揚,連忙挺直了腰,集中注意力了。這節課,我上的是一堂欣賞課,課一開始,我就對學生說,:“今天這節課,老師要帶你們去個遙遠的國家,它的名字叫墨西哥。墨西哥的人們非常熱情,今天知道你們要來了,放著好聽的音樂來歡迎你們了。”接著我播放歌曲音樂,并提問學生:“這段音樂帶給你怎樣的感覺?”剛問完問題,李某第一個舉起了小手。并非常準確地回答出了這個問題??梢?,課堂上多給學生一些激勵的話語就會將他從冬眠狀態,喚回欣欣向榮的春天。
另外,課堂上我也會和學生聊一些他們比較感興趣的流行音樂,比如周杰倫的歌,我會告訴他們周杰倫的一些被人們廣為傳唱的流行歌曲,之所以能夠感染聽眾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的中國風。換句話來說,就是我在和學生探討流行音樂的同時,順水推舟地將民歌知識融入講解,讓他們意識到民族音樂與流行音樂并不抵觸,民歌同樣具有不可估量的魅力,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是教學中的“迂回戰術”。當學生不接受教材的某些內容時,我們不要急于正面說教,而應該以平等的姿態,耐心地從他們興趣的內容為突破口,迂回地引導學生,讓他們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從而達到我們的教學目的。
可見,只有在教學中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才能打開通往音樂圣殿的金鑰匙;也只有當學生真真切切地感覺到學習音樂是一種享受,而不是負擔時,音樂課堂才能煥發出它應有的神采來!相信只要我們去用心探索,就一定會有收獲!
(作者單位 江蘇省張家港市城北小學)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