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1年,在太原盆地對引進的10個食用向日葵雜交種進行了引種觀察比較試驗。結果表明,10個參試雜交種春播生育日數為88~96d,屬中早熟向日葵類型。綜合性狀表現較好的雜交種有JK518、JKl03、L419、TKC-19。其中,JK518產量最高,折合籽粒產量3 179.2kg/hm2,比對照LD5009增產17.39%;JKl03折合籽粒產量3 091.7kg/hm2,比對照增產14.16%,居參試雜交種第2位;L419、TKC-19折合籽粒產量分別為3 025.0kg/hm2和2 970.8kg/hm2,較對照分別增產11.69%、9.69%,居參試雜交種第3、第4位。上述4個雜交種可在太原盆地進一步試驗示范。
關鍵詞:食用向日葵;雜交種;引種栽培;產量
中圖分類號 S56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10-49-03
向日葵是太原盆地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近年來年種植面積在3.0萬hm2左右,其中75%以上是食用型向日葵。食用向日葵雜交種由于生長整齊、無分枝、成熟一致且產量水平較高,深受農民歡迎[1-4]。但由于向日葵雜交種制種技術難度大、制種產量低[5],僅靠省內育種單位提供的食用向日葵雜交種種子,遠不能滿足本地區食葵生產的需要。為此,2011年山西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對引進的10個食用向日葵雜交種進行了品種比較試驗,主要對產量性狀、籽粒特性及適應性等方面進行鑒定,初步篩選出幾個豐產性與商品性好、抗逆性強、適合太原盆地種植的優良食用向日葵雜交種,為當地向日葵生產種植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參試食用向日葵雜交種為吉林、遼寧、北京、赤峰及安徽等省區育種單位或種子公司提供的JKl03、L419、TKC-18、TKC-19、SCl9、SC69、JK518、華葵2號、HK901、LD5009。其中,美國向日葵雜交種LD5009為對照(ck)。
1.2 試驗設計 試驗選在山西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試驗田進行。試區海拔高度747.7m,年平均氣溫10.4℃,無霜期182~226d,年平均日照時數2 468.2h,年平均降水量426.0mm。試驗地土質為沙壤土,前茬蓖麻,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力中等。試驗采用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每小區5行,行長8m,株距0.5m,行距0.6m,種植密度33 000株/hm2,小區面積24m2。南北行向,四周設保護行。
播種前井水灌溉1次,旋耕機旋地并施農家肥45 000kg/hm2、復合肥300kg/hm2作基肥。2011年5月23日人工點播。生育期間于現蕾前灌水1次,其它管理同當地生產大田。
1.3 調查記載及考種項目 生育期間觀察記載各雜交種的物候期、葉片數、分枝性、倒伏及折莖情況,并由出苗期和成熟期計算出生育日數;舌狀花凋萎后15d調查主要病害的發病情況,計算病情指數;成熟前每小區隨機取10株調查株高、莖粗、盤徑、盤狀;成熟后每小區隨機取10株進行室內考種,測定單盤粒重、百粒重、結實率、籽仁率、粒長、粒寬等,并按小區收獲計產。
2 結果與分析
2.1 供試向日葵雜交種的物候期比較 從表1可以看出,參試向日葵雜交種的物候期表現有差異。各雜交種于5月3 1日至6月2日陸續出苗,播種至出苗的時間為8~10d不等。華葵2號、HK901現蕾最早,現蕾期為6月29日,比對照LD5009早2d。L419開花最早,開花期為7月20日,比對照早4d,比JK518早11d。華葵2號最早成熟收獲,成熟期為8月29日,比對照早熟6d,比JK518早熟8d。各參試雜交種的春播生育日數為88~96d,屬中早熟向日葵類型。
2.2 供試向日葵雜交種的主要農藝性狀表現 由表2可見,10個參試雜交種的株高在114.00~215.00cm,比對照LD5009高的有4個雜交種。莖粗為1.76~2.53cm,莖稈較對照粗的有5個雜交種。葉數23.3~33.9片,較對照多的有4個雜交種。葵盤直徑17.40~26.00cm,葵盤比對照大的有6個雜交種。葵盤形狀除L419為微凹之外,其余8個雜交種與對照均表現為平型。所有參試雜交種均無分枝,也未見倒伏、折莖現象。
2.3 供試向日葵雜交種的籽粒特性 向日葵雜交種籽粒的特性如表3所示,10個參試雜交種的單盤粒重為76.60~102.34g,比對照LD5009高的有6個雜交種,分別是TKC-18、TKC-19、JKl03、JK518、SCl9、L419,其中,JK518單盤粒重最高,達102.34g。參試雜交種百粒重為9.08~18.10g,比對照高的有2個雜交種,JKl03最高,百粒重為18.10g,L419次之,百粒重為17.50g。參試雜交種籽仁率42.95%~53.38%,有7個雜交種比對照高出0.36~8.25個百分點。參試雜交種結實率45.00%~65.01%,有8個雜交種比對照高出3.44~19.49個百分點,只有L419比對照低0.52個百分點。對雜交種籽粒特性考種結果還顯示,10個參試食葵雜交種籽粒大小均勻或比較均勻,粒色、粒型一致。尤其是JKl03、L419、TKC-19,粒色漂亮,粒長2.05~2.28cm,粒寬0.80~0.86cm,深得人們喜愛。
2.4 供試向日葵雜交種的產量比較 對參試向日葵雜交種的產量分析結果列于表4。參試的9個雜交種有6個表現出增產趨勢。排名第1位的JK518籽粒產量3 179.2kg/hm2,比對照LD5009(2 708.3kg/hm2)增產17.39%。JK103、L419、TKC-19、TKC-18、SC19的籽粒產量分別為3 091.7、3 025.0、2 970.8、2 912.5、2 804.2kg/hm2,較對照的增產率分別達14.16%、11.69%、9.69%、7.54%、3.54%。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各雜交種間產量差異達極顯著水平(F=16.39>F0.01=3.60)。JK518、JK103、L419、TKC-19的籽粒產量與對照LD5009間的差異達極顯著水平。TKC-18的籽粒產量與對照間的差異達顯著水平。其余3個雜交種SC69、HK901、華葵2號表現為減產,減產幅度分別達2.31%、4.62%和6.46%,SC69、HK901與對照LD5009差異不顯著,華葵2號與對照的差異顯著。
2.5 供試向日葵雜交種的抗病性 向日葵雜交種對主要病害的抗病性是影響籽粒產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次試驗參試雜交種不同程度地感染了向日葵黑斑病、銹病或二者混合發生,各雜交種自然發病的病情指數見表5。調查結果顯示,TKC-19、JKl03、JK518、L419較抗黑斑病和銹病,病情指數低于25.00。華葵2號、SC69、HK901高抗銹病,但易感黑斑病,黑斑病病指51.28~59.38,而TKC-18和SC19較易感黑斑病、銹病,TKC-18感染銹病最重,病指達45.51。本試驗向日葵生育時期氣溫較高,不利于菌核萌發,所以,3種類型的菌核病均未發生。
3 小結
試驗結果表明,參試的10個食用向日葵雜交種春播生育日數為88~96d,屬中早熟向日葵類型。綜合性狀表現較好的有JK518、JK103、L419、TKC-19。其中,JK518植株最高,單盤粒重最高,產量也最高,折合籽粒產量達3 179.2kg/hm2,比對照LD5009增產17.39%;JK103籽粒最大,百粒重18.10g,莖稈最粗為2.53cm,折合籽粒產量3 091.7kg/hm2,比對照增產14.16%,居參試雜交種第2位;L419、TKC-19折合籽粒產量3 025.0、2 970.8kg/hm2,分別比對照增產11.69%、9.69%,居參試雜交種第3、第4位。上述4個雜交種籽粒產量與對照LD5009的差異達極顯著水平,且抗病性較強,商品性好,可在太原盆地進一步試驗示范。
參考文獻
[1]姚元虎.適宜我省種植的食用向日葵雜交種及栽培技術[J].甘肅農業科技,2005(7):17-18.
[2]秦愛紅,王曉玲,關耀兵,等.適宜寧南山區種植的食用向日葵雜交種及栽培技術[J].陜西農業科學,2006(5):181-183.
[3]李軍,蓋春英,任志遠,等.食用向日葵雜交種巴葵118(KS1)的選育[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8(6):69-70.
[4]崔良基,王德興,孫恩玉,等.食用向日葵雜交種遼嗑雜4號的選育[J].遼寧農業科學,2011(4):82-83.
[5]胡寶忱,賈春天,韓雷,等.向日葵雜交種制種技術的探討[J].雜糧作物,2009,29(1):33-35.
(責編:徐世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