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研究人員表示,在地震過程中,黃金幾乎能夠立即在地殼中沉淀形成。他們在研究中發現,黃金能夠在地震導致充滿液體的巖石裂縫變寬和壓力下降時形成,壓力下降導致溶于液體中的黃金快速濾出。
在論文中,他們解釋了黃金如何從溶解態變成濃度增加1000倍的濃縮沉積物。他們指出:“地球上有多達80%的黃金可能由這一過程形成。”地球上的大部分黃金是在石英脈中發現的——石英脈在30億年前的造山運動中形成——在地震活動區深裂縫中的大量水中沉積而成。
石英脈是在地震過程中的壓力不斷變化中形成的,直到現在,這種壓力的變化幅度以及如何影響黃金形成仍是一個謎。研究人員表示,雖然單一的事件不可能沉積出大量黃金,但同一地區的連續地震導致裂縫中這種沉積物不斷增多,最終形成具有商業開采價值的金礦。當前的大部分黃金在裸露于地表或者地下淺層的沉積層中開采,地質學家已經勘探了地球的大部分干旱地區,現在,他們必須將目光投向隱藏在地殼更深處的沉積層。
編譯/楊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