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研究了國內外食品安全生產的相關標準體系,分析了畜產品供應鏈關鍵控制點,設計了畜產品供應鏈的追溯節點,開發了畜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該系統應用于西山區畜產品生產質量安全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關鍵詞:食品安全;關鍵控制點;追溯
1 引言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需求水平的提高,畜禽規模化養殖也得到快速發展。這給養殖業帶來了良好的發展前景,增加了農民收入,但也帶來了肉類產品的安全問題。根據調查統計,近年來西山區及周邊地區的疫情大部分發生在規模養殖場或與養殖活動有關的場所,動物疫病防治工作已成為規模養殖場工作的薄弱環節。這直接影響了肉類產品的安全,一旦監管不利,這些有問題的肉類產品將流入到人們的餐桌,對百姓的身體健康產生威脅。畜禽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亟待解決。
西山區規模化養殖的快速發展凸顯出畜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給西山區政府監管帶來了新的挑戰。在西山區建立科學有效的畜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加強對轄區內畜產品生產的監控力度,提高西山區農業監管的整體水平,有利于西山區農業的發展,有利于加快西山區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
2 畜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關鍵點研究
2.1 食品安全追溯現狀分析
歐盟在1997年為了應對瘋牛病問題,建立了食品信息可追溯系統,作為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2000年歐盟出臺了(EC)No1760/2000和(EC)No1825/2000號法規,要求在牛肉產品的標簽上必須有生產環節的各項記錄,否則不允許上市銷售。2002年歐盟又出臺了(EC)No178/2002號法規,規定了食品、飼料及相關物品在生產、加工、流通等各個環節的強制性制度。美國早在1906年就通過了《食品、藥物法》和《肉類制品監督法》,規范了肉類生產行業。2002年,美國又發布了“公共安全和生物恐怖主義防備和反應法案”,要求食品的生產、加工、包裝、運輸、銷售等相關環節建立記錄,所有涉及食品運輸、配送和進口的企業必須建立食品流通的全過程記錄。自2001年以來,日本開始試行并推廣農產品與食品的追蹤系統。日本在2002年制定法律對牛肉生產業強制實行可追溯系統,進口肉產品必須具有可追溯性。
由于我國食品安全的形勢嚴峻,以及公眾對日常消費肉制品的信任危機,政府對于畜產品“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質量監管也愈加重視。在食品安全法律和標準的制定方面,國家質監總局和農業部先后制定了《GB/T21735-2008肉與肉制品物流規范》、《肉豬工廠化生產全程衛生質量控制規范》;2003年,中國物品編碼中心將國際物品編碼協會開發的EANoUCC系統引入國內并以實施“條碼推進工程”項目為契機,通過19個示范系統進行推廣應用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于2009年2月28日通過,并于2009年6月1日起施行。2008年,北京市為了確保奧運期間食品的衛生與安全,建成奧運食品的安全監控與追溯系統,使用了自動識別技術中智能卡和RFID標簽技術,達到了智能讀寫與加密通信等效果,并使用GPS車輛定位系統和濕度、溫度自動記錄設備,實現對食品從生產、加工、運輸到銷售環節的全程監控與管理。
2.2 食品安全標準研究
2.2.1 相關標準介紹
2.2.2 相關標準使用方法
GMP、SSOP和HACCP都是規范食品安全的獨立體系,但對食品安全生產卻各有側重。GMP是關于具體食品的生產、加工、運輸等各方面的具體的操作說明或操作規定,并且注重食品的最終結果。SSOP是對GMP中具體操作的衛生規范,預防食品生產各環節的設備、廠房、人員、環境等對食品帶來的潛在危害。HACCP要求對食品供應鏈中(從原材料到最終消費品)的各個操作進行危害分析,并確定CCP(關鍵控制點),使用最少的資源解決最重要的事情。
在實施HACCP前應該確定具體合適的GMP和SSOP,并使之形成強制性的法則,之后再實施HACCP體系的規范分析并控制食品生產中的CCP,HACCP只有建立在GMP和SSOP標準的基礎上才可能形成相對完整的食品安全控制體系,相互補充,相互協調,才能建立起完善的食品安全控制體系。
畜產品供應鏈相關企業必須遵循GMP、SSOP和HACCP指導實際運作,根據供應鏈各環節實際流程和HACCP確定的CCP關鍵控制點才可作為追溯的節點,建立的畜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才是實際可操作可行的。
2.3 基于標準的可追溯關鍵點分析
2.3.1 追溯信息分析
食品安全追溯系統的目標是:源頭可追溯、生產有記錄、流向可跟蹤、信息可查詢。
采用HACCP的原理和方法作為手段,分析追溯鏈各個環節的業務流程, 研究易產生食品安全問題的操作過程及關鍵控制點,使用國際及行業的相關編碼標準,設計出食品安全追溯編碼,利于對追溯鏈的所有環節進行追溯查詢。
養殖管理子系統、屠宰管理子系統、運輸管理子系統、銷售管理子系統,對應著畜產品供應鏈的四個環節,管理著畜產品從養殖、屠宰、運輸、銷售的全過程信息,這些信息對畜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提供了最基本的信息,HACCP的關鍵節點也在這些子系統中體現。
信息采集子系統,能夠接收供應鏈各環節發來的短信,如養殖信息、屠宰信息等,系統對短信內容進行數據提取之后,并對短信進行反饋。同時,短信系統還能夠針對不同的工作群體發送培訓信息,提高相關人員的業務水平,促進食品安全的良性發展。
知識庫子系統是為了提高短信系統的數據提取的正確率而設計的,通過對短信內容的分析,管理短信模板和規則,使短信系統最有效地進行數據提取。
追溯子系統一方面能夠提供消費者查詢所購畜產品的關鍵點信息,增強消費者的購買信心。另一方面,消費者能夠根據畜產品詳細的供應鏈信息,對畜產品生產各環節進行監督。同時,企業也能夠提高自身畜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4 應用
畜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采用SSH的架構進行設計,初步完成系統研發,并在西山區試運行。2012年11月在昆明市西山區動物衛生監督所和昆明市西山區植保植檢查站組織下試運行。對團結、海口、碧雞街道辦事處有關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及項目組成員進行畜產品安全追溯系統培訓。完成全區3處居委會138個規模養殖場信息的收集、整理與建檔,并對定點屠宰場信息進行了初步采集。應用本系統可對畜產品供應鏈關鍵點信息進行查詢追溯。
5 結束語
食品安全追溯的目標是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的幾率,根據制定的追溯體系及相關規范,定位危害源頭,進而找到相關產品的流向,及時追查有危害的食品,從而防止危害擴大。本文結合西山區畜產品生產,按照HACCP的具體要求,分析了畜產品供應鏈中的關鍵點,設計了西山區畜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在西山區進行了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基于目前反饋的問題,將對系統功能進行完善,并改善系統設計,為推動西山區農業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劉宏明.食品安全監管與食品安全問題[J].消費導刊,2012,(5):174-175.
[2]周長城,劉紅霞.全球化進程中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J].探索與爭鳴,2011,(4):40-43.
[3]楊愛珍.HACCP的產生、原理及其與ISO9000的關系[J].甘肅科技縱橫,2003,32(4):35-35.
作者簡介:劉金平(1972,11-),男,云南省昆明市(籍貫),現職稱:畜牧師,學歷:大專,研究方向:行政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