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依據原料是生物質還是石油,目前的環氧氯丙烷生產路線可以分成兩類。通過介紹這兩種生產路線,比較得出甘油法制備環氧氯丙烷的優勢。并給出甘油法生產環氧氯丙烷工藝的技術分析。
關鍵詞:環氧氯丙烷;甘油;生產技術;氯化;環化
1 引言
環氧氯丙烷(ECH)也稱表氯醇,在常溫下是一種油狀液體。它無色透明、有刺激性氣味,其黏度低、不穩定、易揮發。其化學分子式是C3H5OCl,相對分子量為92.85,相對密度為1.1806,沸點為116.11℃,凝固點為-57.1℃,折光率(nD20)為1.4382,閃點(開杯)為40.6℃,自燃點為415.6℃。環氧氯丙烷微溶于水,易溶于如苯、乙醇等有機溶劑,水以及有機溶劑都可與環氧氯丙烷形成共沸物[1]。環氧氯丙烷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它主要用途包括:環氧樹脂生產、表面活性劑生產、氯醇橡膠產品生產以及醫藥、農藥、溶劑等領域。
2 環氧氯丙烷生產技術的比較
2.1 丙烯高溫氯化法(氯丙烯法)
1948年美國Shell公司開發了氯丙烯法[2],其原料采用丙烯、氯氣和石灰。生產環氧氯丙烷主要分為三步:(1)丙烯在500℃高溫下氯化生成氯丙烯。(2)氯氣在水中歧化反應生成次氯酸,再與氯丙烯生成二氯丙醇。(3)二氯丙醇與堿液發生皂化反應生成環氧氯丙烷。目前全球95%以上的環氧氯丙烷仍采用該法生產[3]。
2.2 醋酸丙烯酯法(烯丙醇法)
開發醋酸丙烯酯法的是日本昭和電工與原蘇聯科學院[4],但是二者在工藝上有所不同。昭和電工是先水解再氯化,原蘇聯則相反,而且,第一個摒棄了丙烯高溫氯化法的是昭和電工,該公司在1985年以丙烯為原材料,通過醋酸丙烯酯和丙烯醇來進行生產。此法步驟為:(1)在醋酸的存在下,通過催化劑的作用,由乙酞氧化來產生醋酸丙烯酯。(2)醋酸丙烯酯經水解反應制得丙烯醇。(3)丙烯醇和氯加成反應生成二氯丙醇。(4)二氯丙醇經皂化反應生成環氧氯丙烷。
2.3 生物質(甘油法)生產路線
利用甘油法生產環氧氯丙烷早已產生。限于當時甘油價格的原因,沒有得以推廣。當今能源供需形勢日益緊張,作為新型可替代能源的生物柴油的應用在世界各國迅速發展[5-6]。在生產生物柴油的過程中,能副產10%甘油。正是由于這個原因,甘油法的生產工藝才會在全球環氧氯丙烷的生產中煥發新生。
該方法的生產過程有5個步驟[7,8]:第一,制備和干燥氯化氫氣體。第二,氯化。首先,在反應釜中加入甘油和冰醋酸;其次,加熱溫度達到90℃時,通入氯化氫氣體;最后,先停止通入氯化氫,再冷卻降溫,室溫時打壓縮空氣進中和槽。第三,中和。首先把氫氧化鈉加入到氯化后的混合液里,達到調節酸堿度與中和過量氯化氫的作用,最后分離出二氯丙醇和其他液體。第四,環化。在30-40℃的環化反應釜中,先通過蒸餾的手段產生含環氧氯丙烷的餾分物,最后餾分物去水就是粗品環氧氯丙烷。第五,環氧氯丙烷的精餾。控制塔頂溫度114-120℃,收集此餾分物,即是精品環氧氯丙烷。
綜上可知,因為存在廉價且豐富的生物甘油資源,并且可以甩掉丙烯緊缺的制約,所以甘油法制備環氧氯丙烷在將來機遇極大。對于使用高溫氯化法和醋酸丙烯酯法的廠家來說,其生產裝置在投產后會經常性出現問題,例如催化劑、設備,1-2年后生產才會步入正軌。相比之下甘油法沒有這些問題,并且還能實現清潔生產,優勢十分明顯。
3 甘油法生產環氧氯丙烷工藝技術
法生產環氧氯丙烷核心工藝是:(1)甘油氯化生成二氯丙醇;(2)二氯丙醇環化制備環氧氯丙烷。
3.1 氯化反應
甘油的氫氯化反應早就有文獻報道。但是目前,甘油法再次獲得的廣泛應用,吸引了學者們的目光,一些相關專利由此而生。
使用羧酸催化并且溫度在100~130℃的情況下,讓甘油與氯化氫在三級串聯攪拌反應釜中反應。在這個過程中,反應中產生的水必須用蒸餾的方法去除。按照要求,需使甘油的轉化率為99.4%,氯化氫的轉化率為87.6%,一氯丙二醇的選擇性為7.4%,二氯丙醇的選擇性為82.3%。
許玉梅等人在帶攪拌器的串聯多級反應釜中,在常壓或加壓的條件下,采用有機腈化物作催化劑,有機腈化物與甘油的摩爾比為1∶(1~10),甘油與稍過量的氯化氫氣體在50~140℃下發生氫氯化反應,生成二氯丙醇和水。反應完畢,得到氯化液及含二氯丙醇和水的餾出液。經過萃取單元,餾出液去除其中水份,之后,再將氯化液與脫掉溶劑的油層合并。在減壓精餾之后,得到主餾分、前餾分、釜殘液。在這三者中,二氯丙醇和水的共沸物是前餾分,其中,油層則返回精餾,水層則去萃取單元。主餾分為二氯丙醇。釜殘液為少量未反應的甘油、一氯丙二醇和甘油低聚物、催化劑的衍生物,將它們返回到氯化單元進一步使用。縱觀整個過程,每級反應釜都在釜底通入干燥的氯化氫氣體,第一級加入了催化劑和甘油,最后一級得到環氧氯丙烷。甘油的轉化率為99%~100%,二氯丙醇的收率為91.1%~93.0%。
3.2 環化反應
4 結束語
甘油法制備環氧氯丙烷具有明顯的優勢。該方法得到環氧氯丙烷產品的步驟較少,僅需兩步,對催化劑要求簡單,工藝流程簡便,生產成本較低。同時,由于甘油法工藝只產生極少量有機氯化副產物,因此可減少廢水的排放,從而降低對環境的污染,該方法有望形成經濟而環保的環氧氯丙烷的生產工藝,也符合我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國策,因此具有較大的市場競爭力和發展潛力。
參考文獻
[1]Gilman·H,Blatt·A.有機合成(第l集)[M].北京:科學出版社,1957.
[2]魏文德.有機化工原料大全(上卷)[M].第2版.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1999.
[3]王晶.國內外環氧氯丙烷生產技術和市場發展趨勢的研究[J].上海化工,2006(12):32-35.
[4]徐克勛.精細有機化工原料及中間體手冊[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1998.
[5]王建勛.生物柴油發展現狀[J].當代化工,2007(2):128-133.
[6]孫尚德.生物柴油研究與開發進展[J].糧食與油脂,2007(4):8-13.
[7]Miehael.M,Glycerin Surplus plants are closing, and new uses for the chemical are being found[J]. Ins. Chem. Eng. Sci. 2006, 4(6):7.
[8]Krafft. P,Gilbeau.P,Gosselin.Bt..Process for producing dichloropropanol from glycerol,the glycerol coming eventually from the conversion of animal fats in the manufacture of biodiesel[P]. WO2005/054167A1.2005-06-16.
[9]菲利普.克拉夫特.從甘油生產二氯丙醇的方法,甘油最終來自生物柴油生產中動物脂肪的轉化: CN1882522A[P].2006-12-20.
[10]許玉梅.一種甘油催化氫氯化制備二氯丙醇的方法:CN,101029000A[P].2007-09-05.
作者簡介:尹宏超(1986-),男,寧夏銀川市人,工作單位:寧夏安全生產技術支撐體系專業中心,主要從事關于安全生產技術專業領域的檢測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