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力通信行業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催生了其管理系統的應用。文章從系統的設計與具體實現分析入手,首先討論了電力通信網絡管理系統的設計原則和應該具備的功能及其結構,隨后從設計和建設兩方面著手討論,涉及到了設計和建設中的具體流程和應該注意的一些方面。
關鍵詞:電力通信;管理系統;設計;建設
隨著電力通信網絡的迅速發展,電力通信行業更多的依靠著高新設備的引進來支撐其更高效和更智能化的需求。無論是從配置的更新,還是從功能的豐富和應用的復雜來看,傳統的簡單的管理方式已經完全不能滿足現今電力通信的運行。就目前而言,計算機網絡技術、自動化、通信技術等已經為電力通信管理系統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建立一個安全、高效、快捷的管理信息系統已經具備條件。
1 管理信息系統概述
1.1 管理信息系統設計原則
首先是網絡化的管理系統。從長遠來看,電力通信將來的發展趨勢必然要整合不同的體系結構,所以提出統一的管理標準是目前而言可執行的最佳辦法,實現網絡化的管理,達到不同體系通過統一接口互聯的目的。
其次是綜合接入性。其基本要求是對不同規格的設備和各種制式的產品有著良好的兼容性。該部分的任務就是通過綜合性的接入口,實現對各種通信設備的統一轉換,再由網絡管理系統的高層次進行處理。綜合的接入能力對于降低投入成本有著重要的意義。
再次是完備的功能和開放性的應用接口。應用功能的制定首先要做好用戶需求分析,以此為基礎來設計完善的、豐富的網絡管理系統。但是這還不足以對設備的更新、應用程序的發展做出系統性的改進,所以在設計中要求有良好的開發性,有接口能聯接應用程序,不斷滿足新的用戶需求、推出新的功能和用戶界面。
最后是系統的標準化及其獨立性。網絡管理系統的統一化首先從設計角度入手,采用統一的設計程序和界面風格、術語應用、以及統一的管理操作等,以標準化的設計應對不同的設備、系統的控制與操作。同時管理系統的獨立性也十分重要。系統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應該不受設備的限制,獨立性對于系統本身的發展具有很大的意義。
1.2 管理信息系統的功能和結構分析
根據計算機信息技術發展的總體技術要求和技術發展趨勢,且結合本論文的研究背景,管理系統將采用基于J2EE體系架構進行設計、開發。Java語言的優勢以及有眾多國內外大型廠商參與制定的J2EE標準規范,使Java技術成為目前大中型企業級應用的首選,可以提供更好的處理能力和穩定性支持。Java語言及J2EE應用服務器為Web應用開發提供了大量開放性、標準性、可復用性、可擴展性、可管理性、可維護性和跨平臺性等功能特性,使你能夠開發出“一次開發,多次運行”的好系統。J2EE中間接提供了先進的、十分強大的三層及多層架構支持。
2 網絡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
2.1 設計前期分析
系統的設計首先以滿足客戶的需求為前提,同時也要對系統的安全性、良好的開放性、穩定性做出設計。設計中要考慮到相應的技術手段的使用,比如系統中必然會出現大量數據、圖表、文字的處理,需選用較為強大的數據處理功能的軟件和程序,Oracle作為較為常用的選擇,有著良好的處理性能,同時可以優化設計。
2.2 數據模型的建立
建立數據模型對于大量數據信息的管理大有裨益,可以將抽象的數據具體形象化,提高可操作性和管理的效率。數據模型的組成有兩個部分:通過DBMS的利用來分析幾率電路走勢,實現工作人員的空間因素的掌握;對于線路的具體位置的記錄掌握對象因素。該模型可以形成幾何式網絡,高效便捷。
2.3 建立數據庫
數據庫建立之前,對于通信信息的收集整理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大略的圖形模型也十分必要。考慮到將來系統的發展,子網絡系統的聯接將會成為必然,這樣在數據庫的設計建立時候就要對圖層的階層關系有著清晰的把握,了解階層的相互聯系和關系,以后形成整個大的通信網絡。實際設計中,將圖層處理為數據庫框架,其中就可以包含諸多的點層信息,包括地下通道層、路面層、基站層等等。
3 網絡管理信息系統的實際建設分析
3.1 系統建設目標
隨著設備的更新升級、運行方式的演變,電力通信網絡管理系統的全面覆蓋成為必然,對于管理的空白區要加大覆蓋力度,管理能力也要同時提升。采用管理系統,淘汰原有的人工作業的方式,由系統自動記錄、傳送信息。減少網絡運營成本。對于基礎設施,諸如配線設備、電源設備等零散設備的管理也要設置途徑進行管理覆蓋。原有的一些監控設施等可能老舊,新建的系統要統一替換。對于原有的系統設施漏洞與不足的地方,新系統提供后臺管理,打破原有的監控的結構,達到極大改善其互通性能、運行效率的目的。
3.2 系統的體系結構分析
一般的網絡管理信息系統有主從式和分布式。主從式的結構由后臺統一調配設備和電路,操作管理相對高度集中,但是也存在著許多問題。比如信息資源的分布就顯得拙劣,因為這種集中式的管理會加重處理的難度;在實時監測方面,由于后臺的集中處理,網絡數據容易積塞,當鏈路和節點較多,那么監測就會效率低下、喪失意義;如果后臺出現問題,那么整個系統將會全部失去控制中心,風險較大;同時還有升級性能不佳、服務類型不全的劣勢。
分布式有著更好的管理配置模式,以中央平臺為中心,同時將數據的控制功能剝離開來,配置到設備中,與各層管理級別通過協議相互聯系,包括代理、信息庫、管理站等,構成一個系統。其中代理可以實現自己對應的電力通信的電路和設備的數據的處理;管理站可以根據不同的應用環境來設計,其實質是介于操作者與系統之間的界面;信息庫用以信息數據的存儲;最后管理協議起到連接管理者與代理的功能,同時協定了眾多內容,包括信息數據存儲方式、通信方式、處理方法等。
總之,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必然會帶動電力通信網絡管理的長足發展。網絡的發展趨勢將朝著大規模化、數據繁多、信息復雜的方向,帶給管理系統更大更多的要求與挑戰。電力通信網絡管理信息系統各個方面都將有著更高的要求,包括功能的齊全完備、處理的高效便捷、檢測的實時準確以及運行的連貫性和智能性。
參考文獻
[1]馮超.電力通信網絡管理系統的建設[A].廣東省電力通信有限公司.廣東電力.第14卷第4期2001年8月.
[2]羅婭萍.電力通信網絡管理系統探討[A].寧夏電力通信公司.調度通信.1674-0009(2007)08-002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