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城市的一些住宅小區內,污水網管并沒有鋪設或者是不能夠到達與并沒有污水治理廠,這就不能找到有效的解決污水的方法,這篇文章介紹了這幾年小區的污水治理技術研究與設施研制,針對污水處理的問題,利用最有效的方法進行解決。
關鍵詞:現狀;污水處理;技術開發
1 現狀及問題
1.1 分期建設,分期運行
小區內的污水處理地點必須遵循分期進行建設與運行的規律。因為其中一大部分的工程就是采取分期的施工方式,而且根據現象出現的情況隨時就行調整。因此適用的污水治理體系必須與每一階段的工程,統一時間進行設計施工與運行。減少了一次性投入的風險,使得污水治理體現與后期作業不符合,導致浪費。
1.2 入住率對運行成本的影響
不管是哪個小區在剛開業不久的入住人口都不更夠達到預算的人口,同時污水治理體系在這個時間之內的污水處理效果也不能夠達到預想的效果。因此確定施工技術時,可以挑選能隨著實際處理污水情況進行技術處理,這樣就能夠減少處理成本。
1.3 投標報價的評審
建設污水治理廠的資金一般都使用在管線鋪設、化肥池、土方土建、設施配置等方面。供貨的商家進行報價時通常都會在土方方面漏報使得不能更準確的對整個工程資金進行準確的預算。因此必須要讓供貨商家清晰的提供土方土建工程大小范圍。避免進行投標時只有土建這一方面,實際施工的時候又會遇到土方工程的難題。
1.4 運行成本
污水治理體系能否穩定正常的日常運行與設備運行的成本以及水費的多少是有很大聯系的。最近這幾年中,大部分技術就是因為運行的成本太高,即使是使用了一些時間后都不夠成本,最后使得運行終止。
1.5 配套工程的投資
一個完善的處理體系就必須有污水的管線鋪設與污水處理設施兩個方面。這個時候,投標的企業一般重點都放在處理設備的購入與安裝資金,忽略掉了污水管道鋪設的費用,但是從投資者的角度看,不管哪個方面的投資都對小區的總投資有深大的影響。因此確定技術的時候不應該就設備投資多少確定工程的總投資。
1.6 處理系統對住宅小區環境的影響
再次污染就是選擇污水治理技術必須要重視的一個條件。對污水進行處理時,設備發出的噪音、污水臭氣、地上污水治理地點都會對環境造成影響,這也使得處理的同時出現再次污染的幾率大大增加。以上說都是會導致物業與業主間產生問題。
1.7 對小區空間的合理利用
確定的技術必須是那種能夠避免使用能夠使用空間的技術。例如:地下室是可使用空間中的一種,因地下室并沒有電纜管線之類的,可使用的價值不大,在綠地之下建立起污水治理體系是非??尚械模椅鬯涍^處理后的中水也能夠用作綠化水,有效的節省了再次建設中水管道的費用。
2 污水處理方法
2.1 物理處理方法
2.1.1 格柵法:可分為人工清理的格柵(適用于中小型城市生活污水廠或所需截留的污染物較少時)和機械格柵(適用于大型城市生活污水廠或所需截留的污染物較多時)。
2.1.2 篩網法:篩網的去除效果,可相當于初次沉淀池的作用。
2.1.3 過濾:是以具有孔隙的粒狀濾料層,如石英砂等,截留水中的雜質從而使水獲得澄清的工藝過程。
2.1.4 離心分離法:它的作用是基于存在于水中的懸浮物和水的密度不同而產生的。主要設備有:離心機、水力旋流器及旋流池等。
2.1.5 沉淀池法:用于廢水進入生物處理設備前的初次沉淀、生理處理后的二次沉淀及污泥處理階段的污泥濃縮池。
2.1.6 浮上法:適用于顆粒直徑很小,很難用沉淀法加以去除時,主要有電解浮上法、分散空氣浮上法和溶解空氣浮上法。
2.2 生物處理方法
污水生物學處理具體來說是通過微生物所產生的酶,氧化分解有機物,從而使水得到凈化。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細菌,污水中可溶性的有機物直接被菌體吸收;固體和膠體等不溶性有機物先附著在菌體外,由菌細胞分泌的胞外酶分解成可溶性物質,再被菌體吸收,通過微生物體內的氧化、還原、分解、合成等生化作用,把一部分有機物轉化成微生物自身組成物質,另一部分有機物被氧化分解為二氧化碳、水等簡單的無機物,從而使污染物質得到降解。主要方法有:氧化塘法、活性污泥法、生物濾池法、厭氧處理法。
2.3 水的化學處理方法
中和法;化學混凝法;化學沉淀法;氧化還原法;吸附法。
2.4 城市污水處理的新模式
2.4.1 生物膜技術是指使微生物群體附著于某些載體的表面上呈膜狀,通過與污水接觸,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攝取污水中的有機物作為營養吸收并加以同化,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專家說明,相對于過去的活性淤泥去污方式,該方法有以下幾個優點:使用天然材料為接觸材料、花費少,凈化效果好;成本低、淤泥減少、避免再次污染、有很高的效率、與小規模的污水處理要求相適應。
2.4.2 粉末活性炭吸附技術:粉末活性炭在污水處理中的使用已有七十年左右的歷史。自從美國首次使用粉末活性炭去除氯酚產生的嗅味以后,活性炭成為給水處理中去除色、嗅、味和有機物的有效方法之一。國外對粉末活性炭吸附性能作的大量研究表明:粉末活性炭對三氯苯酚、二氯苯酚、農藥中所含有機物,三鹵甲烷及前體物以及消毒副產物三氯醋酸、二氯醋酸和二鹵乙腈等等均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對色、嗅、味的去除效果已得到公認??捎糜谔岣呶鬯幚韽S出水水質。
3 這種系統是將水域中的生物作為主體,加上一定量的曝氣,完善人工生態的處理系統,用高效的方法分解水中的污染物質,這也是提高水質的重要方式。這也是將人工與自然融合的一種新型工藝。這種技術是曝氣的生物塘與人工結合培育出來的污水自身凈化的技術。
如今,我國的城市污染水的治理過程中,使用的最多的方法就是活性污泥的治理法,不過這種方式造成的臭泥依然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梢栽囍褂梦勰鄟韺鴪鲞M行填埋,使做肥料,這已經得到了??谑械膶嵺`證明。
4 結束語
小區內的污水處理設施,做到了避免污染與保護水質的效果,有很明顯的作用。雖然目前我國城市的污水處理發展方向是將集中替換分散,不過小型的污水治理設施,在我國還是很常見的,也還用保留很長的時間,因此,這方面的工藝的提升與設施的開發必須極度重視。
參考文獻
[1]羅王景,郭靜,張大群.厭氧序批式活性污泥法(ASBR)特性分析[J].給水排水,1997(4).
[2]石亮民.介紹一種小型污水處理站[J].給水排水,19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