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水利水電是一個工程建設規模十分龐大的項目,由于施工條件的復雜性,施工的風險貫穿著整個水利水電施工的過程,對于水利水電承包商來講,風險的防范和避免是非常重要的。文章通過中鐵十二局集團有限公司在水工隧洞施工中所遇到的風險,來對水利水電工程在施工中的風險做一個系統的分析,并從中找出風險管理的措施。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風險;水工隧洞施工
引言
水利水電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產業,隨著我國工業的發展,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周期長、投資大,需要協作的部門也比較多,但是受自然資源、地形、水文氣象和技術的限制,水利水電的施工存在著很大的風險。在水利水電工程中,水工隧洞施工中所存在的風險是中鐵十二局集團有限公司一直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在此問題的基礎上,中鐵十二局集團從多個角度出發,對施工的風險提出了很多有用的措施,本文以下就對其進行深入的探討。
1 水利水電風險概述
1.1 風險分析
由于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規模都比較大,同時施工的條件都十分的艱苦,對技術質量的要求也比較高,在加上一些主觀和客觀因素上的影響和干擾,水利水電工程在施工的過程中存在著很大的風險。眾所周知,潛在的風險越大,開發商所獲取的利潤就會越高,這是因為很多風險都是可以通過一定的措施倆進行防范和避免的??偟膩碚f,水利水電施工中的風險是來自多個方面的,其有業主、監理、承包商、自然環境、工程所在的社會環境以及經濟形勢、國家的一些政治因素都是風險的潛在隱患所在[1]。
1.2 風險特征
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和開發是一個復雜和充滿不確定因素的過程,其在工程建設的過程中規模龐大、建設周期長、資源投入的數量比較大,自然條件和技術條件在很多方面都很復雜。結合工程施工的特點,其風險也會受這些因素的影響,所以在建設的過程中水利水電工程在風險上具有不確定的特性,所引起的后果也不盡相同,后果的嚴重性也是無法預計的。對水利水電行業來說,風險的識別和管理對其的安全有著重要的作用。
2 水利水電風險識別
2.1 操作過程
風險操作的過程需要通過評價程序、指標體系來實施。風險評價程序首先是收集信息資料,然后通過對資料的客觀統計和主觀判斷,來選擇相應的評價方法來建立風險評價的模型,對不同的因素來進行評價,最后實施綜合的評價來得出評價的結論。在風險指標體系上,就是通過對水電工程項目中風險的識別來識別基本的單元,從復雜的關系中找出各因素中所存在的本質聯系。
2.2 識別方法
水利水電工程中對于水工隧洞施工中風險識別的方法有兩個環節:分析和感知。分析風險是為了對風險事故中的各種因素進行引出,為項目風險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基礎;感知風險是為了對工程中客觀存在的各種風險進行了解。對風險的識別不僅要對項目所面臨的確定風險進行識別,同時還要對各種潛在的風險進行識別,這是最為重要的。在這個識別操作的過程中,風險是通過組織人員運用各種方法,然后盡可能的、全面的找出對工程項目具有影響的風險事件,確定這些風險事件因該是項目施工執行中確實可能發生的[2]。
3 水利水電風險管理措施
3.1 回避風險
在項目施工的準備環節和中間環節,如果不影響整體工程的施工情況,可以采取一些變更和取舍來減少風險,這就是回避風險。在水工隧洞施工中,回避風險的處理是通過三方面來實施的:(1)通過嚴格的招標程序來選擇合適的承包商以此來降低技術風險;(2)在嚴格控制工程分包的基礎上,防止將工程分給不量的承包商;(3)根據施工現場的情況,在滿足工程設計的基礎上來將工地中的復雜地質條件盡可能的回避[3]。
3.2 緩解風險
緩解風險主要是為了將風險最大化的緩解,在這個方面可以通過對風險的調查和分析,將工程中的一般風險進行解決,緩解風險所解決的是一些協調方面的因素,一般這些風險都是比較基礎和淺顯的,在防范的基礎上來解決。隨著水利水電工程的不斷發展,風險的存在是必須的,為了最大化的減少這些風險,對風險的緩解很大程度上是有利于工程項目中風險的解決的。
3.3 轉移風險
轉移風險是水利水電建設過程中對風險管理實施的最為常見的一種措施。之前在轉移風險的實施上是通過為工程合同履行擔保義務和設置保護性條款來實施的,由于其成本低、實施的便捷性,很早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現今,所實施的一種方法是投保建筑工程一切險,這種方法由于成本高和程序的復雜性,實施的范圍不是很廣泛,但是隨著市場的發展和其效率的高速,其必將成為風險轉移中的一種主流方式,目前已經在水利水電中的很多行業得到了大力的應用。
3.4 自留風險
自留風險的措施是通過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將工程中不能轉移和回避的風險留給自己承擔。由于這種處理方式對自身會存在一定的風險,這就需要風險進行周密的安排,將風險盡可能的控制在一個較小的空間和時間內,同時也可以通過制定有效的預控措施倆將風險盡可能的化解。
4 風險監控及系統評價
在水利水電工程中對水利水電工程的風險控制可以通過建立和及時的更新項目列表、實施風險應對審計、建立報告機制、定期召開項目中參與人來對風險進行評估、定期的更顯相關的數據庫、引入第三方咨詢定期對項目進行質量檢查來防范大的風險。對于系統評價方面,在遵循一定的原則和步驟的基礎上,集合水利水電中水工隧洞施工風險的特殊性,從工程項目中的風險源和總體要求的分布特點來進行分析,從多個角度出發。風險的監控和系統評價是為了對水利水電中的風險進行系統的規劃和分析,這樣才可以進行一個良好的風險控制,將風險存在的危害盡可能的減少,來保證項目施工的效益。
5 結束語
從本文對水利水電工程中對施工風險的分析來看,在水利水電工程項目中存在著很多的風險,其風險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從這個角度出發,根據中鐵十二局集團有限公司在水工隧洞施工中所遇到的風險,以及其所實施的措施,對風險的防范和避免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也為水利水電行業在項目中對風險的管理提供了一定的依據。
參考文獻
[1]姜秀慧,朱淵岳.基于《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評價標準》的水利水電施工工程項目重大危險源評價[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2(10):123-125.
[2]方志勇,王延洪.水電工程中的危險辨識與控制[J].水電與新能源,2010(01):182.
[3]張紅艷,王世勇,郭澤慧.聚丙烯纖維混凝土與土工合成材料在水利水電工程上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32):174.
作者簡介:白慶義(1978-),男,漢族,山西省太谷縣,中鐵十二局集團有限公司,工程師,主要從事工程施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