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開展市政建設工作的時候,使用最多的物質就是石灰石。本文具體論述了該類材料的建設前期的準備活動,進而講述了建設工藝,指出了特殊背景中開展建設時要關注的具體事項。
關鍵詞:市政道路;石灰土基層;施工工藝
此類材料是當前建設活動中使用最多的一種物質,對于道路項目來講,使用此類物質有著非常優秀的意義,它在技術以及經濟層次之中都有很多的優勢,文章具體的闡述了其建設工藝相關的內容。
1 前期準備
1.1 關于技術內容
(1)開展原材料的測試活動。在開展此類基層建設工作之前的時候,要選取料場之中有著獨特代表性的樣本開展測試,具體的要分析如下的事項:顆粒分析、液限和塑性指數、擊實試驗、碎石或礫石的壓碎值、有機質含量(必要時做)、磷酸鹽含量(必要時做)。此外,還需檢驗石灰的有效鈣和氧化鎂含量。如試驗碎石、碎石土、砂礫、砂礫土等繼級配不好的材料,宜先改善其級配。(2)按照土壤種類及石灰質量確定配合比和石灰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容重。(3)在正式建設之前的時候,要進行短距離的測試,以此來明確設備的組合狀態以及建設的措施等。
1.2 對材料的規定
(1)土:土以塑性指數10~20的黏性土為宜;用石灰穩定無塑性指數的級配砂礫、級配碎石、未篩分碎石時,應添加15%左右的黏性土;試驗塑性指數偏大的黏性土時,應進行粉碎,粉碎后土塊的最大尺寸不應大于15mm。土的有機質含量不超過10%,硫酸鹽含量超過0.8%時不宜用石灰穩定。使用特殊類型的土壤如級配礫石、砂石、雜填土等應經試驗決定。碎石或礫石的壓碎值應符合以下要求:用于城市快速路和主干道基層應不大于30%;用于次干路基層應不大于35%。(2)石灰:石灰宜用1~3級的新灰。對儲存較久或經過雨期的消解石灰應經過試驗,根據活性氧化物的含量,決定使用方法。考慮具體情況,建議使用袋裝熟石灰、磨細的生石灰,不宜在現場消解塊灰,必要時對熟石灰進行篩分處理(10mm方孔)。(3)水:所有的可以喝的水都可以。(4)參加料:利用級配礫石、砂石等材料時,其最大粒徑不宜超過0.6倍分層厚度,且不大于100mm,摻入量根據試驗確定。
1.3 機具準備
(1)石灰土主要機械:推土機、平地機、振動壓路機、輪胎壓路機、裝載機、水車。廠拌時選用強制式拌合機、路拌時選用路拌機、圓盤耙、鏵犁等。(2)小型機具及檢測設備:蛙夯或沖擊夯、四齒耙、雙輪手推車、鐵锨;水準儀、全站儀、3m直尺、平整度儀、灌砂筒等。
1.4 作業條件
第一,下承層的所有的指標都已經測試達標,表層的平整性以及坡度等所有的指標都合乎相關的規定。第二,建設之前要對下承層認真的清理,而且要灑水養護。第三,恢復施工段的中線,直線每20m設一中樁,平曲線每10m設一中樁。第四,所有的管線的埋設和填充等都已經完成,并且測試達標了。
2 關于建設工藝的步驟
該項建設活動可以分成廠拌以及路拌措施。它們有著自身的優勢,接下來具體的講述這兩個措。
2.1 廠拌法
廠拌法的施工工藝流程是石灰土拌和、石灰土運輸、石灰土攤鋪、粗平整型、穩壓、精平整型、碾壓成活、養生。
2.1.1 做好拌合活動。當原料進入到場地測試達標之后,要結合配比來配置石灰土。對于出廠的材料要切實的結合當時的氣候狀態等分析,如果是晴天的話,要確保其含水性的比例稍微的高一些。要結合材料的含水性以及灰的含量等來明確,當檢測達標之后才可以出場。
2.1.2 輸送。要使用有遮擋物質的車輛對其輸送,要結合需要的總數和運輸的距離等等來明確車輛的總數,路線要提前設定好,嚴禁在活動區域之中緊急的停車等。
2.1.3 做好攤鋪活動。在潮濕的下承層之中結合規定明確單一的延米所需的土方總數,設置專門的人員來開展工作,具體的負責車輛的指引等等。
2.1.4 粗平整型:使用推土設備先將其大體的平整兩遍,查看有沒有不平整的區域。對于部分區域高度差異比較大的表層,要使用推土機來平整,如果高度差別不是很大的話,要使用平地機來處理。
2.1.5 穩壓:首先要使用平地機對其初次平整,測試它的含水性,如果需要的話還可以通過灑水以及晾曬等的措施來調節器含水性,在含水性達標之后,用輪胎壓路機快速全寬靜壓一遍。
2.1.6 精平整型:人工標出高程點,平地機精平1~2次,然后檢測高程、平整度和橫坡度,對局部細集料集中現象進行人工處理。對局部高程稍低的灰土面嚴禁直接采取薄層找補,應先人工或機械松耕100m左右再進行找補。
2.1.7 碾壓:石灰土攤鋪長度約50m時宜進行試碾壓,在最佳含水量-1%~+2%時進行碾壓,試壓后及時進行高程復核,碾壓原則上以“先慢后快”、“先輕后重”、“先高后低”為宜。注意事項有:碾壓時應重疊200mm~300mm,后輪必須超過兩段的接縫;壓路機的碾壓速度頭兩遍以1.5~1.7km/h為宜,以后宜采用2~2.5km/h;首先要使用壓路設備靜壓一次,然后振動進行大約四次,結合具體的情況來明確振動的次數,然后使用別的設備對其靜壓大約兩次,將輪跡去除。對于橋洞等的無法用設備來碾壓暗淡區域,最好是使用蛙夯措施。
2.1.8 茬的處理:工作間斷或分段施工時,應在石灰接茬處預留300mm~500mm不予壓實,和新鋪筑的材料的連接,在碾壓的時候要灑水處理。要防止豎向的縫隙。如果必須要設置豎向縫隙的話,要將茬縫設置在中線區域之中,要將其設置為梯形的。
2.1.9 養生:當完成壓實活動之后要對其開展養護活動,養護用時要超過一周。在養護的時候要閉合交通,假如分層次建設的話要在兩天之中開展好。
2.2 路拌法
路拌法的施工工藝流程是備料、拌和、攤鋪、整型、壓實、養生。對于備料來講,要將土料等運到作于區域,結合配比使用有序的措施對其開展布料活動。第二,做好拌合。把過篩的物質先翻拌大約兩次,檢測其含水情況,然后使用設備拌合,通常要進行三次。第三,攤鋪和碾壓等的活動和常伴措施大體上是一致的。
3 特殊背景中的建設工作要注意的事項
3.1 在雨季開展的建設工作
第一,在多雨的區域嚴禁在雨季開展石灰土結構等的建設工作。第二,對于備用的石灰和土堆等最好是堆成一個較大的堆,其表層使用塑料等遮蓋,周圍要設置排水裝置,避免集料太濕,而且要使用合理的保護方法來防止其被雨水淋濕。第三,縮短攤鋪的尺寸,當天攤鋪好的要當天用完。
3.2 在冬天建設的時候要關注的具體事項
第一,要禁止在冬天的時候進行石灰土的基層建設工作,要保證最低的氣溫超過五攝氏度。第二,基層應該在首次的冰凍時節來臨之前的大約一個月的時間之中開展好。第三,如果在冬天開展基層養護活動的話,要往里面添加一些防凍的物質。
參考文獻
[1]市政工程施工監理便攜手冊[M].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
5.
[2]黃興安.市政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手冊[M].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