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經濟的帶動下,城市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階段。城市建設首先就是要解決路的問題,城市道路是確保市民出行及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所以城市道路工程建設成為城市建設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文中對道路工程的特點及質量控制難點進行了分析,并對當前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質量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闡述,同時進一步對如何加強道路工程質量管理提供了具體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道路工程;施工質量;管理措施
道路給城市帶來的不僅僅是出行的方便,道路是城市的窗口,代表著一個城市的整體形象,同時還是經濟發展的載體,“要想富,先修路”這個口號千百年來都被人們所提倡,很好的體現了路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現在隨著城市道路施工的不斷進行,道路施工質量也越來越被大家所關注。城市道路施工質量的好壞,與人們的生命和財產息息相關,所以在道路施工中加強施工的質量管理是至關重要的,這也是打造優質道路工程的基礎保障。
1 道路工程的特點及質量控制難點
1.1 地下管線復雜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中需要進行土方的挖掘工作,這就對存在于城市地下縱橫交錯的管網造成影響。所以在施工前需要對地下管網的情況進行詳細的了解,并與各單位與部門之間作好協調工作,從而避免在施工中出現挖斷管線的問題發生,造成不必要的影響的損失。
1.2 地質條件影響大。
在城市道路施工中,對于排水工程的施工受地質條件影響較大,如在施工現場遇到特殊的情況時還需要采用井點或是深井的降水措施來保證排水,同時還要等水位降至可以施工的條件進才可進地下一步的施工。另外對于需要埋設較深的管道時,如果遇到土質較差的地段,還要采取邊坡支護等措施來確保施工的正常進行。
1.3 準備期短,開工急
城市由于人流及車流量較大,所以在道路施工時對城市交通會產生較嚴重的影響,所以為了盡量減少影響,城市道路的工期都較短,而且要盡量的縮短工期,這樣在時間短、任務重的施工當中,很難做到進度計劃的科學性,難免有遺漏的地方。
1.4 施工場地狹窄,動遷量大
城市道路施工的環境大多處于城市的大街小巷,涉及拆遷等問題,同時由于受施工環境及條件的限制,對于加快施工進度及進行施工質量控制存在著一定的難度。
2 道路工程施工質量中出現的主要問題
2.1 回填處理不當
在道路施工中溝槽開挖完后需要進行回填,這是道路施工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進行回填時對回填土的要求較高,需要回填土符合道路工程的施工質量標準。在進行回填時,要保證溝槽內沒有積水,因為一旦有積水,那么所回填的土含水量將會升高,無法滿足回填土的標準,從而使道路在使用過程中會出現沉陷或是開裂等情況發生,使道路處于不穩定的狀態,影響道路施工的質量。
2.2 路面出現不平整
人們在行車過程中,很關注于道路的平整度,這是影響路面舒適性的重要指標之一。在道路施工中如果操作人員水平較低,對基準線的控制失誤等原因,會導致基層路面平整度不夠,從而使路面高低不平,車輛在行駛時會出現顛簸、損壞等情況,甚至引發交通事故。
2.3 水泥混凝土路面斷板嚴重
斷板是指在春秋兩季進行施工時混凝土路面由于白天與晚上的溫差較大,加上受到土基強度不均勻性的制約,容易產生較大的翹曲應力,從而造成路面板體出現開裂現象。同時,板塊混凝土有時出現的過振現象,會引起分層離析,也會造成路面發生斷板,因此,在對混凝土進行振搗時應先對不密實的部位進行振搗,避免混凝土分層產生。
2.4 攤鋪和拌和極不均勻
由于道路穩定層處在道路路面的中間層,容易被施工技術人員所忽略,因而各種細節要求得不到重視,攤鋪水泥、石粉渣及拌和時極易不均勻,這主要表現為:攤鋪水泥、石粉渣時標高未能得到較好地掌握,致使攤鋪層次不清,攤鋪的平整度不夠準確,一般攤鋪厚度大約保持在20cm-30cm以內,若超過了30cm,則必須進行分層施工。如果對其攤鋪厚度不予理會,肆意進行一次性的攤鋪,那么將無法達到預期理想效果。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可進行大范圍的攤鋪,但也應根據其攤鋪厚度設計攤鋪分層施工,同時,進行拌和時應均勻、到底,避免出現夾層和花面現象以及路面接縫問題。
2.5 施工設備配置不合理
通常施工設備配置不得當的情況主要有:瀝青混凝土的拌和力嚴重不足,運輸車輛運輸力度不足,導致攤鋪速度不合理,或者時常中斷攤鋪工作,攤鋪設備不符合路面鋪設寬度的要求,路面的分幅接茬部分太多等。壓力機配置不當,甚至還有在初壓,復壓,終壓三個階段都用同一臺壓路機施工作業的情況發生。這些設備配置不合理的現象,都會造成路面平整度,壓實度,外觀質量出現不合格的情況。
3 加強道路工程施工質量管理措施
3.1 加強道路路基質量控制
第一:在施工開挖作業前,需要對路基及溝槽的中線和邊線的情況進行嚴格的檢查,從而確保其合格率,還要確定水準標高達到標準,對原有的管線和施工周圍的建筑物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第二,在對基底進行填筑前要保證基底內清潔干凈,不允許有雜草、垃圾及表層土等雜物存在,對于軟土地基地段則需要對軟基進行處理,然后才能進行壓實作業。
3.2 加強道路穩定層質量控制
在水泥石粉穩定層的施工過程中,常見的不合格工程主要有:混合料的均勻度,和強度都不符合設計規定,壓實度不合格,壓實過程中出現龜裂,不板結,表面起皮,表面松散,平整度都不符合標準等現象。主要可以通過以下一些措施來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施工時選用恰當的攪拌機,控制攪拌時間至少需要90秒鐘。石粉的顆粒徑要控制在5毫米以內。混合料在拌和碾壓的過程中,要時刻控制含水率,定期檢查含水率情況,如果發現含水率不足,一定要及時灑水,直到含水率達到要求后才能繼續碾壓。攤鋪后的混合料一定要在2個小時內完成碾壓工作,并且至少要完成碾壓次數在8次以上,直到碾壓密度完全符合要求為止,同時還要確保表面沒有明顯的輪跡。
3.3 加強混凝土路面接縫控制
混凝土路面在施工時,會有橫向接縫和縱向接縫,在進行橫向接縫施工時在接縫處要把已經壓實好的路面進行預熱處理,并注意碾壓的速度。同時在縱向接縫施工時最好采用兩臺以上的攤鋪機進行交替作業,在縱向接縫處的保留10到20厘米的寬度等后面攤鋪完成后一起進行碾壓。
3.4 加強施工隊伍管理和建設
施工隊伍直接在現場對道路進行施工,其隊伍的素質和技術水平是保證施工高質量完成的關鍵。所以在城市道路施工中要選擇一支專業的、高水平的、高素質的施工隊伍,從而確保道路工程得以高質量的得以完成。同時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和施工單位之間要相互配合和協作,各盡其職,從而從根本上保證工程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常立杰.如何加強公路工程施工質量管理[J].山西建筑,2007(33).
[2]溫金祥.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法與質量控制[J].工程技術與管理, 2005.
[3]張棟梁.工程建設質量控制[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