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混凝土是建筑工程、道橋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工程的質量。對此,加強混凝土的質量管理是提高工程質量的重要措施,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是影響混凝土質量的關鍵因素,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下面就來分析一下影響新拌混凝土工作性的因素進行分析,提出改進對策。
關鍵詞:新拌混凝土;工作性;原因;對策
前言
我們稱尚未凝結硬化的混凝土為混凝土拌合物,稱其工藝性質為工作性,平時會稱其為和易性。新拌混凝土是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且成型后治理均勻密實的性能。事實上,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屬于一項綜合性的技術,是由流動性、黏聚性與保水性三個方面共同構成?;炷涟韬衔镌谧灾鼗蛘邫C械振搗的作用下會產生流動性的特性,而且會填滿模板。而黏聚性則是混凝土拌合物在施工過程中的組成材料的特性之一,對離析及分層有一定的積極預防作用;保水性則是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的特性之一,是為了防止沁水現象的有效措施之一。由此不難看出,新拌混凝土質量的好與壞是由以上三個特點決定的,所以,要加強新拌混凝土流動性、黏聚性、保水性的水平,提高其設計標準,使其符合要求。
1 目前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問題
從當前的施工情況來看,工程中涉及混凝土工的工作較多,例如:隱蔽工程、樁間系梁、墩柱、蓋梁等混凝土作業中,多半采用的都是現澆法施工的方式,在施工過程中,不論是選擇任何一種澆筑的工藝,都要保證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但是從具體施工情況來看,我們發現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亟待完善,以新拌混凝土澆筑為例,混凝土流動性仍然存在大小不等的很多問題,如果流動性過大的話,很多施工人員都是直接返場進行直接的澆筑,與監督人員沒有進行及時的溝通;在流動性較小的情況下,多數施工人員都是采取在混凝土運輸車攪拌罐中加水,然后以攪拌的轉動的方式完成攪拌任務,增加混凝土的流動性,改善振搗與澆筑的質量。從發展的角度來說,這種情況是應當被制止的,這樣的解決對策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混凝土的工作性,導致混凝土出現質量問題,造成混凝土的分層、沁水、嚴重的情況下甚至會產生離析,最終造成經濟損失,影響工程的質量。尤其是針對一些相對隱蔽性較好的工程,必須要加強對混凝土澆筑的管理,嚴格控制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
2. 新拌混凝土工作性的主要影響因素
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將影響新拌混凝土工作性的因素分成以下幾類:
2.1 水泥漿的數量
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泥漿的作用較大,除了被用在填充集料間的空隙之外,還被用在包裹集料表面的富余部分,改善拌合物的流動性。在水灰比一定的前提下,水泥漿的數量與流動性成正比,但是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如果超出了范圍,集料就會減少,就會產生流漿的問題,影響拌合物的穩定性,不僅浪費水泥,而且增加了成本,而且還會導致拌合物的強度與耐久性下降;如果水泥的用量過少的話,就無法完成包裹集料表面的工作,同時也無法填充孔隙,拌合物非常容易導致崩塌現象,穩定性失衡,所以,控制拌合物中餓水泥漿數量成為擺在施工人員面前的重要難題之一。
2.2 控制好水灰比
除了水泥漿的數量,還要注意水灰比,在用水條件穩定的前提下,水灰比過小的話會導致水泥漿變稠,拌合物的流動性變??;如果加大水灰比的話,就會使水泥漿變稀,流動性變大,但是過大就會發生離析問題,影響強度,所以,水灰比的控制十分關鍵。
2.3 掌握好單位用水量
從實踐中我們不難看出,單位用水量對坍落度有絕對性的影響,流動性與用水量成正比,但是在硬化后非常容易引發混凝土孔隙問題,使其強度與耐久性降低。除此之外,如果用水量過多的話則會導致新拌混凝土出現分層、沁水的問題,使和易性降低。所以,在混凝土強度與耐久性較好的前提下,要根據流動性的情況來確定單位的用水量。
2.4 砂率的把握
砂率直接反映的就是粗細集料的相對比例,它允許混凝土骨料的空隙和總面積。黨水泥漿的用量確定后,砂率過大的話則集料的總面積就會增加,包裹砂子的水泥漿層變薄,砂粒間的摩擦阻力會增加,拌合物的流動性減小;砂率過小的話,表面積是變小了,但是由于砂漿量不夠,除了用于填充石子孔隙外,用于包裹石子表面的水泥砂漿層就會變薄,拌合物的流動性就會減小,同時,如果砂量不足的話也會導致離析、沁水等問題,影響和易性。所以要將砂率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在水泥漿用量穩定的前提下,能使新拌混凝土的流動性達到預期的目的,同時也避免了離析、沁水的砂率就是合理的砂率。
2.5 選擇合適的水泥品種與集料的性質
水泥品種的差異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用水量的差異,在其他條件一致的情況下,標準稠度用水量最小的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流動性也相對較大。從實踐情況來看,普通水泥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要優于礦渣水泥和火山灰水泥。盡管礦渣水泥拌合物的流動性較大,但是黏聚性很差,非常容易出現沁水、離析的問題?;鹕交宜鄤t恰好相反,流動性小,但黏聚性好,在用水量相同的前提下,集料表面出現光滑、形狀圓、棱角少的卵石,拌制出的混合料流動性很大,但是強度表面很粗糙,棱角的碎石低。
2.6 外加劑的使用
在混凝土配制中外加劑的使用在所難免,在不增加用水量和水泥用量的前提下,外加劑的應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
2.7 控制好溫度及攪拌的時間
溫度的高低對混凝土的質量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溫度越高,水分蒸發也就越快,流動性越小,溫度升高10℃,坍落度大約減小20mm~40mm,對此,夏季施工要做好冷卻工作。除此之外,攪拌時間也會影響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如果攪拌時間短,拌合物的工作性就會降低,質量也會不均勻,因此一般情況下規定攪拌的時間1-3min為最佳。
3 改善新拌混凝土工作性的主要對策
針對上文中提到的問題,我們必須要新拌混凝土工作性的重要性有新的認識,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善其和易性。
3.1 調節混凝土的組成
混凝土的質量是由強度、耐久性與經濟性共同決定的,這就要求調節其配合比來促進工作性的改進。
3.2 準確應用外加劑
外加劑的準確使用可以使混凝土拌合物的質量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更好地滿足使用的需求。
3.3 改善振搗機械的效率
做好混凝土振搗及養護工作,可以彌補由施工條件不當而導致的新拌混凝和和易性差的問題。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新拌混凝土工作性的影響因素可以分為人為與自然因素兩種,對此,首先要找出原因,然后采取有效的對策加以控制,改善混凝土工作性。相較于自然因素,人為因素多是可以通過一定的手段避免的,可以通過加強攪拌,提高施工監理人員的工作責任心,也可以通過外加劑來改善和易性,進而更好地解決新拌混凝土工作性的問題,促進混凝土質量的改善,促進工程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張美珍.公路工程檢測技術:第2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7.
[2]袁捷.道路建筑材料[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5.
[3]JTJ041-2000.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