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今,中國的經濟在騰飛,隨著經濟發展對建筑施工質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施工的時候就必須對其質量進行監督,這樣就能夠達到工程標準的質量要求。在這種情況下,文章研究了建筑在施工過程中的問題、管理問題與其混凝土質量的監控。
關鍵詞:建筑質量;管理;控制
1 建筑工程的施工工藝
1.1 鋼筋工程
1.1.1 人員要求與工具準備
如今,中國的經濟在騰飛,隨著經濟發展對建筑施工質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鋼筋技工要有很熟練的技術,要想熟練的掌握好施工時的鋼筋是否垂直與鋼筋之間的距離,就必須分配相應的測量工具,例如:卷尺、線錘等。鋼筋技工需要有專業的知識,焊工或者是特殊工作的就必須持證上崗。
1.1.2 機具準備
施工時必須按照規范的設計圖安置加工鋼筋的設備,使用前需要進行調試,這樣就能夠確保設備使用時的正常與精準。機械設備的正常運行必須配備專業的維修工人,對其進行日常的保養與維修,第一時間檢查設備的精準性,并予以調正,這樣就能夠確保加工鋼筋時的質量與精準性。
1.1.3 材料準備
進購鋼筋的時候,必須讓出售商提供相應的質量證書與證明,這樣對鋼筋的質量也是一種保障。購入之后需要對鋼筋進行質量的驗收,對購入鋼筋進行取樣抽查進行實驗檢驗其其力學性能,達到標準之后投入使用。經過驗收后,必須根據鋼筋的品牌、規格、廠商等數據進行有序的排放。存放時要注意避雨避潮,有效的防止鋼筋因外界原因生銹與氧化。
1.1.4 鋼筋放樣
相關的工作人員必須仔細的分析對應的工程要求,熟練的掌握好圖紙上對工程的細節要求。有不懂的地方必須采取積極的態度分析每個細節并掌握。難題處需要仔細的分析。
1.2 模板工程
最先分析混凝土有沒有達到一定的強度,接著再對相關單位申請拆模,在申請批準之后,就可以進行模板的拆除工作。
2 建筑中的施工管理
2.1 按計劃進度組織施工
針對工程的管理人員說,最重要的就是把握好工程的進度,確保在規定的時間之內完成工程,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做其他的工作。在制定施工進度方案的時候必須始終堅持施工進度的目標。一開始就規劃出一個大概的施工概念,做好這一步之后就在各個環節進行仔細的進度分析與結合實際的施工進度再制定出詳細的計劃。在這個計劃投入使用的時候要結合實際的施工情況進行改正,以保障在規定時間內高質量完成施工。將進度方案的內容與上級要求完成的任務想結合,細致的安排好每一道工序,制定出一月或者是一周的施工目標,每一項任務必須具體分配到相應的施工團隊中去。上述完成之后,接下來必須制定嚴格的材料設備的分配管制計劃,這樣就能夠確保施工時各部門的契合度。實際施工的時候必須定期對施工環節的進度進行監督,假如沒有達到相應的進度就需要找出存在的問題,第一時間進行調整,加快施工的速度。
2.2 搞好施工總平面管理
加強對施工的管理能夠做好正確合理的施工工序分配、確保組織的合理科學性、保障施工的質量、縮減工程的成本、保障施工的安全。
因為施工的平面管理是處于某個階段的局部管理,現實的施工階段,因為受到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必須及時的對其平面的分布進行調試與管理,結合實際的情況進行施工,使平面管理能夠發揮最大的作用。
2.3 做好施工調度工作
施工的時候,因為某些知道與不知道的隱藏原因,最開始制定的施工方案必須根據施工的變化不斷調整,這樣就能夠使方案更適應施工的要求,充分發揮全局功能,保障高校施工。
2.4 加強技術管理
施工時必須加大對施工工藝的分析與研究,這樣就能夠貫徹實施我國規定的施工標準及要求與我國規定的相應的施工政策。在施工工程中注重創新型現代化工藝的使用,這樣就能夠為施工提供新技術與減少外部因素的影響,最終做到提高施工的總技術的目的。
2.5 質量控制點的設立
為了確保施工質量,在實際的施工過程當中,在特點的一些時間或者相應的條件之下,對于施工中的一些內容、項目以及容易出現問題的關鍵環節進行特別的重視和重點的管理,確保這些關鍵部位的施工質量,減少整個工程的隱患。質量控制點的設置相對寬泛,對工程質量的影響相對比較大的一些因素都可以作為質量控制點,如施工人員、工程機械、建筑材料、施工進度等都可以作為質量控制點,強化對其控制。
2.6 工程質量預控
在正式施工之前先做好施工時出現問題的預測,先確定為什么會出現這些問題,找出原因之后針對不同情況采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這樣能夠盡量避免或者是減少問題出現的幾率。這種預控的方式一般都是根據施工過程中某一個細節找出的,都是為了提高工程的施工質量。
3 建澆筑中的混凝土質量控制
3.1 澆筑前的質量控制要點
3.1.1 施工時在混凝土投入施工之前,必須先分析給出的通知單,熟練的把握好混凝土的分配比例。施工時,假如有材料更換的情況出現,就必須第一時間申請進行再次調配。在調配時結合現場情況與材料的信息,這樣就能確保調配的精確度。
3.1.2 嚴格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使其符合實驗報告的相應要求,嚴格控制水用量,不得隨意增加或者減少。
3.1.3 澆筑混凝土前應再次檢查施工面的準備,確保模板和鋼筋位置、標高、截面面積與設計相符,且支撐牢固,拼縫嚴密。
3.2 澆筑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要點
3.2.1 堅持開盤鑒定制度,而且每天都應根據原材料情況進行調整。
3.2.2 加強旁站監督,嚴格控制澆筑質量,檢查混凝土塌落度,重點監督在已攪拌好的混凝土中加水的現象,不合格的混凝土要堅決退回。
3.2.3 檢查振搗情況。振搗過程是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的主要環節:除檢查漏振外,重點關注過振等不良振搗,避免出現內部蜂窩、孔洞等所導致的內在質量問題。
3.2.4 泵送混凝土應保持連續工作,如必須間歇時,應在前層混凝土凝結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筑完畢。由于一般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為45min,所以,允許中斷時間≤45min。
3.2.5 確保混凝土工程的質量,必須把握好混凝土在傾落時的距離,自由狀態下必須小于或等于兩米,豎向狀態下必須小于或等于三米,不然必須借助溜槽與串筒輔助混凝土下落,確保混凝土的出口時下落的方向與地面樓層保持垂直狀態。
3.2.6 保證表面平整度、垂直度和光潔度達到要求,為保證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垂直度和光潔度達到要求,使用優質的模板和合理的施工工藝是關鍵。另外,模板拼縫、預埋件和預留孔位置應符合鋼筋混凝上施工驗收規范的要求。模板拼縫不嚴密,往往會產生漏漿,嚴重時造成新澆混凝上表面產生露石等現象,影響新澆混凝土的質量。我們經過多年摸索發現:模板縫在5mm以下,采用黃油水泥拌和物補縫;當模板縫<5~10mm時,采用快硬性砂漿封堵。模板的剛度是保證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垂直度的先決條件,模板在重復使用前應進行模板剛度校準,對變形過大的模板應停止使用。
4 結束語
在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對工程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必須加強對施工的順序全面的管理,加強整體的控制水平,重視現代化的技術與工藝的發展與使用,這也是確保工程質量的必然要求。從工程的可持續發展來說,有科學的管理體系,標準的施工要求,這樣就能加快工程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