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經濟進入高速恢復和發展時期,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也有了更加有力的經濟后盾,尤其是工程建設行業的發展更是從中受到了諸多裨益。本文重點介紹了工程建設及其材料管理的重要性。
關鍵詞:建筑工程;材料監管;問題;對策
前言
經濟建設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國家的財政堅實、國庫充足、資金流轉順利,我們才能在其他方面取得優秀的成績。只有雄厚的經濟實力作保障我國的工程建設才能順利開展下去,畢竟大型的工程建設需要的工期時間很長、資金投入量很大、見效期需要的時間也很長,工程建建是第二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主要依靠第二產業的發展和推動,因此,工程建筑行業本身的健康高效發展以及相關原材料的供應和監管方面都會對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
1 原材料的選擇和監測
原材料的規格和質量是一個工程順利完工與否的關鍵,我們要想保證工程的順利開展,保證工程建筑的正常使用壽命,我們相關人員必須從源頭上避免或者減少風險發生的幾率。
我們都知道,在施工之前的工程建設中,原材料的選擇和具體采購成本占總預算很大的比例,因此,如何加強原材料的質量監管,保證原材料的質量能夠符合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我們必需要認真履行自己的監管工作,從源頭上遏制危險發生的幾率,切實減少企業的成本,間接增加企業的流動資金,保證企業能夠正常運營是我們維護企業可持續發展、增加企業利潤空間的重要方法。
原材料是一個企業工程項目順利完工的基本條件,由于其成本估算在整個預算成本中占有的比例大、價格變動幅度大、材料本身的質量和規格也不相同,所以,材料管理工作性質復雜、包含的內容廣泛、出現問題的幾率也比較大,所以,相關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首先,我們要選擇自己優秀專業的管理人員,定期對他們進行職業技術和思想道德培訓,提高他們的監管意識和職責;企業和工程的領導人要從自身做起,重視原材料的選擇,符合國家的相關規章制度,要按照規章制度辦事;另外,我們要健全企業監管機制,健全的機制不僅需要人員的相關培訓,還需要對材料本身嚴格監管,在事前事中和事后進行總結,及時發現施工現場中存在的問題,避免損失或者把危險因素降低到最低程度。第二,基層管理人員要甄選具有一定專業知識、政治思想意識較高、自身約束力較強人員,我們不僅要選擇專業人士還要選擇與企業文化相一致的人,能夠真正融入到企業的日常生活和精神文化理念中去,建立職責明確、獎罰分明的制度來規范日常的工作。充分調動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他們的生活主動性,為企業的未來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第三,完善的材料規范制度不僅是規范人員的制度,還包括對材料的規范,材料的生產商、規格、原材料的具體使用程序等相關的內容都要受到我們的嚴格控制,規定其使用的合理性和經濟性。另外,原材料的購買、施工現場的加工使用、日常儲備和使用后的維護和廢棄物的回收都要進行相關的檢查和控制,以此來保證原材料的供需穩定,質量符合相關規定。
2 材料管理的具體做法
2.1 把好材料采購關。要建立以領導分工負責,由財務、倉庫及采購人員組成的審查小組,嚴格審查材料采購合同,對采購物資實行“三對比”的辦法,即比材料質量、比運距,堅持“質量擇優而選、價格擇廉而買、路途擇近而運”的原則,增加材料管理的嚴肅性和透明度。
采購人員必須做到腿勤、眼勤、嘴勤,熟悉市場行情,掌握市場動態。在采購具體材料前首先要向供料單位索取產品合格證或出廠質量證明單,并對證明單上所列各種材料、質量、數量、規格認真審查,將證明單、合格證或試驗單送交驗收人員和資料員。采購、調撥人員在采購中發現的質量問題和解決情況要作詳細記錄以便備查,對各種材質證明要有登記和簽收手續。
2.2 嚴格材料進場驗收制度
大宗材料和三材一律由各項目部采辦部長、材料員、質量、技術人員共同驗收,做好試驗并建立臺帳,并要求由保管員驗收入庫。報支發票時,發票、驗收單和各種小票必須簽章齊全、手續完備,先由材料會計審核而后由分管材料的領導審批。
甲方供材料由施工方材料開取領料單,報材料核算部門登記,材料到場后,由施工單位現場材料員、質量技術人員就數量、質量進行檢查、驗收并辦理手續。
乙供材料由施工單位現場材料員、保管員對進場入庫材料要嚴格執行驗規格、驗品種、驗質量、驗數量的“四檢驗”制度,在一般情況下對已下列材料不予驗收:(1)呆滯積壓、質量低劣的材料;(2)無使用對象的特殊材料;(3)超儲備定額懸殊的一般材料;(4)打短線物資應視生產施工的需要,不能超過3-12個月的用量,超出者不予驗收;(5)成件包裝物資要進行抽查,凡質量、數量等與收料單不相符的不予驗收。
2.3 做好進場入庫材料的保管工作,減少損失和浪費,防止流失
根據各類材料的特點,采取有效的保管措施,建立健全保管制度。對砂、石等大宗材料的堆放場地要平整,松土要壓實,有條件的要搞硬化地面,鋼材按鋼號、品種、進場順序分別驗收堆放,做到先進先用,對于各種工料應采取隨班組轉移的辦法,按定額配備,增強職工的責任感,減少丟失和避免混用,對失職丟失工、料具的當事人,均得賠償損失金額的50-100%,情節嚴重的要給予重罰款。門衛要認真履行職責,做好進、出場人員、車輛的有關臺帳,嚴格履行門衛制度。
2.4 現場嚴格限額領料,堅持節約預扣、余料還庫,收發手續齊全,并記好單位工程臺帳,促進材料的節約和合理使用
施工中使用的材料、工具隨時進行清理,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現場無剩料。施工班組完成施工任務辦理任務書驗收時,應同時辦理邊角余料、殘、舊廢料的退料手續,若發現場地不清、余料不退,現場材料員及班組長不予簽證驗收。舊料按使用價值劃分等級,回收利用。已無使用價值的殘舊模板、腳手架料、金屬配件等都進行回收處理,材料的包裝品也應及時回收處理。
2.5 加強周轉材料管理,提高利用率
周轉材料價值高、用量大、使用期長。對周轉材料管理的要求是在保證施工生產的前提下,減少占用,加速周轉,延長壽命,防止損壞。周轉材料應由隊或項目部統一管理,及時做到隨拆、隨收、隨清理、隨修理、隨保養,包干到人,堆放整齊,對于手持小型周轉材料列戶到人,以損換新。對丟失或保護不善者予以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