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城市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建筑工程的規模不斷的擴大,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作為工程的基礎,對工程的質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所以在地基的施工中,要進行嚴格的控制,從而保證地基施工的質量,確保建筑根基的安全穩固。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對建筑工程的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加強地基基礎施工技術,確保建筑工程質量是當務之急。文中對地基基礎施工技術的重要性進行了說明,同時對當前地基基礎施工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進一步對如何提高在建筑地基施工的技術進行了具體的闡述。
關鍵詞:建筑工程;地基基礎;施工技術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我國的各項基礎設施建筑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隨著工程建設數量及規模的不斷擴大,人們開始對工程的質量逾加的關注。地基作為建筑的基礎,其施工時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工程整體的質量,所以在地基工程的施工中,控制好施工的質量,從而保證建筑的安全和優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地基基礎施工技術的重要性
地基作為每一座建筑的根基,在工程建設當中,都是作為頭一道工序來進行施工的,其施工質量的好壞受很多因素影響,但最主要的影響因素還是施工技術的高低,所以在地基基礎施工中,保證施工技術的質量水平也是保證建筑工程整體質量的基礎。我國是一個大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在工程建設當中,由于位置不同,所面臨的地質情況也各不相同,不同的地域的地質情況會有較大的差別,所以對地基施工技術帶來了更大的挑戰,需要較高的技術水平才能保證施工的質量。但在當前很多的建筑工程當中,人們對地基工程的施工重視的程度還不夠,在施工中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有待解決,所以,為了確保建筑工程的質量得以保證,我們需要不斷的在地基基礎施工中對施工技術加以提高和完善,從而保證工程的質量。
2 當前工程建設地基基礎施工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地基作為整個建筑工程的基礎,對建筑的整體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對于一個工程項目的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在很多工程建設中,對地基基礎的施工還存在著認識上的誤區,在施工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急需解決。這些存在的問題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
2.1 地基建設中的塌方問題
目前在地基施工中,塌方是較為嚴重的一個問題,地基施工時需要進行基坑的開挖,在開挖過程中需要針對不同的土層采取不同的施工技術,進行坡度控制或是采取必要的支護方法等,這樣就會保證基坑在外力作用下維持穩定性,不會發生大的變形,從而避免塌方的產生。因為一旦在地基施工中發生塌方,不僅會對地基工程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同時危及到施工人員的生命,造成較為嚴重的安全事故,另外,如果地基在施工中發生塌方,對周圍建筑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
2.2 地基缺乏保護
地基在施工時由于要進行較深的基坑開挖工作,這樣地下水較為豐富,特別在多雨地區進行施工時,充足的雨水對地基的施工會帶來較嚴重的影響。所以在雨水充沛時進行地基施工時,需要做好防水和排水設施,如果沒有采取科學的保護措施,使地基進水,這樣不僅無法使施工正常進行,同時也會對地基的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所以在地基施工中要對基坑內的積水進行清除,保證無積水,同時被水泡過的松軟的土也要及時進行清理。
3 加強建筑地基基礎工程的施工技術
3.1 地基基礎的選型
基礎是建筑物和地基之間的連接體,基礎把建筑物豎向體系傳來的荷載傳給地基。如果地基的承載力足夠,基礎的分布方式與豎向結構的分布方式相同,可采用獨立基礎;如果地基非常軟弱,建筑物很高的情況下,則需要采用筏形基礎,筏形基礎有較大地基接觸面的優點,它與獨立基礎相比,穩定性更高,造價也較高。如果基礎土質較好,地下水位較低的粘土,亞粘土,則可采用作支承的鋼筋混凝土人工挖孔灌注樁。
假設地基承載力不足,屬于軟土地基,必須采取措施對軟弱地基進行處理。軟弱地基系由淤泥質土、濕陷性黃土、雜填土或其它等構成的地基,那么在勘察時應查明軟弱土層的均勻性組成,分布范圍和土質泥沙,為采用的地基處理方案提供相應參數。
3.2 地基基礎施工技術與措施
當地基土為淤泥,上層土層又較薄時,應采取避免施工中對淤泥和淤泥土擾動的措施。如果是沖填土、建筑物垃圾廢料,當均勻性和密實度較好時均可利用作為持力層,對于有機質含量較多的生活垃圾和對基礎有侵蝕性的工業廢料等雜填土,未經處理不能作為持力層。在選擇地基處理方法時,應綜合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建筑物對地基要求,建筑結構類型和基礎型式,施工現場周圍環境條件、材料供應情況、施工條件等因素,經過技術經濟指標比較分析后擇優采用。
地基處理時,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局部結構的剛度和強度,以增加建筑物對地基不均勻變形的適應能力,對已確定的地基處理方法,進行必要的測試,同時為施工質量提供相關依據。為了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對其進行變形觀測是一項不容忽視的工作。地基處理后,建筑地基變形應滿足現行有關規范要求(《建筑變形測量規程》),并在施工期間及工程完工后根據規程要求進行定期沉降觀測,對建筑物的有效監測,能及時、準確地反映出沉降規律。
常用的地基處理方法有:換填基層法、強夯法、沙石樁法、振沖法、水泥土攪拌法、高壓噴射漿法、預壓法、夯實水泥土樁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樁法、石灰樁法、灰土擠壓樁法和土擠密樁法等。
建筑基礎處理方案應根據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建筑物形式與功能要求、荷載大小和分布情況、相鄰建筑基礎情況、施工條件和材料供應以及地區抗震裂度等綜合考慮,選擇合理的基礎形式。有地下室時,當地下室結構超長過多,單靠設置后澆帶不足以解決混凝土收縮和溫度變化問題時,可以考慮采用補償收縮混凝土,在適當位置設置膨脹加強帶,并制定嚴格的技術保障措施,保證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和微膨脹劑的配合比準確,結構設計應對地下室結構部位混凝土的限制膨脹率采取措施。在施工中建筑主體與裙房之間是設置永久變形縫,還是在施工階段沉降后澆帶,應根據場地地基持力層土質情況,基礎形式上部結構布置等條件綜合確定。
隨著地基施工技術的不斷發展,復合地基開始應用于地基施工當中,對地基承載力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使建筑的沉降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對一些建筑沉降問題的解決起到積極的作用。所以在建筑物地基施工當中,需要做好基礎施工方案,同時保證施工的質量、材料和工序都符合工程規定的標準,這樣才能確保建筑物的質量,使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得以保證。
4 結束語
總之,百年大計,質量為本,建筑工程的質量關系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在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中,質量管理是關鍵和核心,只有做好建筑工程質量監督與管理,才能造出更多的優質工程,從而保障建筑的耐久性和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陳劍峰.論多層建筑地基基礎施工質量控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5).
[2]王秀華.淺析建筑地基施工中的事故及其預防措施[J].民營科技,2009(2).
[3]蔣念忠,胡榮明.淺析民用建筑施工的質量管理[J].廣東科技,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