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現代住宅新趨勢
在全球日益關注環境的大潮中,住宅不僅意味著房子也包括住房所處的內外環境,還涉及建材生產過程。住宅建設的發展不僅要考慮人的需要,還要在環保方面,把保證空氣清潔度、噪聲衰減、建筑節能、環境綠化等都考慮在內。不僅實現每個家庭有一套住房,還要是一套健康的、宜居的綠色生態住房。現代住宅的新趨勢就是“綠色建筑”,它是可持續發展在建筑行業的實踐結果。
綠色建筑:綠色并非指一般意義的立體綠化或者是屋頂花園,而是指對建筑對環境無害,能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并且在不破壞環境生態平衡條件下的一種建筑。還可以稱之為“生態建筑”,“節能環保建筑”。
它的設計理念就是節約能源,節約資源,以求達到回歸自然,珍惜并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資源。
2 現代自然風格住宅設計概述
在現代自然風格住宅設計中,要把建筑和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地貌、當地的季風氣候、日照時間的長短、運用高科技智能化設施、減少資源的消耗。我們的設計人員在學習國外一些先進科技和設計方法的時候,只在表面下功夫,而沒有真正意義上去結合實際。
下面我們以黃河流域的北方城市舉例說明,在某城市的開發區的六個小區36棟住宅樓,建筑風格是模仿西方的田園風格,營造了歐式風情小區。住宅樓的下面三層是商業區。
設計噴泉和人工湖本來為了調節局部小氣候,增加空氣的濕度,種植植被是為了防風沙和減少噪音,運用玻璃幕墻可以讓室內更明亮。但是,在北方特別是西北嚴重缺水,南水北調就是為了解決北方缺水的問題。在小區內設計噴泉和人工湖沒必要,而北方本來就雨季時間較短,晴朗的天氣居多,日照時間比較長,采用玻璃幕墻不僅容易造成光污染,還增加造價。還由于太陽照射角度不同,建筑物之間的間距也應在12米以上,以保證首層也能享受光照。從上面的例子,我們也可以看出,上述小區沒有很好的和當地自然環境結合。下面我們再就這幾方面在造價上對比一下:
通過上述對比可以發現,高造價不代表真的實用,還要結合地方實際,從消費者自己需要的角度考慮。設計出高性價比的住宅樓。
然而,最近十年中國的建筑業,特別是住宅建筑,歐式風情泛濫,一味的只是去追求外表和外國的建筑,特別是歐式建筑相似,而沒有從根本上考慮中國的地理環境和自然水文條件,造成很多開發的樓盤要么成為了形象工程,要么就成了爛尾樓而擱置,在很大程度上浪費了大量可用耕地。特別是我國現在正在大力推進城市化進程和在農村實施新農村建設工程。這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很重要的一部,我們的設計人員和建筑開發單位,以及地方政府一定要從各地的實際情況出發因地而宜提出合理可行利民,同時對自然內環境減少損害的方案。
3 現代自然風格的現代住宅設計原則
住宅設計與自然風格的和諧統一并不是一個新的理論和概念。在東方,尤其是中國古老的哲學體系里一直強調要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統一。很多古建筑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例如,在北方,北京的紫禁城也就是故宮,它是明清古都,擁有600多年的歷史。它的大體格調是紅漆的墻體和金黃琉璃瓦的屋頂,背靠燕山山脈,傍依渤海灣,運輸便利。放眼望去和北方的天氣相輝映,顯得高貴莊重。而在南方,蘇州的蘇中園林也是住宅與自然和諧統一的代表作,與南方那小橋、流水、煙雨蒙蒙的天氣相互襯托顯得小巧玲瓏。
對于現代自然風格的住宅設計,我們應給考慮一下因素。
首先,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地貌。例如,2000年前的四川成都都江堰就是充分利用地貌和周圍自然環境達到統一,兩千多年來一直承擔著蓄洪、灌溉的功能。
其次,做到節約能源和資源。我國目前已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耗國家,對石油的需求正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長。我國的可耕地資源也在急劇下降。現代風格的住宅設計要多多利用自然資源太陽能,根據自然通風原理設置通風系統,使建筑能夠利用我國夏季的東南季風。至于建筑設計和建筑材料的選擇中,力求使用可再生資源,節約水資源。
最后,現代自然風格的現代住宅設計,肯定要滿足現代化的需求,加快智能化進程、優化建筑建筑結構以及應用新技術新材料。
現代化的住宅其居住功能沒有太大變化,還是應具備起居、飲食、廚衛、就寢、粗藏、工作學習等基本功能。當前,隨著電腦的普及、網絡的發展使在家里辦公的可行性得到實現。因此,以后的住宅設計有必要擴大書房面積。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的社會應酬增加,必然會使家庭各類服飾增多,在設計中就應該考慮增大衣物、鞋類的儲藏空間,主臥室設置獨立的更衣間。另外,在家里邀三五知己共聚敘舊也是一種愜意的生活方式,但由于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不同,有必要在家里設置一個家庭廳(第二起居室)。這樣的設計思維和理念應引起設計師和開發商的重視。
住宅設計除了有住宅面積的不同標準外,還應有住宅類型的不同。如“兩代居”、“老年宅”、“殘疾人住宅”等服務于不同職業階層和不同人口構成的住宅戶型。在住宅設計結構上,磚混結構住宅不能滿足用戶提出的可變性和適應性的要求,應用大跨度預應力樓板結構體系的住宅就能適應這種要求,從而可以讓住戶自己參與進來,對自己的住宅進行二次設計。這種住宅是未來的發展潮流,個性化的戶型將成為主導戶型。若住宅不給住戶預留更多自由隔斷、拆移和擴大面積的發展平臺和通道,那么設計再好也會過時。
4 結束語
現代化的住宅設計和現代自然風格相結合已經是一種必然趨勢。因為隨著不可再生資源的逐步減少和國家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利用太陽能、風能等自然資源的設計和住宅設計的智能化、網絡化勢在必行。低碳建筑并非與生俱來來的,是建筑行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才被提起的,是可持續發展在建筑行業上的體現。當人口逐漸增加,土地逐漸減少,建筑設計師就不得不考慮探尋新的建筑形式來適應人類社會變化帶來的居住變化。作為一名合格的建筑設計人員必須把住宅設計和現代自然風格和社會變化結合起來去考慮。
參考文獻
[1]楊曉冬,等.克服綠色建筑外部性的對策建議[J].低溫建筑技術,2008(5)145-146.
[2]鄧鴻成.生態設計[J].科技導報.1997(4)45-47.